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32468 上传时间:2021-05-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实录.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白天与黑夜教学实录课前交流:师:同学们喜欢上网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喜欢上网,昨天上网老师就碰到了这样一道考察你想象力的测试题,大家想听吗?(想。)师:一辆行驶的车子停了下来,为什么?可能有几种原因?生:没油了、漏气了、碰到熟人了、到站要下车。生继续回答:堵车、红灯、有人横穿马路,有受伤的小动物、交警查车、迷路了需要问路、有人晕车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啊,想出了这么多有创意的答案。师:我们上的是科学课,科学正是在不断地猜象、假设、验证中进步的。面对新问题我们就需要大胆猜测,认真求证。孩子们,我们可以上课了吗?师:上课教学过程:一、既得事实,提出问题师: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

2、,她孕育生命,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她就是地球。(师贴地球图片)谁来说一说你对地球的了解?(生:畅所欲言)师:你们对地球的了解确实不少。师:想不想到太空中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师;现在让我们乘坐宇宙飞船到太空中遨游吧。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图片)。谁能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学生观察,汇报:地球一半明一半暗)。师:明的一半代表什么?暗的一半又代表什么? 师:你觉得白天和黑夜有什么区别?用自己的话说说。师:看来同学们对于白天和黑夜都有自己的理解。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究地球上的白天与黑夜板书课题。2、提出问题师:关于白天与黑夜,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生:我想知道白天和黑夜是

3、怎样形成的。生:我想知道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生:.师:同学们可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一下白天与黑夜是如何形成的。二、逻辑推理 提出假设(1)提出问题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地球上不断地出现白天和黑夜, 结合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猜想白天与黑夜的形成可能会与哪些天体的运动有关?生:太阳 地球师:你们都猜测与太阳、地球有关,可地球和太阳那么大,我们在课堂上怎样研究他们呢?谁有金点子说给大家听听。(指生回答)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办法: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地球仪代替地球。(让学生把抽象的天体具体化) (2)揭示昼夜师:教师出示学具(地球仪、手电筒),现在以

4、我们的祖国为例,你能让我们的祖国处在白天的状态吗?生:台前展示(打开手电筒)师:那地球的另一面又处在什么状态呢?生:黑夜师:太阳的光线照射着我们中国,我们中国就处在了白天,那白天过后呢?(生:还有黑夜)师:黑夜过后呢?(生:还有白天)师:白天与黑夜的这种轮回出现,在科学上我们把它称作昼夜交替。(教师板书:昼夜交替)师:针对这种昼夜交替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呢?师:发现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你提得问题很有研究价值。(3)师:现在想让我们中国出现昼夜交替现想,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生:思考 教师:谁来上前面展示并把的方法说给大家?(会出现多种可能)第一种:手电

5、筒不动,地球仪围着手电筒转,自己不转。第二种:手电筒绕地球仪转动,让祖国经历昼夜的交替。第三种:手电筒不动,转动地球仪,让祖国经历昼夜的交替。师:看来要达到同一个目的,可以找到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途径,是我们科学当中常用到的手段。(4)对昼夜变化进行猜想与假设师:再来看,假如手电筒、地球仪不转动,还会有昼夜的交替出现吗?生:没有师:那太阳与地球怎样的运动,才会有昼夜的交替呢?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以小组为单位并把猜想填在记录单“我们的猜想”里(学生填写)注意说明白地球是怎么样的,太阳是怎样的。(5)汇报猜想 ,预测学生可能的猜想。生:我的第一种想法是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生

6、:我的第二种猜想是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生:我的第三种猜想是地球自转。生:我的第四种猜想是地球自转并围绕太阳转。生:我是地球、太阳同时自转。生:地球、太阳互相绕着转。师:对于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班的同学表现的非常棒,大胆猜想,提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想法,科学研究就需要这种大胆猜想。师课件展示四种主要猜想。三、设计实验 模拟验证 1、设计实验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想,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合理应该怎么办?生:可以设计模拟实验。师:对,通过实验来验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师:下面小组讨论一下,准备如何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生:汇报方法及注意事项师:为了你们实验顺利进行,老

7、师再提几点小提示:课件出示小提示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们刚才的猜想,对你们的猜想进行验证,看一看能否产生昼夜交替?生:分组做 师巡视,并适时指导。附:昼夜交替实验记录表昼夜交替猜想记录单我们的猜想能否产生昼夜交替?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猜想四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实验可能已经做完了,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请其他小组认真观察。1.用实验器材一边演示,一边及时指出“昼”和“夜”。2.在演示的时候要相互配合。四、.对比辨析 总结提升1. 对比分析师:同学们猜想的这几种运动方式在地球上都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但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判断。辨析第

8、一种: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师:课件呈现资料师:这种猜想合理吗?为什么生:昼夜交替需1047个小时,与实际一昼夜24小时不相符。师:你能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辨析第二种: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师:这种猜想合理吗?生:一年的时间才会出现一次昼夜交替,与实际一昼夜24小时不相符。辨析第三种:地球自转师:你们知道地球是怎么自转的吗? 生:模拟表演师:课件演示 生观看视频师:看完了这段视频,你们又了解了什么?师:板书 自西向东生:汇报交流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师:怎样转动地球仪,才是自西向东的呢?生:演示说理由 注意:面对地球仪。师:地球自转这种猜想合理吗?生:地球自转一周就会发生一次昼

9、夜交替现象,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辨析第四种:地球自转并围绕太阳转师:让我们来看最后一种猜想师:这与现实情况相符吗?生:相符,说理由师:其实地球不但自转,而且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和四季的变化。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教师注意引导地球公转不是形成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师:同学们结合实验验证,以及对事实资料的分析,最终得出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你们真了不起。板书:自转2、设计实验 师:让我们再一次来设计模拟实验,揭示昼夜交替产生的真正原因。(1)师:同学们想一想,再次做实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引出注意的事项:确定一个观察点 地球自转的方向 蜡

10、烛代表的太阳不能动谈注意事项(课件出示)(1)调节好“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后,实验过程中,不要去移动。(2)转动地球仪时,自西向东,方向不能转错。(3)实验过程中,记录下你们的发现。(4)小组中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项实验。实验记录单灯光照射地球实验现象地球仪不动时转动地球仪实验结论 (2)汇报交流(3)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上就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4)师:下面让我们通过视频短片来了解一下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

11、替现象。(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3、拓展应用师:找到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那地球上各个国家进入昼夜的时间是相同的吗?下面我们去看看同一时刻的北京和纽约(出示课件: 北京和纽约)教师提出问题:同一时刻的画面有什么最大的不同?师:为什么会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教师总结:原来同一时刻,由于地球的自传,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是不同的。这也是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存在时差的原因。4、回顾历史师:咱们同学经过这么短的时间就了解了昼夜交替是如何形成的,真是聪明!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古人也比较感兴趣,并做过大量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地心说”。(出示课件“地心说”)介绍。简述:古希

12、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这种说法,人们信奉了上千年。一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大胆地猜测,大量的实验,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地心说”是错误的,并提出“日心说”。(出示课件“日心说”)简述:哥白尼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等天体围着太阳在转,而且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停地自转,自西向东。就是这种转动形成了“昼夜交替”。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天文学的革命.为建立完善的宇宙概念奠定了基础。5、科学发展无止境师:科技在不断进步,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人们发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宇宙中1千多亿颗恒星中普通的一颗,也许正是由于宇宙的浩瀚和神奇才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去探索。课下请同学们浏览有关网站,去了解有关天文学的知识。神奇的宇宙空间,等待我们继续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