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学案.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19807 上传时间:2021-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学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学案 主讲人:淄博十一中 耿栋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陶艺成形的各种方法:泥条法,泥板法,捏制法,小泥块堆制法,捏制法。主要是泥条盘筑法。2、能力目标:会自己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比如笔筒、花瓶、花盆等。3、情感目标:劳动产生美,动手才能有收获。通过上课之间互相协作,提高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从而加深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二、教学重点:学会用泥条盘筑法的基本技巧。三、教学难点:泥条盘筑法。用泥条盘筑法盘筑不同形体。四、教学用具:泥,转台。各种泥塑刀。五、教学过程:漫长的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成型工艺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的技术。要做好每一件陶艺作品,

2、其间必然包含了许多技术环节,每一个环节对于完成好一件作品都是至关重要的。陶瓷器物成型法中有多种成型工艺。泥条盘筑技法就是人们在长期陶瓷制作中形成的一种最简单、实用的型成法。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陶艺的基本成型方法以及泥条盘筑法。 各种成型法 拉坯成型、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注浆成型、 印模成型、 手捏成型 一、陶艺制作成型工艺 泥条盘筑法1、泥条盘筑法的概念泥条盘筑法是用黏土泥条或泥绳制作器皿的一种技巧。 泥条盘筑是泥条相叠加、挤压、磊筑而成型的。它是陶艺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方式手段之一。它是人类从事陶瓷成型最早的手段之一,我们可以从远古的彩陶、陶器,甚至陶塑明显看到盘筑的痕迹。这种手法沿用至

3、今,说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2、制作工具的准备陶艺用转盘纸张一般选择易吸水的报纸、素描纸或木灰等。用途:置于坯体底部,易于吸水,利于坯体收缩,防止底部开裂。毛笔:选择笔毛较多,笔头短而平。用途:用于打湿和涂泥浆用法:醮泥浆转动笔杆,让泥浆自然附在坯上。塑料筒:选择小塑料桶或小陶瓷钵用途:用于装水或装泥浆3、泥条盘筑的方法和制作工艺 (1)将卷曲的黏土捏成粗的泥条 (2)在一个多孔且不沾的面板上用手搓泥条要确认泥条被彻底搓圆,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器皿的泥条是圆的而不是扁的或椭圆形的。要保持泥条的均匀厚度,使它们能顺利制成一件作品。 (3)可以用你的手指把泥条与底座牢牢地捏合在一起。如果可能,

4、应在转台和木板上做这些,用另一只手在一旁扶者坯壁以防止器皿的形状向外扩展。 (4)要保证在内壁把每根泥条捏合在一起,并使其光滑,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需要外表也光滑,那么就应在器皿的外面把泥条衔接好。 (5)每层泥条,不应在相同的点连接,否则坯壁会支撑不住。在连接时, 应在泥条的末端以一定的角度切断,以使切口相互吻合。(6)需要的话可以使用模板,虽然这么做会是器皿显得比较呆板机械、无生气,但可以保证获得预先确定的形状。如果器皿的形状是朝外伸展的,那么每一根泥条都应该放在前一根泥条靠外边一点的地方。 (7)相反,如果器皿的行政是向内收缩的,那么每一根连续的泥条应放在前一根泥条靠里边一点的地方。 (8

5、)泥条也可以同时形成器皿的结构和装饰,图中的软泥条就被做成波浪形状的装饰图案,这是需要在器皿的内部将泥条密封抹平。在运用泥条进行装饰时,要特别注意内部的密封,否则在泥坯干燥后或烧制时,器皿会有裂缝或完全破裂。 4、教师现场演示一个作品5、学生构思后,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6、拓展课程: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施于人:多子多福 这件瓷盘被色釉分割成比例不等的三个区域,左下角较大区域是主题纹饰的装饰部位,用色釉画了两个丰收的石榴艳丽的大红和娇黄,象征着富贵与吉祥,其余两个区域都分别以青花和刻画纹饰装饰。从整个装饰画面看来,红色的石榴虽然面积不大,但由于在大面积的冷色衬托下因而显得尤其的突出,正

6、所谓“万绿从中一点红”。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利用了青花成色稳重沉着的特点,在左上方与右下方分别撑起两根劲健的枝干,青花所绘,笔法苍劲、老辣,将分割的画面统一起来,达到了对比而谐和的效果。 秦锡麟 春意盎然 青花综合装饰作品春意盎然,这件作品采用泥板成型。两块泥板通过中间的支撑,形成一高一低的板块自由组合形式,与传统的很规整的镶器不同,追求手感效果,作品采用自由开光的装饰形式。开光部位是光洁的青花釉里红花卉纹饰,而边上是毛涩无釉的自然肌理,形成了质地的对比。装饰上具有现代民间青花的特点,青红白三色既鲜明对比,又和谐统一,令人赏心悦目。作品运用了现代陶艺的形式,把民族传统与现代艺术造型巧妙地结合起

7、来,产生出一种极富个性魅力的视觉印象。 姚永康 母柱 从外表上看的确像一根柱子,尽管它有头有脸,有手有臂。作品的下半部完全用泥条盘筑的手法,赋予作品以朴拙、稳当、扎实的感觉。让我们感悟到“原始的壮丽”。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乳房,作品以此为分界,下半部盘筑痕迹清清楚楚,上半部的盘筑痕迹已经被作者处理的基本看不见盘筑的痕迹,并且覆盖了一层翠色的釉,发出微弱的蓝光。覆盖着整个胸脯的母柱的乳房,尽管没有女性的纤细与柔媚,但她却用她粗壮朴拙的身板,如此稳稳当当地支撑着天空,用她博大的胸怀结结实实地拥抱着无穷尽的生灵。面对这样的乳房,我们的语言显得苍白无力,这种原始性和本能性蕴含着的天真的质朴和深远的神秘,

8、体现着作者追求的人生乐趣和艺术格调,给读者传达出人类的根源思想,深深地震撼着读者。 黄焕义 桌子NO7 这件矮桌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作品的特色是青花装饰与现代陶艺造型的结合,将细腻、精美、古雅的传统明代青花罐残片置于刚硬、粗犷、大气的陶土桌面上,以类似开光的装饰形式把辉煌的古代陶瓷文化凝固在现代陶艺之中,形成材质肌理的强烈对比。 施于人 溢彩 这件青花综合装饰作品好似从民间蓝印花布上剪下片断与色釉和彩料色拼接,看似随意,实则“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在这件作品中青花既浓郁深沉,又清新素雅,作者以其良好的艺术修养将青花的色彩个性特征再次尽显无遗,其作品成为了青花元素运用于陶瓷设计中的完美典范 2011年9月16日 美术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