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2 在沙漠中心》研讨课教案_9.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51139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2 在沙漠中心》研讨课教案_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2 在沙漠中心》研讨课教案_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2 在沙漠中心》研讨课教案_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2 在沙漠中心》研讨课教案_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2 在沙漠中心》研讨课教案_9.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 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教学重点: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难点: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一、导入新课出示“沙漠”两字。(幻灯片)沙,从水从少。水少沙見。漠,从水莫聲。北方流沙也。发问:沙者,三点水一个“少”字;漠者,三点水,一个“莫”字;你说,沙漠意味着什么?如果把你抛在沙漠的中心,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你会有何感受?(寒冷、饥渴、恐惧、绝望)法国飞行员兼作家圣埃克

2、絮佩里就印证了我们刚才的假设,当他置身于沙漠中心时,是否有我们刚才的感受,一起来了解一下。 (幻灯片)二、整体感知课文(从“想象的沙漠”走到“文本的沙漠”)1、默读课文。2、找一找,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幻灯片)是的,在那个飞机性能差、机场设备简陋、气象情报不全、救援工作还比较落后的年代里,一个人在全世界最大的沙漠里,那种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缺水到什么程度?#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风大的句子在哪里?#感到呼吸困难。 寒冷到什么程度?#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板书)三、合作探究(在“文本的

3、沙漠”中感受“生命的沙漠”)1、在这些困难中,我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哪些不适的症状?(幻灯片)#产生幻影 #感到疲倦、错乱 #呼吸困难 (板书)2、作者在生理上产生了幻影、疲倦错乱、呼吸困难等不适的症状,那作者在心理上是否也产生了不适呢?(是的)请同学们找一找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幻灯片) #寒风就象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2节)-痛苦 #我跑不过了,在也没有力气了。(2节)-绝望老师惊讶地发现,圣埃克絮佩里在害怕、绝望之后还有出乎人们意料的感受和想法。请再找出体现这些感受和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我感到,有一股图象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10节

4、)-平静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18、21节)#如果我能够回去,我还要卷土重来” -乐观人物的描写方法有很多种,在沙漠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动作、语言很难展现出来,作者更多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并贯穿全篇,让我们体验到作者面对困境时由绝望、痛苦到平静,甚至最后乐观的内心情感历程。为什么有这种变化?我们可以试着从文中的一些语句来深入探讨。3、以上句子中,最能体现我在困境中乐观坚强、不屈不饶的决心的句子是什么?重点理解“如果能够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幻灯片)追问:为什么要重来?请用文中的语言回答。(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幻灯片)追问:作者到底在需

5、要、追求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以至于他还想卷土重来。(幻灯片)找同学读一下P169-170页课文。(放慢节奏,驻足停留,让学生通过相关句子理解作者所追求的生活的内涵,通过对城市人虫豸般生活的比较分析,最终让学生理解了作者所说的“人的生活”。补充资料)(幻灯片)4、但老师发现,作者追求的这种生活可能实现不了了,因为第20段中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幻灯片)追问:你认为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语气读?(追问:同学们,作者困在沙漠中心几天了?三天)三天了,能发出这么洪亮的声音吗? (学生读出了伤心,绝望的感情,略带嘶哑)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生命之泉即将干涸。老师却

6、在这里奇怪地发现这一句话,“上路吧,普雷沃!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这句怎么读?(幻灯片)为什么现在还要继续走?(板书)这样做,有必要吗?作者热爱自己的生命,他认为人的幸福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最终,经过三天的努力,他们终于遇到了一个阿拉伯牧民的骆驼队,从而被救。这段经历也成为后来他的作品小王子的故事的开头。(幻灯片)追问:这是坚强的生命,有意义的生命,对这句话的朗读,你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学生再次朗读,(无奈中透露着坚定,绝望中透露着希望)四、拓展延伸(从“生命的沙漠”中思考“人生的沙漠”)这就是圣埃克絮佩里,补充介绍他的八次飞行。(幻灯片)圣埃克絮佩里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将生命的思考留给了我们,

7、再回到我们课前的那个假设,其实我们不大可能像作者一样被抛到撒哈拉大沙漠中,但我们在学习、生活、人生中其实也会遭遇沙漠,也站在沙漠的中心,是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会说什么呢?可用自己的话,也可引用文中的句子。学生说出许多凝练而又深刻的句子,作为自我走出生活沙漠,人生沙漠的勉励语。五、小结 是的,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是不同的,每个人对成功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这是人类进步、文化多元的标志。我们不强求一致,只要是有利于个人发展,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活、人生态度都是可取的,并且应该得到尊重。我想对于本文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对文本的理解,而应把这种精神和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和能力。你们说呢?最后,师生共同选择课文最后一句话,结束全课当我么站在“沙漠”中心时,让我们继续走下去! (幻灯片)板书设计 在沙漠中心 干渴 幻影 寒风 我 疲倦 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寒冷 呼吸困难 为人类的责任、人类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