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_11.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52913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_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_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_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_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_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_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_1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弹力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与弹力有关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能。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力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

2、入弹力的教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四、教学重点 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五、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六、教学策略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测量力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从而自己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说明书、观察构造、练习使用、交流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七、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4、、弹簧、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橡皮泥、铁丝、海绵等。 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5分钟)表演魔术:丝巾变成魔术棒。 思考问题:这个魔术奥秘是什么?学生观看,感悟。思考,交流,此时不必回答。感受魔术奥秘,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教学(30分钟)一、形变活动:分别用力作用在海绵、弹簧、铁丝、橡皮泥等物体上,物体有什么变化?松手后,结果有何不同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性质?你能根据这些物体的特性进行概括与分类吗? 总结得出弹性、塑性并板书。学生先动手实验操作,探究完毕,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并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最后

5、得出结论。由直观到抽象,从亲身的体验及身边的现象中归纳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二、弹力 活动1: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2:取出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使发生较大形变。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引出弹性限度概念。 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到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体会到物体的

6、弹性形变是有一定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从生活走向物理,认识弹力的效果,了解弹力的产生,也能极为自然得引出弹力的概念。新课教学(30分钟)三、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提出猜想,并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得出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关系。 学生提出猜想,并设计简单的实验,最好能实际操作一下。实验简单易行,学生能够参与教学,提高兴趣和探究能力。四、观察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思考:根据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的对应关系,能否制造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1.出示弹簧测力计,知道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1) 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

7、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 (2)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能否超过其量程?如果指针不指零应该怎么办? 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中安排的实验步骤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体验力的大小,记录好数据,交流体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布置阅读材料的力学特性,了解材料还有哪些力学特性?它们有哪些应用? 2.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1)要先轻轻拉秤钩几次,以避免测量时指针被刻度盘卡住;(2)被测的力要施加在秤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它阻碍;(3)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

8、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盘垂直。 多媒体展示其它形式的测力计。 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由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组成。 学生进行思考、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其用途、原理、结构,得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一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二调”:调零;“三读”:读数=挂钩受力。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结构、使用方法的探究与认识,了解一般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应用的能力。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

9、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9、 板书设计第2节 弹力一、形变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条件:发生弹性形变;相互接触三、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使用:a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b使用时: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视线于刻度盘垂直10、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类型的力弹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同一下三个方面来突破重难点。第一、自创实验击破疑点。教学

10、实践表明,弹力的概念难已概括,教材中没有给弹力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实例说明了什么叫弹力。在之前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很含糊也很困惑。在此基础上我在77班上课时增设了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实验,从效果上看还是很很出乎我的意料。第二、自制实验突破难点。弹簧秤制作原理及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特意增设了“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实验,实验中通过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观察及对实验数据的记录、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及图像等多种方式,顺利得出了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为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奠定基础,突破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认识。第三、魔术与多媒体

11、辅助教学激发兴趣点。采用表演魔术引入新课,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扩展学生实践研究的范围,诱发学生主体探究的动机,使学生在深层次的探索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不足之处:第一、学生的学习气氛有些压抑、沉闷,可能与学生的心里素质及预习程度有关,部分学生一看到有老师听课就不敢发言,还有一部分学生课前没做好预习。第二、由于时间的仓促,最后一道题的讲解不是太清晰,学生仅仅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的是挂钩所受的拉力,并不清楚挂环所受的力在哪显示。第三、课堂的容量加大,语速较慢,使得练习量偏小。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可能的扬长避短,争取课堂的效率最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