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5 河中石兽》优质课教案_16.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38629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5 河中石兽》优质课教案_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5 河中石兽》优质课教案_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5 河中石兽》优质课教案_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5 河中石兽》优质课教案_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5 河中石兽》优质课教案_16.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有何不同。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教学重点与难点】1、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2、帮助学生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 导入1、 全班齐读课文。2、 复习文言文字词解释。(1)山门圮于河( 倒塌 )(2)阅十余岁( 年 )(3)曳铁钯( 拖着 )(4)湮于沙上( 埋没 )(5)尔辈不能究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 )

2、(6)如是再啮( 侵蚀、冲刷 )(7)不更颠乎( 通“癫”,疯狂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依照 )3、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二、再读课文探究问题1、细读课文,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幻灯片)寻找经过人物寻找的地点结果第一种僧原地水中不可得第二种僧顺流而下无迹第三种讲学家原地沙下失败第四种老河兵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2、 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是什么?(幻灯片)理由:寺僧1 原地水中寺僧2 以为顺流下矣讲学家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老河兵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 坎穴。渐激渐深,至石

3、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3、 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多媒体演示】(1)、学生演示。(2)、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幻灯片)师生共同归纳:(幻灯片)寺僧1: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寺僧2: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4、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

4、论?讨论并归纳: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 文中的僧人、讲学家、老河兵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寺僧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讲学家 “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老河兵 有实际经验,自信满满三、拓展延伸感悟道理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明确: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4、 课堂小结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五、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加红词语 (1)一寺临河干 ( ) (2)竟不可得 ( )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 2、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六、课后作业 1、熟读背诵本课。 2、完成课后练习。板书:河中石兽理论+实践=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