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教学设计(李玉姝)(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09330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教学设计(李玉姝)(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修改教学设计(李玉姝)(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修改教学设计(李玉姝)(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改教学设计(李玉姝)(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教学设计(李玉姝)(1).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 科思想品德年 级六教学形式讨论探究教 师李玉姝单 位呼盟莫旗尼二中小学部课题名称团结友爱学情分析 目前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爱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孩子都不会合作,在集体生活中不考虑集体的利益,只顾个人喜好,不会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事情。即使在合作中,有时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耍小性子。这是因为孩子们在生活中缺乏与人合作的经验,缺乏“团结合作力量大”的认识。还有一些孩子内心中渴望与人交朋友,愿意和别人共同完成事情,但是不知道怎样与人合作,缺少这方面的认识,也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因此,本节主题教育课就以此为出发点,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在活动中认识、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与

2、人交往能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与人合作的方法,学会与人合作。 3.使学生通过交流、沟通、自主实践感受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 4.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的目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小学生了,你们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高兴不高兴?同学们在一起要做到不离群、不打架、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也就是说,要做到团结友爱。那么,同学们怎样才能做到团结友爱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团结友爱这一课。(教师板书:五 团结友爱)学文明理。 教师用投影投出第一幅彩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

3、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是怎样去上学的?他们之间做到了什么?你和图上的同学相比做得怎样?教师根据第2、3、4幅彩图的图意编成小故事,一边指着第2、3、4幅用投影打出的彩图,一边以真实的情感、生动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来讲述故事(事先录在磁带上放录音),让故事中的形象进入学生的意识,学生通过看彩图,听故事,知道了团结友爱的好孩子应当怎样去做。加深认识,激发激情,进一步明理。在学生理解把握故事的基础上,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使学生从对行为结果的分析转向对行为原因的分析,激发爱同学的情感,启发他们进一步懂得“团结友爱”的道理。图上的同学做的怎么样?如果你是图上的同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你是图中不

4、会做题的同学、摔倒的同学或有病的同学,你希望同学们怎样对待你?那你会怎么想呢?我们应该向图上做得好的同学学习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适当进行概括、总结。(板书: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关心)引导转化,指导行为。在学生进一步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团结友爱的意识,增强爱同学的情感,本部分分以下两步进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一,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图中的同学是怎样团结友爱的?你和她们相比差距在哪里?今后应怎样做?学习儿歌,记住“团结友爱”这一行为要求。用带音乐的录音放两遍(一遍一人读,另一遍两男两女齐读)。总结。启发引导学生看黑板及投影,自己小结。课已经讲完了,谁能告诉老师这一

5、节主要讲了些什么?你懂得了什么?教师总结:学习了团结友爱这一课,我们懂得了团结友爱是爱人民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优秀品德。同学们要以课文中做得好的同学为榜样,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和同学团结友爱板书设计 五 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 互相爱护 互相关心作业或预习课后看一看自己的身边有哪些同学做得较好,下一节课的时候再告诉老师。自我评价要想得到有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多听同行授课。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行交流和探讨,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借鉴别人的长处。比如:新课程谈到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感到很费解,我是听了同行的课之后

6、与自己的相比较,才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才真正明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区别。还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也离不开学生这个重要主体。学生接受新知识较快,对新事物了解较多,我应该多向他们学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缺点,我能改则改,难改则想办法改,师生感情增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学效果自然也有了改善。总之,一个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出来,实现真正的成长,离不开自己有效的努力、同行的帮助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1)引课较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2)能通过分组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分几组效果可能更佳)(3)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恰当,教学效果较好;评议一单位:呼盟莫旗尼二中小学部四品协作组 姓名:组长评议 日期:2013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