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平衡发展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业研究.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59808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不平衡发展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业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于不平衡发展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业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不平衡发展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业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不平衡发展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业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不平衡发展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业研究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湘西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环境、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沉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湘西旅游业采用点域发展战略模式培养增长极面临着某些现实困难,为此采用相应的对策,为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关键词:湘西;旅游业;不平衡发展;增长极 湘西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湘西州的简称。湘西地处武陵山脉中部,云贵高原东侧,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多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6

2、4.58万人,其中土家族105万人,苗族8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9%,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集居区。但是,湘西风景优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少数民族文化积淀浑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特色鲜明。现实条件决定了湘西经济发展只能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的旅游资源上风,建立旅游上风产业基地,变资源上风为经济上风,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兴州富民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加进WTO以及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湘西应该捉住这一大好机遇,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以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据,以生态保护为条件,实现旅游业快速发展,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有机同一,是

3、当前湘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研究论题。 一、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内涵 不平衡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用来研究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产业为主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之前,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以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拉格纳为代表的平衡发展理论以为区域差异是均衡机制失灵的表现,而这种失灵主要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妨碍要素活动的制度性瓶颈。但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同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一体化,区域差异将自动消失。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平衡增长理论是从理性的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的方法,把题目过于简单化,在实践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因此,不平衡增长理论及其相应的发展战略就

4、被提出来了,这一与平衡发展理论针锋相对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以为: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平衡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恰正是不发达国家所没有的。因此,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来优先发展具有上风的地域和产业。这就是不平衡发展理论中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来。他指出,“增长极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速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佩鲁的增长极思想所关注的是增长极的产业结构特点,他以为增长极既包括区域内部的主导产业,也包括与其密切相关的推动产业。主导产业与推动产业形成

5、联合化、序列化的技术、生产和经济联系的产业综合体。佩鲁指生产业综合体的形成可以通过其伴随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分的发展,但佩鲁忽略了增长极的空间意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布代维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推广,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把地理含义引进到增长极理论之中,以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相联系的产业结构关系,而且包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因此,现代的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的含义包括了以产业综合体为中心的产业增长极,也包括区域关系中的空间增长极,在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经济效应出现。 (一)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生长和隆起运动,其生长的驱动力来源于创新能力很强的推动产业,推动产业将通过产业关联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链拉动资金、劳动、资源和人才、技术源源不断地流向增长极点,从而形成包括经济极化、产业极化、生产要素极化、功能极化和空间极化的复合型强劲增长极,在这个增长极里企业部分一般可以达到投资本钱下降和纯收益增加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