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05420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认识。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的边数,使学生知道还可以以图形的边数来分类、命名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对图形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变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平面图形打下基础。那如何突破难点呢?在课前准备中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针对学生思维活跃、好动的特点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猜想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发现创造的教学模式中愉快

2、地学习。教学内容:标本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建立边的概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通过对图形的分一分、搭一搭、围一围、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师准备:各种图形,课件学生准备:钉子板、彩纸、小棒、一套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小熊贝贝家去作客,你们高兴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它们家藏着好多的图形宝宝呢,谁来说说你都找到哪些图形呀?(长方形、正方形、圆)这些图形宝宝看到小朋友们这么可

3、爱,它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愿意吗?2、师:好,轻轻的打开你们桌面上的信封袋来看看,他们呀,早就跑到你们的信封袋里了,认识它们吗?1号图形是什么?2号呢?3号?还有呢? (教师把准备好的6个图形贴在黑板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一)分类引入,初步认识四边形1、自由分类这些图形各种各样,你能不能按一个标准,给它们分一分?先想好自己准备按什么来分,然后再动手。(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2、交流,得到可以按“边”的条数来分刚才有个小朋友把这些图形分成了两类,他是按什么分的,你听懂了吗?谁再

4、来说一说? (板书:3条边。4条边。)3、相机引入“边”的概念大家分完了吗?老师有个问题:在这个长方形上“边”在哪里呀?(1)引导学生说说边。(2)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感觉边是怎么样的?(直直的,平平的)(3)师范指:1条、2条、3条、4条,长方形一共有四条边。(4)那么正方形呢?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4、初步认识四边形像长方形、正方形这样都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我们可以称它们为四边形(板书:四边形)5、巩固: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四边形 (课件出示)(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数一数、等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由认识规则的四边形到认识不规则的四边形,有层次地展开教学活动,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在充分感

5、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四边形”的本质特征,既有利于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又为学习其他多边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1、认识五边形这两个图形怎样变成两个完整的图形?2、引出五边形3,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4.,学生展示。5、认识六边形 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动手在练习本画六边形,展示。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谈话:认真的小朋友就是受欢迎,这不,贝贝的好朋友小兔子、小蜜蜂邀请你们去它们家呢?(课件出示)看看它们的房子是几边形?(自己判断,同桌交流)(做一做第三题)2、用小棒搭五边形,六边形谈话:我们的老朋友萝卜仙子也出了道题想考考大家呢,你们愿意接

6、受挑战吗?(课件出示:搭一个五边形至少要需要几根小棒,搭一个六边形呢?)(自己动手搭,同桌检查有没有搭成功)问:现在你能回答萝卜仙子的问题了吗?(指名说)谈话: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能搭出各种图形,真了3、完成想想做做第四题先电脑演示折法,让学生说说折出的是几边形。让学生照样子折,边折边自己填空。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尝试练习:先自己试着动手分一分。汇报交流:(指名展示)你是怎样分的?小结:分的时候可以从一个顶点开始,每次分出一个三角形,就能使分到的三角形个数最少。(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通

7、过数、围、搭、折、剪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多边形的认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了学习成功的快乐。)四拓展思维(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提出问题: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小组交流、合作:先动手剪一剪,看看和你猜的一样吗?再互相交流。全班交流,互相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处我巧妙运用“剪”和“减”的谐音,及时抓住学生渴求知识,渴求弄清困惑的心理,从而促使学生由好奇到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五总结延伸今天我们认识了图形王国里的几个新朋友,它们是: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后我们看

8、到一个图形,怎样判断它是几边形呢? 出示用多边形拼出的有趣图案。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圆这几个图形。 教学中我先以旧引新,激发兴趣:由用小熊贝贝的图形屋这一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导入已学过的图形,为新知的学习作好知识铺垫。接着让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点,通过交流得出:它们都有4条边,所以给它们取个共同的名字叫四边形。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促使学生把新的知识主动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接下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时,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五边形部分,先让学生认识后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六边形部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认识,尝试着动手去画。接下来巩固阶段,就是让学生完全的去动手操作,这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关键点,通过组织各种操作性的活动,如摸一摸、数一数、折一折、分一分、猜一猜、剪一剪等,使学生在过程中,体会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图形间的联系,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 本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本课操作活动太多,课堂时间不够。 2.在巩固练习中,对于第五题引导得不到位。 3、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本课教学中我对一些细节的关注还不够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要学的还很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反思自己,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