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材料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78885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化材料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活化材料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色彩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靠幻想无数的色彩来拼凑多彩的生活,而幼儿的美术创作是最能体现幼儿对色彩的无限创意的,所以说,一幅好的色彩画,是幼儿最美的想象。 关键词色彩教学;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材料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91-04 作者简介景清华(1969),女,江苏丹阳人,本科,江苏省丹阳市界牌中心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 要展现幼儿丰富多彩的美术创意,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在幼儿的教学中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材料,可以拓宽幼儿选择的范围,展现无尽的创意,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

2、拓展。 一、利用生活化材料,再现选材生态性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新鲜且有趣的材料,这在幼儿的眼中都是新奇的。他们利用这些材料,在上面大胆创作,虽是无心之举,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成果。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幼儿更深刻地去了解这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从小养成他们的生态意识,并且提升他们的创意审美能力。在收集材料的时候,首先,教师可让幼儿从日常生活的自然物中去获取,因为大自然是天然的色彩调配师,他创造了我们能想象的一切色彩。所以首先应让幼儿走进自然,从生活中的自然物中去获取色彩。在课堂之余,教师可选择最常见的自然材料,如生菜叶、野花、石块、枯树枝等。这些材料随处可见,伸手可得,能够利用幼儿熟悉而

3、又新奇的特点,让幼儿释放无限的创作热情与欲望。其次,搜集日常生活用品作为美术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颜色都是已经搭配好的。选用生活用品作为颜料,能够让孩子判别颜色搭配的好坏,让孩子懂得色彩搭配的重要性。如一个可乐瓶,幼儿都喜欢,他们看到的是可乐瓶红色的主色调搭配黑色的经典。这种颜色的搭配能够抓住孩子的视线,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教师在幼儿美术课堂上利用这些生活用品作为材料,能够让他们更加熟悉色彩的搭配,好好利用这些搭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色彩创意作品。所以在幼儿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对色彩的教学要学会利用生活材料,这样做不但能够让幼儿养成节约的习惯,还能让这些废旧物品成为幼儿色彩创意的有效材料。

4、二、利用生活化材料,色彩搭配多样性 在收集好材料之后就是创意搭配,而我们收集自然材料大多颜色单一,而生活用品等废旧材料也是一种或者两种颜色的搭配,所以用生活材料与美术材料互相搭配才能显出相得益彰的效果。利用这些收集到的材料去搭配色彩,首先要有一层底色,在底色搭配的基础上再创造。例如,在盘子装饰画中,选择白色的盘子,所以底色就是白色,色彩搭配后,浅色系的颜色不能在白色的底色上面得到凸显。为了能够让颜色显出各自的特色,所以我们在盘子的底部涂上了一层较深的黑色。在选择与之搭配的颜色的时候,幼儿可按照自己的喜好以及根据他们的审美能力选择适当的颜色搭配,比如红色、柠檬黄等鲜艳的颜色。又如在纸箱画中,纸的

5、颜色仍旧为白色,在这里我们可选用一种渐变色系的生活化材料,然后颜色随着“柠檬黄中黄橘黄”的颜色变化。这些小创意都能够展现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为了更进一步让幼儿体验色彩搭配的多样性,教师可设置一个小小的引导游戏,在保鲜膜上创作,然后展现主题高兴与悲伤。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出高兴与悲伤之间的区别,教师先引导幼儿做出这两个表情,然后让他们自己寻找身边收集的材料,用图画来表示这两种情感。教师可先给幼儿做一个示范。教师可采用暖色调的黄色、红色表示高兴,然后用黑色和深绿色表示悲伤,让幼儿去领悟色调代表的情感。主要材料的选择总是能够展现一个物品的贵贱,但是辅助材料同样能够展现色彩的多样性搭配。作为画画的工具

6、,毛笔、水彩笔等都是幼儿用来画画的,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身边的工具。如刚刚说的给盘子上底色,因为手在上色的时候抓盘子,所以不能够将盘子的底色全部填上。在教学的时候,笔者就让幼儿自己想办法。他们将卫生纸涂上黑色,利用卫生纸吸水的特性,将卫生纸均匀地铺在盘子底部,这样就能够又快有好地将颜色填充好了。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这样的小创意对于学生认识生活材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色彩搭配过程中,幼儿在选材与色彩搭配上显示出自己的独创性,这就有效地开发了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能够有正确的审美观、较高的审美水平。 三、利用生活化材料,展现作品独创性 材料能够提供给幼儿无限的创作可能,借助

7、材料的不同特点,让幼儿的作品展现出自己的独创性。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挖掘潜藏在生活中各种材料的不同特点,在色彩创意中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如,笔者曾假设了一个问题,让幼儿在一起商量,将拥有的生活材料变得更加美观漂亮。笔者提供给幼儿一张塑封纸、一张保鲜膜和一个小刷子,然后让小朋友利用自己的材料与颜料对这些材料进行再创作。有的幼儿充分发挥了其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在一张塑封纸上用小刷子刷上了各种颜色,然后用自己的手指去涂抹这些颜色,慢慢形成成品,展现了一个千奇百怪的动物世界。有的幼儿将保鲜膜浸入没用完的水彩颜料盘子中,然后让保鲜膜展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一物品看似没有多大创意,但是笔者引导幼儿用这一张看似

8、作废的保鲜膜晒干,然后用这张保鲜膜装起自己的小杯子,并且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一个独特的杯子包装袋就出现了。利用生活化的材料并不是说只能够将废旧的物品裁剪,同样可以利用这种独创的绘画,让生活物品重新展示美丽。这样的细节让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美术创作的魅力,同时从另一面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地热爱美术,并且享受美术带来的乐趣,感受到色彩带来的快乐。 四、利用生活化材料,发挥幼儿能动性 在幼儿的思维中,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见过的事物还较少,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有着无限的创意空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自己动手,将生活中的空饮料瓶、牙刷、鞋子等物品涂上或装点

9、出魅力的颜色。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报纸,看完以后就会被扔掉,再不也就是作为废纸卖掉,这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实际上可以好好利用起来。笔者安排了一次教学课鲜花盛开了,正好将这些报纸变废为宝。首先幼儿自己动手撕报纸,然后用报纸做成各种鲜花的样子。然后回想自己做的这朵鲜花是什么颜色的,将它用颜料染成不同的颜色,然后自己利用报纸去制作小花盆,让自己制作的鲜花能够盛开在花盆中。生活中的许多废旧材料都能够变废为宝,而这些宝物都能够运用到美术活动中,经过合理的色彩搭配,给美术作品带来别样美。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从小养成积极思考、动手创造的好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动性的发挥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而且,多利用生活化的材料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总之,在幼儿的色彩教学中,色彩的表现力与幼儿选择色彩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审美意识,才能够让色彩更好地表现出来。对生活化材料的运用能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与生态观念。所以在幼儿美术教育中采用生活化的材料有利于教师跟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智举.乡土材料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可行性及其价值J.教育艺术,2010(5). 2沈守翠.试让生活材料成为美术欣赏活动生活化的新亮点J.教育期刊,201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