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77489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吴昊,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心肌梗死,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者中断,其接受血供的心肌能量储备耗竭,心肌细胞出现不可逆性的缺血和坏死。 绝大多数心肌梗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4,心脏血供,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5,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过程,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后,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缺血.损伤.坏死三种图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6,心肌梗死的基本心电图改变,缺血型改变(缺血型T波) 损伤型改变(损伤型ST抬高

2、) 坏死型改变(坏死型Q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7,缺血型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的T波改变时心肌缺血的标志,缺血型T波改变时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最早出现的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表现) 通常心肌缺血最早出现在心内膜下的肌层,使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T波高耸(心肌梗死早期)。若缺血发生在心外膜下或为透壁性心肌缺血,则表现为T波倒置,典型者呈冠状T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8,发生机制,缺血区心肌复极时间延长,缺血区心肌的复极晚于正常心肌的复极,产生背离缺血区的T向量,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表现为T波增高,外膜下和透壁性心肌缺血表现为T波倒置。,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9,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电图

3、改变,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0,正常T波与缺血型T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2,损伤型改变,损伤型ST段抬高的出现时缺血进一步加重的结果,是心肌发生损伤的标志,也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具诊断意义的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表现) 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电图在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常出现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典型者呈单向曲线。亦有少数患者表现为ST段呈缺血型下移。,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3,发生机制,(1)“损伤电流学说” (2)“除极受阻学说”,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4,坏死型改变,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是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心肌梗死中出现异常Q波是心肌坏死

4、的标志。,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5,坏死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1.出现异常Q波 在原先的无Q波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Q/R=1/4,Q波时限=0.04s) 在不应该出现的q波的导联上出现q波。 原来正常范围的q波转变成异常Q波。若在Q波或QS波上出现切迹,则更能确定为异常Q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6,坏死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2.出现等位性Q波 (1)q波 (2)进展性Q波 (3)存在q波区 (4)QRS波群起始部有切迹或顿挫 (5)R波丢失,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7,发生机制,当某部分心肌坏死时,由于坏死的心肌失去了电活动能力,该部位心肌不再产生除极向量,至综合除极向量背离梗死区。若梗

5、死发生在心内膜下心肌,相应的外膜导联首先记录到一个负向波即Q波,若是透壁的心梗,则为QS波,而在对侧导联可出现R波增高。,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8,坏死型Q波的各种表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19,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与分期,心肌梗死发生后,随着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发展和恢复,根据心电图图形的演变过程和时间可将心肌梗死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陈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0,超急性期,又称为超急性损伤期,于冠状动脉闭塞后即刻出现,持续时间极为短暂。此期心电图最主要的改变时T波高耸,并同时出现ST段斜型抬高。由于急性损伤性阻滞,可出现QRS波群振幅增高,时间轻度增宽,但尚未出现异常Q

6、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1,急性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2,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3,急性期,又称充分发展期,开始于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数天,可持续数周。此期,心肌缺血,损伤及坏死的心电图改变可同时并存,且其系列心电图的改变为心肌梗死规律演变的主要阶段。,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4,急性期心电图特点,ST段弓背向上显著抬高,并常与其后直立T波相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此改变常是心梗早期心电图最突出的表现,继而ST段逐渐下降。 T波的幅度由开始的高耸逐渐降低,继而转正负双向,再转倒置。 面对梗死区导联的R波振幅降低或者丢失,并很快出现坏死型Q波,且Q波的幅度逐渐加深。,心肌梗

7、死的心电图表现,25,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6,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7,亚急性期,又称为近期,出现在心肌梗死后的数周至数月。此期,抬高的ST段已恢复至基线水平。 心电图表现为: 1.倒置的T波先逐渐加深,常可表现成典型的冠状T波,以后T波倒置的幅度逐渐变浅。 2.坏死型Q波相对稳定,持续存在。,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8,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29,陈旧期,又称为愈合期,慢性期。常出现在心肌梗死36个月之后。此期心电图图形演变过程已经结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0,陈旧期心电图表现,ST段恢复正常 T波恢复正常或持续倒置或低平而稳定不变 坏死型Q波多数持续终身少数病人因梗死范围小,梗

8、死瘢痕的挛缩或周围心肌代偿性肥大,Q波变浅,甚至消失。,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2,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异常Q波出现的导联 心梗的定位 V1 V3 前间壁 V3 V5 前壁 I, aVL, V5 V6 侧壁 V1 V6 广泛前壁 II, III, aVF ( v7-9) 下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4,心肌梗死的病理与分类,按有无Q波分为:Q波型心肌梗死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 按有无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5,心肌梗死的其他类型,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9、36,心肌梗死的其他类型,右室梗死,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7,心肌梗死的其他类型,心房梗死 (1)心房除极异常 P波变形,可表现为增宽,增高,切迹,双向等,或呈W型或M型。 (2)心房复极异常P-R段抬高0.05mv或压低0.1mv,对心房梗死具有诊断价值。 (3)伴发明显而持久的房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8,心肌梗死的其他类型,再次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9,心肌梗死合并症,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0%100%。并发而行心律失常是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并发多种心律失常,但有较大意义的是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阻滞。

10、,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40,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室早 最常见,发生率高达70%100% 室速 可有室性早搏诱发,以非阵发室性心动过速较常见。 室颤 最严重,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41,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下壁心肌梗死合并的房室传导阻滞 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心电图常表现为一度,二度I型或者三度房室传导阻,多为暂时性的,常在两周内恢复。 2.前壁心肌梗死合并的房室传导阻滞 阻滞部位多位于希氏束或束支水平,先点图常表现为二度II型或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常常是不可逆的。,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42,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43,合并室内传

11、导阻滞,1.合并右束支阻滞 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时,II III aVF 导联QRS波群呈QR型,R波宽顿; 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时,V1V2甚至是V3导联QRS波群呈qR或者QR型 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时,V1V2导联的QRS波呈RR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44,合并室内传导阻滞,2.合并左束支阻滞 I,V5或V6导联出现q或Q波 右胸和过渡区导联R波逐渐降低,即Rv2Rv3Rv4 过渡区导联QRS波群的S波早期出现切迹,或S波晚期出现宽切迹(0.05s) I,V5或V6导联QRS波群呈QR型或rSR型 V5 V6导联QRS波群呈RS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45,合并室内传导阻滞,II III aVF导联QRS波群中出现q,Q或QS波 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小于肢体导联QRS波振幅 出现原发性ST-T改变(ST段偏移及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46,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47,心肌梗死合并症,室壁瘤 心肌梗死区心室壁可呈瘤样向外膨出,收缩期的膨出可能更明显,成为室壁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