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22859 上传时间:2021-04-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设计《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案设计《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案设计《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案设计《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案设计《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设计《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设计《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设计 一、教材简析:小松鼠找花生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诉小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全文共5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展开故事情节。二、设计理念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而,在面对低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差等特点,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利用多媒体手段识字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曾告诉我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使学生有这样的愿望?我觉得用多媒体的手段为好。因此在教案中我设计了较为直观的多媒体课

2、件,展示出生字的音、形、笔顺等,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同时让学生在趣中学,让识字在乐中渗透。(二)注重学生的朗读,在读中悟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手段,比如:通过出示挂图、理解重点词语来指导朗读,师生、生生分角色朗读,小组读等方式,还创设多种情境,如:老师表演“自言自语”学生理解后再指导朗读,充分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进一步加强语感。(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苏教版教材注重了图文并茂,所以学生爱读。教师

3、应充分发挥图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透过观察了解文章内容,透过文章内容想象文章以外的内容。教案中,我让学生观察第一幅挂图,引出“绿油油”、黄灿灿”词语,引出小松鼠与蚯蚓的对话,引出松鼠高兴的心情,观察第二幅图,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语”,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四)注重课内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教案中,我设计了续编故事、推荐书籍揭示泥土的奥秘和了解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长在地里,让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分 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认识“母”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并能用“自言自语”说话。能力目标:

4、 借助课文,培养想象力及朗读句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历品读课文的过程,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五、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挂图、小松鼠及蚯蚓的头饰、实物(花生果)六、教学课时 三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入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瞧,它来了(出示小松鼠的头饰图片)1、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吧!你好,小松鼠!(出示小松鼠词卡)2、老师表演小松鼠找东西的形态后,问:谁还愿意和它说说话?生:小松鼠,你在干什么呀? 师:我呀我想去

5、找花生果,你能帮助我吗?(出示实物:花生果) 出示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也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新课标中提到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掌握质疑、探究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生读完课题后,围绕“找”字充分发善他们思维,学会提出问题,这样能有效地激发求知欲,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为今后学习时,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作准备,更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二、朗读生趣,深入感

6、知(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去找花生吧。走,我们出发了!(出示教学挂图一:一片花生地。)2、瞧,那儿是什么呀?(学生按图想象说话。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说话。)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并指导朗读3、这段话中藏有两个生字宝宝,谁能找出来。出示fiash课件:“旁”、“油”两个生字 (学习它们的音、笔画、偏旁部首,组词、描红仿影)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在美的意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并抓住“绿油油”、“黄灿灿”这两个颜色叠词为重点,展开想象说话,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朗读的欲望,较好地实现了学生与教材的对话,这样学生容易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4

7、、这么美的景色到底是什么呀?小松鼠也有疑问了。那它问了谁呀? 出示:蚯蚓图片,并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小松鼠和蚯蚓的对话。(生仿读:自由练读两人分角色配合读师生分角色读)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认识了花生,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呀?(学生转变角色想象练习说话。)(师引读:小松鼠也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呢!它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生接读)这句话有哪两个生字呀?出示fiash课件:结、留 (学习它们的音、笔画、偏旁部首,组词、描红仿影)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过学生不同角色转变,联系实际

8、想象说话,师生互动,分享学习的快乐,以读代讲,很有实效。 第二课时一、以趣导入过渡: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个动物朋友?今天,它又跟我来到了这里,(出示:小松鼠图片),你知道它最喜欢吃什么吗?这一天,它发现树林旁边长了许多花生果,它多么想尝尝花生果的味道,从那以后,我们看它是怎样做的?打开课本141页(一)、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老师读一遍课文,你们听完后告诉大家小松鼠是怎么做的?(师范读)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 这段话里藏有一个生字宝宝,谁能把它找出来?出示fiash课件:“每”字,认识“母”偏旁,并学习它的音、形、组词,学生描红仿

