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2.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50134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2.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三、教法、学法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四、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乐

2、曲,兴趣导入请学生欣赏乐曲高山流水,谈感受。曲子名叫高山流水,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伯牙绝弦讲的就是这段友谊。二、出示提示,反馈预习。1、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及事物(预设: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物分别是楚国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弦乐器。)2、读准加点字的读音:哉zi 兮x 子期必得d之3、理解字词: 绝弦: 知音: 善鼓琴: 善听: 善哉:(板书课题)三、听读课文,领悟内容1、学生尝试读文,读准字音2、听录音范读,注意停顿3、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好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哉、兮”4、同桌互读、自愿读5

3、、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志”字)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的?(“念”字)说明伯牙和子期两个人心意怎样?(心意相通)6、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7、说说伯牙绝弦的原因(预设:因为钟子期死了,所以伯牙绝弦)四、再解绝弦将文章在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善哉”表示感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钟子期必得之)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

4、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5、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子期曰:“_”。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子期曰:“_”。 伯牙鼓琴,志在_, 子期曰:“_”。6,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2、相遇知音(1)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2)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

5、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失落)(3)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他一定忍不住在心里无数次地发出呼唤,他呼唤什么?(4)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5)知我者,子期也!这时的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6)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在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2、知音之死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2)子期死

6、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预设:断绝了自己善鼓琴的爱好,断绝了自己的心)(3)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在读这句话。三、深悟绝弦1、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读文。2、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四、回味绝弦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