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79702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分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进行宏观介绍,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做好知识铺垫。开篇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首先重点介绍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限“秦岭-淮河线”,其南北两侧地理特征有显著地差异,然后讲述了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及划分依据,中国幅员辽阔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把中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由此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

2、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指出分界线并理解其划分依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列表对比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划分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1.说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

3、及划分依据。难点:1、通过学习“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2、通过学习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使学生深化区域地理的划分方法。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界线;预习重难点:1.说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预习过程:(一)秦岭-淮河线任务一、据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可以看出,秦岭山脉的走向,淮河的流向,从而认识它们可以共同组成影响我国

4、东部的重要地理界线。仔细观察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可以看出,秦岭是走向的山脉,淮河的流向是。任务二、结合中国政区的知识和3页的阅读材料,认识秦岭,看图5-2,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认识淮河,看图5-5,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阅读p3的材料,认识秦岭,看图5-2,结合文字说明,可以得知: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自西向东主要穿越省、省、省,认识淮河,看图5-5,结合文字说明,可以得知:淮河发源于省,向东流经省和省,淮河水系混乱,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经治理后,现在的淮河大部分水流经洪泽湖、高邮湖汇入长江流进海,还有一部分水流流经苏北,流进海。完成p4“活

5、动”题1.任务三、回顾八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哪些地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线。结合p2秦岭淮河线的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表格内容明确:秦岭淮河线的南北两侧在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居民生产生活习惯三大方面各有明显的差异。完成p4“活动”题2和p5“活动”题1(二)四大地理区域任务一、看图5-8,明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任务二、分析图5-9,对比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明确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因素的影响。任务三、对比分析中国一月等温线图,中国等降水量线,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理区域图明确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

6、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似。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因素。任务四、对比分析中国地势图、我国地理区域图,明确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其主导因素是因素。完成p5“活动”题2.课中实施教师以旧引新:由于各地区存在差异,根据需要就会划分出一个个的区域。让我们打开记忆大门-回忆学过的中国的区域划分。并出示学习过的部分区域划分图(三级阶梯的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温度带的划分),询问划分依据?生答然后教师总结:区域划分是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划分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限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

7、性。精讲点拨:一、感知秦岭、淮河1创设情境:“猜猜看”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树木冬季落叶,山南树木大多常绿;山北人们以面食为主食,山南人们以大米为主食。想一想,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引出秦岭淮河2多媒体展示:秦岭淮河的位置示意图,组织学生完成p4活动第1题。学生阅读教材P3材料,进一步认识秦岭和淮河。3多媒体展示-秦岭、淮河风光欣赏学生欣赏,据景观图片和资料进一步了解秦岭、淮河。知识链接: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标志-红桥二、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八上所学知识说说“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学生充分讨论后,归纳总结。并多媒体展示相关地图:一月

8、均温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干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将知识落实到图上。列表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参考教材P2的列表。进一步拓展: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和地图:受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侧植被、河流、农业生产、民居、交通等各有差异。2读图5-6“沿109E线陕西省南部地形剖面图”和图5-7“陕西省南部地形分布”图学生完成P4活动2题。3知识梳理:秦岭淮河作为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环境的差异(气温、温度带、降水量、干湿区、气候类型、河流水文特征等)地理景观的差异(植被、农业、民居等)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农业生产、居民的衣

9、食住行娱乐等)4寻根求源:“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5总结:通过上述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别。三、四大地理区域教师: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出示反应四大地理区域典型特征的景观图片。现在学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感知四大地理区域:出示四大地理区域图和景观图,说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2出示相关图(图5-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400m

10、m年等降水量线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三级阶梯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分析位置范围、划分依据。并引导学生绘制地理简图,进一步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3知识梳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范围、划分依据。4教师总结: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吧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拓展延伸1、秦岭-淮河南北在修建住房的时候在哪些方面会有显著不同?为什么?(出示景观图片)2、为什么南方许多桥都是拱形的,而北方的桥多是平坦的?(出示景观图片)3家乡美,赞家乡:通过下列图片你

11、能描述家乡的部分区域特征吗?(出示部分景观图片)需注意事项、疑点或建议对教材中“秦岭和淮河”的材料不要过多的拓展、挖掘,以免偏离教学主题。让学生明确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限及其主导因素在讲解时,重点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和地图把问题讲清楚当堂达标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关于此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A南北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C东西走向D东西-西南走向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3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柴达木盆地4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