9、影。理解“每天”一词小松鼠前天去花生地看花生了么?昨天去了么?今天呢?噢,这就是“每天”那谁能读出小松鼠每天都去地里看花生的那种语气呢?教师指导朗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承上启下,想象理解,通过从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较,得出“小松鼠三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结果了没有”这个结论,充分感知“每天”所强调的意思,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理解词语,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个升华,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这个词语的意思,更是一个立体的多元的认识。过渡: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看花生,最后它看见花生果了吗?把它没看见花生果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2、课件出示句子:“可是,直到金

10、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1)提问:小松鼠等待收获花生果的时间久吗?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并指导朗读。(2)这句话里也藏有生字宝宝,找出来吧!课件fiash出示:学习“直”“色”两个生字,强调“直”字里面是三横。新大纲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生在积累体验中,通过和教师的对话、交流来体会,并借助朗读来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过渡:小松鼠每天去地里看都没见花生果,它的反应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老师请位同学来读读这一段)1、提问:小松鼠为什么会睁大眼睛呢?(点名答)2、理解“自言自语”:师表演“自言自语”,创设情境:怎么搞的,笔去哪儿了?怎么找不到了?

11、(师边寻找边嘴里嘀咕)说说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呀?老师说的那番话是对谁说的?学生回忆自己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点名答)学生练习用“自言自语”来说一句话。谁能把小松鼠的惊讶和自言自语读出来呢?(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3、课件fiash出示:学习“言”、“语”两个生字老师参与表演,体现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通过实际情景再现,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自言自语”的意思,学会用说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他们的理解更好指导朗读,从而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感。4、对了,小松鼠这时候心里可着急了!(1)、小朋友们,花生果到底上哪儿去了?现在我是小松鼠,你能告诉我吗?(在泥土里)(2)你

12、是怎么知道的?(生交流:我从爷爷奶奶那儿知道的;我在乡下亲眼看见过的;文中蚯蚓说的)师小结:是呀!小朋友们只要平时多思考、多观察、多看书、多与人交流,那么你学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多。(3)小朋友们都知道花生果去哪了,可小松鼠不知道,怎么办?是谁帮助它呢? 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5、指读蚯蚓的话。(个别读师生分角色读生生分角色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知识不仅与书本结合,更重要的是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一切来源于生活,学会细心观察生活。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在交流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第三课时一、想象说话,续编故事,表演激趣1

13、、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小松鼠知道了以后,最后找到花生果了吗? 全班交流,展开讨论:2、你们有兴趣演一演这个故事吗?(出示小松鼠及蚯蚓的头饰,学生表演。)在小结课文的同时,适当对文章进行知识的拓展,充分展开学生想象力,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一种自主、与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中提到: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运用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迁移训练。因此在续编故事和表演的语言实践中,充分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机会。同时把语文教学拓展到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趣学、善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二、保存趣味,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14、供我们吃的部分也长在泥土里?(土豆、芋头、红薯、藕、姜)2、泥土里的奥秘可多了,你愿意去揭开这些奥秘吗?老师给你们推荐一篇文章一粒种子,读完后你会发现更多的奥秘。在新课程的改革下,语文教学与自然生活相联系,“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知识延伸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此外,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八、总评这是一个有趣的科普童话,以小松鼠找花生展开故事,采用随文识字进行生字词教学。在设计中,认真而又扎实地教学生字和词语,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教学充满了

15、灵动,时而为学生“搭座桥”,时而“唤起学生体验”,让孩子学得有情有趣,更有收获。针对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堂课的课堂教学注重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避免了学生识记生字的枯燥性,增加了趣味性;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充分让学生在感悟中指导朗读,并从阅读中学会积累词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课堂上既体现了语文与多媒体的整合,又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合作。整堂课渗透了问读写说演的教学流程,由浅入深。同时做到由课内合作学习到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学习的知识,讨论故事的结局并演出课本剧,明确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也埋在地下,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每个人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生活、课外活动,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获自治区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