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育仁爱存在的必要性及意义?.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08484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理解教育仁爱存在的必要性及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理解教育仁爱存在的必要性及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理解教育仁爱存在的必要性及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理解教育仁爱存在的必要性及意义?.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理解教育仁爱存在的必要性及意义?南平市峡阳中学李玲2012.630答:教育爱存在的必要性() 仁慈是伦理生活的基本原则(2)仁慈是公正的延伸和补充教师仁慈的意义教师职业生活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需要用公正和仁慈两项伦理原则来处理。对教师而言,能否做到仁慈施教,是一个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伦理课题。仁慈对于教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职业自由感一个对学生仁慈施教的教师,必然能够理解教育事业的真谛。因为从根本上讲,仁慈是教育活动的本质性要求之一。缺乏仁慈的教育,缺乏爱心和关怀,是一种机械、冷漠和无效的教育。由于仁慈的超越性特征,一个仁慈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能够以从容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一切

2、挑战,意味着他达到了某种自由境界,真正体会到了职业的自由,而自由感正是教师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只有具有自由感,教育工作才是充满乐趣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动机作用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有着更为神奇的作用。它可以成为积极的情感中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教育活动中,师爱激励学生成长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儿童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教师温和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都会使他们萌生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在学习活动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榜样作用同公正一样,教师的仁慈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学生友善、宽容、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起着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从教师那里,学生可以体验到伦理生活的全面和技巧,也可以领略到由于教师实践仁慈而带来的美妙感受。() 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权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教师既是成人社会的代表,又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是比较紧张的。他们会非常在意教师的言行举止,因而过份严厉的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班级气氛显得异常紧张压抑,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