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20 口技》研讨课教案_7.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58264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20 口技》研讨课教案_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20 口技》研讨课教案_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20 口技》研讨课教案_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20 口技》研讨课教案_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20 口技》研讨课教案_7.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口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二、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三、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教材重难点】词语积累,掌握正、侧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教法及学法处理】 、教学方法:以兴趣激发学生,讲、议结合。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前准备并放映“刘大成口技表演视频”)。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法,扫清字、词障碍。学会整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诵读法,把握内容,体会口技表演的精妙。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2、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前播放一段刘大成口技表演视频,让学生认真看、仔细听,然后回答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都是哪里来到。 简介口技,导入新课:口技艺术是我国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演员一般都是用嘴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供听众欣赏。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口技,去欣赏清代一位口技艺人的在表演,看他的表演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觉。二、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环

3、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2.字词学习少顷(sho qng) 犬吠(fi)呓语( y)许许声(h )夫叱大儿(ch ) 伸颈(jng ) 齁声(hu )曳屋( y )中间之声( jin) 几欲先走( j) 惊觉欠伸(ju )三、听读课文 听口技录音,注意字音,并掌握节奏。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四、讲析课文1、同学们朗读课文,结合预习作业和课文下面的注释,串译课文。教师强调一些词语意思。善:擅长。会:集合。于厅事之东北角:的。但闻:只。乳:喂奶。当是时:这。众妙毕备:全部。妙绝:极点。意少舒:稍微。间:夹杂。虽:即使。名其一处:说出,动词。凡欲先走:几乎,差点儿跑。翻译时以

4、直译为主,要求学生口述课文内容,注意时间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教师更正。2、学生概括各段大意,口头交流。讨论并归纳:第一段:介绍口技表演前的情景。第二段:介绍表演一家人深夜惊醒的情况及宾客默叹。第三段:介绍表演这家人从醒到又睡的情况及宾客情绪的变化。第四段:介绍表演失火、救火的经过和宾客惊慌欲跑的神态动作。第五段:介绍口技表演结束后的情形。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讨论并归纳:板书一、表演前道具简单技艺高超二、表演中(正面一表演)(侧面一宾客) 表现烘托 深夜惊醒 关注默叹 醒而复睡 意少舒、稍稍正坐 失火、救火 惊慌欲跑三、表演后 道具简单强调技艺高超 4、明确本文的说明方法。 讨

5、论并归纳: 摹状貌,通过再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声音等来达到说明目的。文中再现了口技表演所表现的生活画面。作者紧扣文中第一句话“京中有善口技者”展开,很好地描摹了表演者的表演。五、质疑问难 作者为什么能描写的这样成功?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正面:精彩复杂的内容;侧面:简单的道具、观众的热烈。六、总结 口技一文,作者通过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听众的神态变化,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我们一方面赞赏口技艺人的技艺,同时另一方面也赞赏作者高超的文字表达能力。文中成功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七、拓展延伸 、举出生活中所看到的最精彩的表演。 、模仿写作:用正面与侧面结合方法描写人物或场景。【板书设计】一、表演前道具简单技艺高超二、表演中(正面一表演)(侧面一宾客)深夜惊醒 关注默叹醒而复睡 意少舒、稍稍正坐失火、救火 惊慌欲跑三、表演后-道具简单强调技艺高超【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