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设计4篇.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22541 上传时间:2021-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活动设计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活动设计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活动设计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活动设计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活动设计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活动设计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活动设计4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活动设计4篇幼儿园活动 大象和蚊子主题名称大大小小课题名称大象和蚊子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并辨别音乐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2、感受串铃、鼓、和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特点。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乐器。活动准备1、音乐:圣-桑长耳人2、故事:大象和小蚊子3、乐器:鼓、串铃或手铃、蛙鸣桶:若干活动流程一、导入部分:教师创设情境。例如: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头大象,很不喜欢总是围着它转的蚊子,所以每次蚊子飞过来的时候,大象都会把它赶走。 。二、音乐欣赏:圣-桑长耳人1. 完整欣赏:利用图片大象和蚊子,播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感知音乐。2. 引导幼儿说一说:感知音乐中重音:大象,高音:蚊子两种截然不同的

2、音乐元素。三、感知节奏:大象和蚊子故事:引导幼儿利用表演的形式对故事中的声音进行初步感知。1. 第一段: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对大象的走路的声音进行模仿。(咚-咚-咚)2. 第二段: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利用动作对大象打瞌睡、蚊子飞进行动作模仿(嗡-嗡嗡)3. 第三段: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对(刮-刮-刮)进行模仿。4. 最后一段:教师边讲故事便引导幼儿利用动作进行模仿(咚-咚-咚)。5. 听音乐,将以上动作的模仿加入音乐进行节奏的感知四、乐器游戏:(1)引导幼儿认识乐器:鼓、串铃或手铃、蛙鸣桶,并引导幼儿探索各种乐器的打法。幼儿园教案 找小猫音乐活动反思今天,我在组织幼儿学习歌曲找小猫活动中

3、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一些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先请幼儿听找小猫的曲子拍手进入活动室,再以无意义的词跟随曲调进行练声唱。然后用非常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我们班来了几个小动物,它们想给小朋友讲故事、表演游戏”。幼儿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聚精会神地看着,我边出示小猫手偶(五个)边用故事表演的形式说歌词,又以手偶游戏的形式听音乐继续念歌词,并请幼儿一起来说歌词。然后请幼儿和老师利用手指谣的方式演唱歌曲几遍。最后,再用画笔给幼儿手指上也画上若干个小猫复习巩固歌曲。反思:1、从进入活动室开始,让幼儿听找小猫声音进活动室并按节奏拍手,幼儿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曲调和节奏。然后在用无意义的词如啦、呜、啊等让

4、幼儿跟曲调唱,鼓励幼儿们还自己创造出来许多无意义的词进行演唱,幼儿们很感兴趣。通过这两种形式,即增加了情趣、降低困难,又幼儿们在不知不觉中充分地感受并掌握了这首歌曲的曲调和节奏。2、利用幼儿喜欢的手偶,吸引幼儿兴趣,在兴趣中学习歌词。在备课时分析这首歌曲很适合故事表演的形式导入。我自制了六个指偶(一个只的,五只小的)活动开始幼儿们即被这些可爱的小猫 吸引住了,我把歌词编成故事用手偶表演,幼儿们认真地听、看并跟着一起讲,幼儿们在兴趣中很快了解并理解歌词内容。3、利用手指谣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歌词 。我带领幼儿们用手指谣学记歌词,幼儿边用手指做边记歌词,动作帮助幼儿快速记忆歌词,在操作手指中幼儿掌

5、握了歌词。4、给幼儿手指上画小猫,再次调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词和曲幼儿都已掌握了,在听伴奏演唱时有各别幼儿不张嘴唱了,这时我拿着一只笔,给认真唱的幼儿在手指上简单地画上若干个小猫头,幼儿们的情绪又高涨了,纷纷要求在自己的小手指上画小猫。我对幼儿讲“小猫最喜欢唱歌得好听的孩子”幼儿们为了得到小猫,又认真地演唱,而且还用好听的声音演唱。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设计 图形找家活动目标: 1、复习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产生对图形的认知兴趣。活动准备:1、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图形胸卡若干。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小卡片若干。3、挂图找图形一幅。4、

6、纸盒做的“家”四个(家门分别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活动过程:1、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吗?你们认识自己的家吗?3、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可是今天有几个小宝宝不认识自己的家了,他们正着急地哭呢?小朋友咱们来看看是谁?原来是这些图形宝宝不认识是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咱们应怎么办呢?(帮他们找到家、把他们送回家)4、做游戏:送图形回家。出示图形宝宝的房子,让幼儿观察4座房子的不同点:门不一样,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请幼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说出是什么图形,把它送回自己的家。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有没有小朋友把图形宝宝送错了家的。5、出示挂图找图形

7、,让幼儿观察,启发幼儿说出每种物品是有那几种图形宝宝变成的。6、做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幼儿能按两种不同因素进行分类。每个幼儿的胸前都贴有一个图形宝宝的胸卡,教师引导幼儿找相同的图形宝宝做朋友。交流为什们在一起做朋友(引导幼儿说出我们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或我们的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到外面和图形宝宝玩其它的游戏。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设计 小树叶设计意图:为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秋季天树叶的变化,我设计了“小树叶”这个音乐活动。让小朋友在音乐声中,分别表现小树叶离开树妈妈和明年再来打扮树妈妈的不同情感,让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表露真情实感。活动目标:1、学习用连贯、舒缓和断顿、跳跃的歌

8、声分别表达歌曲中“害怕”和“勇敢”的情绪。2、体会小树叶爱妈妈的情感。3、学习小树叶坚强、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活动准备:1、到户外观察树叶被秋风吹落的千姿百态,倾听树叶被吹动时发出的沙沙声。2、每人一片树叶。3、图片2组、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引出“小树叶”的故事教师问:小朋友,你们手中拿的是什么?是从哪里捡来的?地上怎么会有树叶?树叶又怎么会从树上落下来呢?二、 欣赏教师演唱歌曲教师有表情地演唱12遍,提问:小树叶歌唱时声音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小树叶要这样歌唱呢?三、借助图片学唱歌曲1、教师边唱歌曲边出示相应的图片。2、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图片的不同。3、教师小结:灰色表示小树叶

9、很伤心,歌唱时声音又轻又慢,图片就又矮又长;亮色表示小树叶很坚强,歌唱时声音慢慢响起来,快起来,图片也变得高高短短了。4、师生共同看图片,引导幼儿用“害怕”和“勇敢”的语气朗诵歌词。5、利用图片学唱歌曲。提醒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唱出两段的不同。 5、教师弹琴幼儿跟唱。提醒幼儿忘了歌词时可以看图片或放轻声音听同伴以获得帮助。6、有表情唱歌并配以动作。三、选择不同的树叶分组演唱1、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树叶,分灰色树叶组、绿色树叶组分段演唱歌曲。2、找朋友交换树叶,再分组演唱。3、男分组女对唱,女孩子唱第一段,男孩子唱第二段。3、教师与幼儿共同为歌曲起一个名字叫小树叶。活动延伸:请幼儿把手中的小树叶送回大树妈妈的怀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