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解度中考题练习.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05412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溶解度中考题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九单元溶解度中考题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九单元溶解度中考题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九单元溶解度中考题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九单元溶解度中考题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溶解度中考题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溶解度中考题练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时,A的溶解度 B的溶解度(填“”或“”或“”)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是 。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物质的溶液。2、(2004年江西赣州)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的必要条件是: ;(3)若要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纯A物质,常采用的方法是 ;3、(2004年辽宁大连)下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

2、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2)t时,A物质的溶解度(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B物质的溶解度。4、(2004年宁夏)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5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 。(2)M点的义意是: 。(3)现有一杯20按近饱和的溶液,温度升高到40时,变为饱和溶液,你认为该物质可能是A、B、C中的 。5、(2004年北京海淀区)(1)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

3、体。(2)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t1时A的溶解度 t2时A的溶解度。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05年佛山)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结晶时它们均不带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2)当T时,时的饱和溶液和的饱和溶液所含溶剂的质量是 的大(填“A”或“B”)。(3)时,(10+)g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7、(04佛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丙乙t2t1温度/ 溶解度/g甲下列有关说法

4、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C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8、(05佛山科研测试)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50时,A的溶解度为 g;(2)当温度等于3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B的溶解度;(3)10时,A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B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9、(2004年辽宁大连)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5、1)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 、 三个因素有关。(2)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10、(2004年福建省)“勇气”号近日测得温度很高的火星表层土壤中,可溶性盐的含量高,科学家认为这是火星“地下”有水的证明,请结合溶液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把这个发现认为是火星有水的证据: 。科学家让“勇气”号在火星上找水的意义是:(合理均可) 。11、(2004年四川)完成下列问题(1)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乳上水面呼吸)。其原因是: 。(2)氯化氢气体和空气在0、101Pa时的密度分别为1.629g/L和1

6、.293g/L,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氯化氢500体积。根据氯化氢的上述性质,实验室收集氯化氢气体最好采用 法,判断集气瓶中集满氯化氢气体的现象是: 。1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因素1溶质的种类;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到、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l、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少

7、量NaCl未溶,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中有多量的Ca(OH)2未溶。实验结论:在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KNO3);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到、三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中有少量KNO3未溶;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如: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