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_3.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03296 上传时间:2021-04-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_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_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_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_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_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_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_3.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专用纸课题登鹳雀楼课时2知识与能力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中描绘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一、 谈话导入 孩子们,放假你们都喜欢去哪儿玩呢?有一个地方,你们去过吗?鹳雀楼。老师也没去过,今天我们一起去登鹳雀楼吧。二、齐读诗题,认识生字。(一)生字讲解。 登:出示卡片,讲解“登”字的由来并结合幻灯片上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楼:出示幻灯片上做好

2、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二)鹳雀楼的来历。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2.出示文字介绍,图文结合讲解楼的来历。三、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知其人,才能论其诗。(1) 出示诗人图片。图文并茂,介绍诗人。引导学生复习背诵凉州词,继而唤起学生对王之涣的了解。(2) 引入“旗亭画壁”的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4、 朗读诗歌。1. 学生齐读。2. 听录音。3. 指名读。4. 教师范读。5. 齐读。5、 诗意理解。(1) 出示诗歌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诗人登上鹳雀楼后,他看到了什么景色?2.“白日”是什么意思? “依”、“尽”什么意思?3.用自己的话试着描述一下诗境。4.出示“白

3、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图片。(二)出示诗歌后两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看到那么美的景色,他还不满足,他还想要看到更远处的景色,他应谮做?1. “欲”、“千里目”、“更”什么意思?2. 这两句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 巩固拓展。(1) 知识小竞赛。 出示图片,男生女生分组填空。复习所学诗歌,帮助学生加强记忆。(2) 同类诗歌学习,群文阅读。 登飞来峰、望岳等诗歌诵读。7、 古诗新唱。 播放歌曲登鹳雀楼,再次回顾所学诗歌。从孩子入手,寻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势引入新课。出示象形字卡片,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识记生字。小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顺利过渡到诗歌

4、的学习。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在读中学,在读中品。图片的出示,更易于学生理解诗境,拉近学生和诗歌的距离。此环节的设计既能帮助学生背诵诗歌,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古诗新唱搭起了学生与诗歌之间的桥梁,更易于学生学习古诗。板书设计登鹳雀楼 登: (用毛笔写在卡片纸上)楼: 木娄楼 作业1.把这首古诗背给你的家人听,和家人一起找一找王之涣的其它古诗。2.默写古诗。3.学唱歌曲登鹳雀楼。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动图出示的时间晚了些。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3. 讲完诗意,没有让学生拿出事先预习时自己画的诗境图。4. 评价语不够丰富,不具有针对性,应加强对学生评价语的训练。教 学 设 计 姓 名 孟志倩 年 级 二年级 学 科 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