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49726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制造业发展尤为繁荣,技术工人作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产业升级困难,劳动力成本低廉,技术工人上升空间狭小,自身发展受阻,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导致技术工人工作待遇较差、社会地位偏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不到满足,工作积极性下降,人才流失严重,各地相继出现了“技工荒”的现象,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肯定其社会地位,进而提升制造业整体的水平,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需要面对的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从教育体制、政策引导和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技术工人 待

2、遇 地位 提高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3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产业结构转型加速,经济高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工人作为主要参与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发展速度放缓、发展方式亟待转型的“新常态”,一方面整体经济规模庞大,但另一方面制造业大而不强,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为了扭转这一矛盾,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创业的思路,鼓励企业乃至全社会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用创新、创造

3、来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面对发展“新常态”,如何发挥现有技术工人队伍的主动性、创造性,动用一切办法从现有技术力量当中深挖潜力、创造动力,是政策决策层、企业经营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也指出:“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其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公平都有重要影响。” 一、技术工人待遇、地位现状及造成的影响 (一)薪酬待遇较差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个行业的薪资水平相比十年前都翻了好几番。从横向看,技术工人作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主力人群,虽然部分高

4、级技术工人的待遇达到甚至超过了白领水平,生活水平也比较高,但从总体上来说,大部分技术工人的的薪资和待遇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简陋,基本物质生活难以保障,进修机会少,缺少发展的平台,甚至有些技术工人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没有五险一金,没有正式用工合同,不能按时结算工资,各项补助补贴不能按时发放到位,有了问题投诉无门,整体技工队伍现状堪忧。从纵向来看,技术工人待遇的提高幅度相比其它行业落后很多,且收入增长前景黯淡,整个技工队伍的职业自豪感很低,激发不了人们成为技术工人的愿望。 (二)社会地位较低 建国初期,“工人”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身份,“工人老大哥”是个很让人自

5、豪的称呼,但商品经济时代,“工人”的主人翁地位逐渐没落。在人们的观念中,技术工人就是简单的“工匠”,是体力劳动者,是学历较低、素质较低的人群,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价值观念,也给技术工人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烦恼,许多工人缺乏职业尊严感。我们总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差别,但现实并非如此,在这个倡导人人平等的时代,他们默默地辛劳工作,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三)带来的弊端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水平,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就必须要拥有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技工队伍,这是推进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的关键,是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跨越

6、的必然条件。但当前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较低的现状,直接导致了大量人才的流失。社会的偏见、忽视,普遍缺乏职业自豪感,使他们精神上无法做到自信,待遇不高,收入较低,导致他们在物质上无法做到自足。技工队伍的现状是,企业留不住人才,跳槽频发,各地相继出现“用工荒”,技工短缺,这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地位低、收入少的同时,技术工人也缺乏培训提高的机会,上升空间极其有限,致使年轻人都不愿意当工人,技术工人的待遇和地位,根本无法满足新生代人群对工作待遇和工作尊严的期望。这一现状加剧了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缺乏,整个技术工人队伍后续乏力、不断减缩,但在人们不愿意当工人的同时,就业机会并没有大幅增加,青年劳动力

7、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不仅没有缓解这一矛盾,反而导致矛盾愈发尖锐,许多青年宁肯失业啃老,也不愿从事技术工人工作。招不到优秀的技工,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发展,降低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严重滞后了经济转型的实现。 二、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较低的原因 (一)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导致工人薪资无法较快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承接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优势。但是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攀升等原因,中国产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和转型需求

8、,但转型的进程十分缓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只能继续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利润,所以,技术工人作为产业发展中庞大的人群队伍,薪资水平的提高和待遇提升都受到了限制。同时,企业自身转型困难,致使高技术、高能力的技术工人能力施展受阻,无法产生出应有的价值和效益,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二)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制约了整体收入的增长 虽然技术工人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大部分技术工人仍然从事着简单的体力劳动,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学历较低,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传统观念的局限,让很多人对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想上不认同,觉得它们不如本科院校级别高、有面子。在另一

9、方面,现在职业技术学院的准入门槛过低,师资力量较差,生源水平不佳,硬件设施落后,软实力欠缺,考核制度不健全,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专业知识,或者在就业后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参加工作以后,针对技术工人的相关职业培训缺乏,企业无法给予技术工人更多的进修机会,工人不能及时学习到先进经验,技能提升困难,一些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很难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大部分技术工人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机械操作上,这一系列自身原因,也制约着工人收入的提高。 三、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意义及措施 (一)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意义 对于技术工人而言,提高待遇和地位,能极大的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职业自信,感受到工作带来

10、的尊严,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所有劳动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满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促进和谐公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能否顺利实现企业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工人创新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他们整体素质提高和技术的提升,因此,提高技术工人的职业自豪感和主动性,有着极重要的现实作用,我国经济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也让提高工人待遇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引导社会观念转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传统观念对技术工人的轻视思想急需扭转。政府

11、和媒体应加大舆论宣传,用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职业观引导人们,树立劳动光荣、劳动自豪的社会风气,从思想上转变青年人择业观,肯定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认同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引导人们在思想上尊重技术工人。在政策引导上,应该积极为技能人群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消除不平等的就业障碍与歧视。同时,制定并出台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相关政策法规,给企业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做出法律约束。 (三)健全职业教育体制,创新技工培养模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当前技术工人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大力健全教育,创新技工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明确了创新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

12、育,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突出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把工学一体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工人教育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相关职业院校提供更为优良的教育环境;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引入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有的施教,学以致用;专业的设置与产业需求之间实现良好对接,课程安排和职业要求严格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接受教育,一方面提升思想素质,一方面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开办职业技术学院的门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社会各界力量,推动职业教育平衡发展;提高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标准,进一步

13、明确培养目标,准确预测市场人力资源需求和就业状况,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四)发挥市场和行政的双重作用,完善技能和薪酬的配套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的提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调节资源配置,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用工单位提高技术工人的薪资酬劳和福利水平。同时,依靠行政执法手段督促用工单位尽快健全技能和薪酬的配套机制,用立法保障技术工人的基本权益,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为用工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实现双赢。 四、结语 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需要整个社会达成共识,让技术工人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得到社会的认同、肯定和尊重。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离不开技术工人队伍的壮大,只有让技术工人活得更有尊严,干得更加踏实,这个行业才会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才会有更多的劳动者愿意从事生产工作,才能实现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名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应有战略思维.新民晚报 (作者单位:山西太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贾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