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为创造性学习奠基.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14275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为创造性学习奠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学设计为创造性学习奠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为创造性学习奠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为创造性学习奠基.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为创造性学习奠基作者: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许瑜录入时间:2013-8-6阅读次数:675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预案,应该对这段充满挑战性的旅程充满期待,应该在旅程之中不断地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开辟空间、注入动力、把握方向。一、搭设自主探究平台,给创造性学习开辟空间在教学观摩时,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两种类型的问题设计:一种问题细碎缜密,逻辑性较强,学生很容易获取答案,向小步快跑一样达到目标,教师能够很轻松地落实教学计划;一种问题较粗放,综合性、发散性较强,学生不

2、容易直接获取答案,而是要调动经验、激活思维、激发创造,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发现,教学流程常常出现“意外”,需要教师适时调控。我们可以发现,前者虽然缜密,但是体现较强的控制,学生只是在逼仄的“通道”中前行;后者看似粗放,但学生拥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在努力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创造力得到培养。有效的探究必须依托自主探究的平台。探究平台的设计,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大问题”是前提,留足充分的探究时间是保证,给予必要的帮助是补充。设计“大问题”,就要精简教学环节,突出问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但要把问题的难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空,让他们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和思考,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寻找和发现数学结论或规律。二、开发教材情感资源,给创造性学习注入动力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新课程强调情感与态度教学目标,突出了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激发丰富情感,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和创造。常州市潘雪琪老师在教学认识秒一课时,为让学生充分体验“秒”,设计了这样了几个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1秒、10秒;在没用辅助器材的帮助下,让学生尝试数出10秒;请

4、班级里的“长音王”一口气发出“啊”,让其他学生估计这一段时间有多长;让学生在30秒内拍球、跳绳、蹲起,感受30秒的长短。在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秒”这一抽象的时间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展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化、个性化,也帮助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了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的学习关键在于“求异”而非“求同”。数学教学设计,特别要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创设个体体验空间,展现学习过程的丰富性、情感性以及数学思维的独特性、深刻性。三、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给创造性学习把握方向围绕数学教学目标,突出数学学科特点,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抛出“寻宝”这一小学生十分感兴

5、趣的问题。学生根据“寻宝提示”,在纸上自主“寻宝”,用直尺画出宝物的位置。在“寻宝”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宝物可能存在的位置,从而由点到线,“创造”出圆。在学生兴致盎然的探索过程中,华老师牢牢把握住“圆、圆心和半径”的定义及其关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圆,一中同长”的含义,感悟圆的基本特征。数学教学设计,要处理好开与合的关系。“开”就是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进行个性化探究、体验,发挥创造潜能。“合”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脱离目标轨道时,教师围绕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目标,及时加以调控。这不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的敏锐和灵活,更依靠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张齐华老师曾经说:“永远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一名数学教师要长期面对同一批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从学生的身上往往能看出教师的影子。培养创新型学生首先要做创新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以自身的创新精神给学生以启迪,以自身思维的开放性、超前性、独特性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