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通孔技术资料.ppt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237911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通孔技术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硅通孔技术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硅通孔技术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硅通孔技术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硅通孔技术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通孔技术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通孔技术资料.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W/B在速度方面,3D技术节约的功率可使3D元件以每秒更快的转换速度运转而不增加能耗,寄生性和方法;硅片后处理等等。 3D封装改善了芯片的许多性能,如尺寸、重量、速度、产量及耗能当前,3D封装的发展有质量、电特性、机械性能、热特性、封装成本、生产时间等的限制,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 手机和其他一些应用需要更加创新的芯片级封装(CSP)解决方案。现在系统设计师为了手机和其他很多紧凑型消费品,不得不选择用3D封装来开发z方向上的潜力。因此,业内人士将TSV 称为软铅焊、压焊(Wire Bonding) 和倒装芯片(FC)之后的第四代封装技术。,10,11,12,TSV与常规封装技

2、术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TSV的制作可以集成到制造工艺的不同阶段。在晶圆制造CMOS或BEOL步骤之前完成硅通孔通常被称作Via-first。此时,TSV的制作可以在Fab厂前端金属互连之前进行,实现core-to-core的连接。Via-first也可以在CMOS完成之后再进行TSV的制作,然后完成器件制造和后端的封装。 3D TSV的关键技术包括:通孔的形成;堆叠形式(晶圆到晶圆、芯片到晶圆或芯片到芯片);键合方式(直接Cu-Cu键合、粘接、直接熔合、焊接);绝缘层、阻挡层和种子层的淀积;铜的填克(电镀)、去除;再分布引线(RDL)电镀; 晶圆减薄;测量和检测,1)通过刻蚀或激光熔化在硅晶体

3、中形成通孔 2)通过PECVD淀积氧化层 3)通过PVD、PECVD或MOCVD工艺淀积金属粘附层阻挡层种子层 4)通过电化学反应往通孔中淀积铜金属 5)通过化学机械抛光或研磨和刻蚀工艺去除平坦表面上的铜金属,13,TSV工艺,目前的芯片大多使用总线(bus)通道传输数据,容易造成堵塞、影响效率。更加节能也是TSV的特色之一。据称,TSV可将硅锗芯片的功耗降低大约40。另外,由于改用垂直方式堆叠成“3D”芯片,TSV还能大大节约主板空间。,通孔的形成,通孔的形成包括通孔制造 、通孔绝缘以及阻挡层 种子层和填镀 通孔制造 TSV技术的核心就是在晶片上加工通孔。目前通孔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蚀刻,湿

4、法腐蚀,激光钻孔以及光辅助电化学蚀刻四种 通孔绝缘 通孔绝缘则通过CVD(化学气相沉淀)工艺沉淀获得 阻挡层 种子层和填镀 铜通孔中,阻挡层和种子层都通过溅射来沉积。由于电镀成本大大低于PVD/CVD,通孔填充一般采用电镀铜的方法实现,14,激光钻孔,激光钻孔技术是利用激光的局部超高温度使材料汽化而形成通孔。激光钻孔技术无需掩模材料,一次性穿透芯片表面绝缘层、金属层和硅基体,形成TSV通孔;且激光钻孔技术可形成侧壁倾斜的通孔,利于侧壁钝化层或种子层薄膜淀积和电镀填充。但激光钻孔也有其缺点和不足,无法满足未来更小孔径、高深宽比TSV通孔制作:(1)硅熔化再快速凝固,易在通孔表面形成球形瘤,通孔内

