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4.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44680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4.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木兰诗教学设计课题木兰诗授课日期教学课时:第1课时授课教师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乐府和木兰诗的文学常识; 2.分析句式的音乐美,以及排比、夸张、顶针等修辞手法的表现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情”读诗,由“情”入“理”重、难点分析句式的音乐美,以及排比、夸张、顶针等修辞手法的表现作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设计程序时间主要内容、过程与策略设计意图一、导 入 3分钟以论语当中孔子和他儿子鲤的对话引出“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其中“诗”指的是诗经,“言”指的是“言语”。也就是说:不学习诗歌,就没办法说话

2、了。因而,男子学诗歌,可以让人变得文质彬彬,女子学习诗歌可以变得蕙质兰心。诗经作为古人的教科书“五经”之一,同时也是诗歌的来源之一,除此之外,诗歌的源流还有楚辞和乐府。由诗歌进入到乐府,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二、展示目标1分钟1.了解乐府以及相关文学常识; 2.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三、自主学习1215 分 钟一、乐府以及木兰诗的文学常识1.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负责收集各地民间音乐和培训音乐人才。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乐府诗”。“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2.木兰诗文学常识:木兰诗出自乐府诗集,是南北

3、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集是现存收集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诗歌总集,宋代郭茂倩所编。二、整体感知1.初步朗读:(PPT出示无标点的全文,用红字标注出容易读错音的字词)注意:断句和字音易读错的字词:愿为(wi)市鞍马 东市买鞍鞯(n jin) 朔气传金柝(tu) 阿姊(z)闻妹来 着我旧时裳(chng)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n)2.再次诵读:读诗要读出情感,就像“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一样,有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而不能像小和尚读诗,有口无心。那么,怎样在读诗的过程中读出情感?明确:语速的快慢或者轻重音PPT出示五组句子,小组讨论:怎么读出感情?(1)唧唧

4、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慢、发愁)(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快、紧张筹备)(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慢、思念亲人)(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快、战争激烈)(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鬂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5、知木兰是女郎(快、家人团聚欣喜)3、全班诵读:(PPT出示竖排的不带标点的全文)带感情读诗。1.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2. 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纠正字音、明断句、感知情感。四、合作探究15-18分钟木兰诗读起来和谐、流畅、具有美感。那么,木兰诗是运用什么手法(句式)达到的这种音乐美?(提示:词语或者修辞)明确:1.叠词(作用:朗朗上口)例子:课内:“唧唧复唧唧、“卷卷有爷名”等 课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小荷才露尖尖角”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2.排比:(作用:有气势、有节奏)例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

6、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等 3.对偶:(作用: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例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4.押韵:(作用:使涣散的声音,形成有节奏的韵律。隔句押韵,避免单调)例子:课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课外: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要是能重来,我要做李白;5.顶针:(作用:首尾相连,一气呵成)例子:课内:“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 课外:世界那么大,我带着你,你带着马老师,马老师带着钱,我们一起去周游世界。6.复沓:(作用:加强节奏,强调感情,提醒读者)例子:课内:“东市买骏马,

7、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等课外: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麦”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出木兰诗的句式特点 五、课堂小结2分钟本节课我们欣赏了木兰诗的音乐美,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花木兰,看看其人是否也是美好的,内外兼修的女神。板书设计 诗经 诗歌 楚辞 乐府音乐美:叠词排比对偶押韵顶针复沓 教学反思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为了达到有感情地朗

8、读课文,并在朗读中进入情境,欣赏木兰诗的句式美。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意图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读准字音、知道词语释义,其次是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最后是读木兰诗的音乐美,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本课我教授的是第一课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希望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并最终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朗读的时间把握方面,由于学生预习不够充分,导致这个教学任务时时间比较紧迫,因此我认识到在赛读时可以小组代表读,那么在时间的把握方面也就比较宽裕了。其次是在如何能让学体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