5、壁粗糙度较大,难以淀积连续绝缘层/种子层;(2)通孔内壁亚表面热损伤较大(图2),影响填充后孔的可靠性;(3)制作通孔尺寸精确度5 m,15,深反应离子刻蚀,深反应离子刻蚀,采用“博世”深孔刻蚀工艺。在每个刻蚀/钝化循环周期中,暴露的硅被 SF6各向同性刻蚀,再通过C4F8在通孔内壁淀积一层聚合物保护层,然后聚合物被分解去除,暴露的硅再被蚀刻,周而复始快速循环切换刻蚀和钝化,直至通孔达到工艺要求而结束。在每个刻蚀周期中都会在通孔侧壁上留下扇贝状的起伏 深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必须借助厚膜光刻技术,在晶圆表面预先形成通孔图形,利用晶圆材质与掩模材料的不同刻蚀速率(刻蚀比50:1),形成垂直通孔,其具有

6、以下特点:(1)通孔直径10 m,深宽比大于10:1;(2)通孔侧壁呈垂直或较小锥度,利于深孔金属填充;(3)通孔侧壁要足够光滑,扇贝尺寸100 nm,确保获得连续的金属膜层;(4)通孔侧壁无热损伤区,提高通孔可靠性。常用填充金属铜膨胀系数远大于硅、砷化镓等材料而易导致可靠性问题。为提高可靠性,TSV通孔直径越小越好,应小于10 m,只有深反应离子刻蚀满足此需求,将成为硅通孔制作技术的必然选择和主流技术,16,阻挡层及种子层金属淀积,通常TSV工艺采用电镀铜工艺进行通孔填充。Cu在SiO2介质中扩散速度很快,易使其介电性能严重退化;Cu对半导体的载流子具有很强的陷阱效应,Cu扩散到半导体本体材

7、料中将严重影响半导体器件电性特征;Cu和SiO2的粘附强度较差,必须在二者中间淀积一层Ta、TaN/Ta、TiN 、TiW、Cr、Ti等扩散阻挡层,防止铜扩散并提高种子层的粘附强度。通常TSV硅通孔深宽比大于7:1,甚至达到12:115:1。常规磁控溅射技术难以在高深宽比通孔侧壁上淀积连续的金属层,设备厂商开发了高离子化金属等离子磁控溅射技术。,17,常用淀积技术表,18,无论堆叠形式和连线方式如何改变,在封装整体厚度不变甚至有所降低的趋势下,堆叠中所用各层芯片的厚度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被减薄。一般来说,较为先进的多层封装使用的芯片厚度都在100um以下。长远来说,根据目前的路线图,芯片厚度将达到

8、25um左右的近乎极限厚度,堆叠的层数达到10层以上。即使不考虑多层堆叠的要求,单是芯片间的通孔互连技术就要求上层芯片的厚度在2030um,这是现有等离子开孔及金属沉积技术所比较适用的厚度,同时也几乎仅仅是整个器件层的厚度。因此,硅片的超薄化工艺(50tLm)将在封装技术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芯片减薄,超薄晶圆减薄技术,3D-TSV封装技术需要将晶圆/芯片进行多层叠层键合,同时还必须满足总封装厚度要求,必须对晶圆厚度减薄至30100 m。传统单一晶圆减薄技术(表4)无法满足工艺要求,需要开发超薄晶圆减薄技术当晶圆减薄至30 m极限厚度时,要求表面和亚表面损伤尽可能小,一般采用机械磨削+CMP、机械磨削+湿式刻蚀、机械磨削+干法刻蚀、机械磨削+干式抛光等四种减薄工艺方案。,19,晶元化学减薄过程原理,20,芯片/晶圆叠层键合技术,3D-TSV封装技术需要将不同材料、不同种类、不同尺寸的裸芯片在垂直方向进行叠层键合,实现机械和电气互连。 根据键合材料不同,主要有硅熔融键合、金属热压键合、共晶键合、聚合物键合等。硅熔融键合温度较高、工艺条件苛刻;聚合物键合热稳定性较差,较少用于3D-TSV封装,金属热压键合、共晶键合与现有半导体封装工艺设备兼容而被广泛采用。,21,3D-TSV封装技术典型应用案例,22,23,Thank You,Marx 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