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说课稿.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83838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板书)首先说教材这是一个清新明丽、温馨美丽的童话故事。课文以优美生动的语言,表现了小露珠从形成到逐渐消失的过程,以及他和动物、植物度过的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塑造了小露珠调皮可爱、美丽善良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这篇课文和本册教材中已经出现的蒲公英三袋麦子小稻秧脱险记等童话故事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二、说学情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学生在读书的时候,

2、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特别是对优美生动的语言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还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分析。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和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受其心智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制约,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还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这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分析。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特别喜欢读故事,对新奇有趣的童话故事更是情有独钟。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接触过许多童话故事,对这种文体非常熟悉。露珠,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具有这方面的认知经验。这是对学生认知心理水平的分析。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

3、目标的要求,以及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学习目标。1、识字学词。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降临珍珠植物”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露珠美好的心灵和形象,感受和谐优美的意境。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美好的心灵。难点是:理解优美的语言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五、说教法学法我认为,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要以学法为中心,教法要服务于学法。本课教学,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的设计理念,主要采取情境教学、以读促悟、图文结合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

4、语感,发展思维。因此,设计这些方法的出发点是学生,是学生的心智水平,落脚点还是学生,是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逐步习得和掌握这些方法。 六、说教学准备和教学时间教学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按照四步法预习课文。一读(读课文,读字词)二查(查资料、查字典)三思(初步感知文本)四问(提出不懂的问题),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重点是读熟课文,在自然中观察露珠。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熟读文本,吃透教材。于永正老师说,在挖掘教材上,下多大气力,都不足为过。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其次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

5、这里要说的是第一课时。七、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二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是突出重点、精读感悟四是总结积累,拓展延伸。第一步,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富有情趣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我会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请注意听:青青河边草,珍珠结不少,想要用线穿,一碰它就跑。他是谁,一起喊出他的名字露珠(板书),相机指导,露是多音字,雨字头要写得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露珠的童话故事,齐读,有什么问题?(小露珠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他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6、,他能呆多久?)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二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读者,拿到一篇文章,总有先睹为快的心理。特别是在扣题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因此,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通读文本,整体感知。)读书之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整体感知以后,进行学情反馈。首先出示本课生词,采取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检查指导。重点指导“钻石、降临、乐曲”等由多音字组成的词语。然后交流读书的收获: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看到了哪些景象?(

7、青蛙、蟋蟀、蝴蝶、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这些景象归并为两类(板书:动物和植物),为精读感悟做好铺垫。 第三步 突出重点、精读感悟有的学者曾用“模模糊糊一大片,简简单单一条线”来形容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的差别。这话很是让我们感到汗颜和尴尬。的确,语文既要考虑字词句段篇,又要兼顾听说读写练。但是,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学的着力点。通过扎实细致的教学,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目的。具体到这一环节,要抓住抓住小露珠和动物、小露珠和植物两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披文入境,以境促读,以读传情,充分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板块一,感受动物对

8、露珠的喜爱出示2-5段,指名读,找出中心句。齐读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再找出核心词(板书 喜欢)。质疑:他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很美丽。)默读2.3.4自然段,划出小动物的话,思考美在哪里?学生会找出三个形象的比喻句: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向珍珠那么圆润。多么美丽的小露珠呀!谁来夸夸她,指名读小露珠的话。如果学生读得不够到位,我会引导学生比较句子:把小动物说的话全改成:早哇,美丽的小露珠。与原句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学生会说,不行,没说出小露珠的特点,不知道小露珠美在哪里?然后出示情境图,采取图文对照的方式,进一步感受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再通过配乐朗读的方式,升华感受。(音乐是人类

9、最美的语言,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情感共鸣。)(王崧舟老师说,只有当文本语言还原成生动的画面,才能在充满画面感的语境中入境悟情。这里采用的就是举象造境,以境促读,以读传情的教学方法。)最后再次出示中心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把描写小露珠特点的词语,填充到中心句中间,进行扩句训练。变成“小动物们都喜欢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向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齐读体会。小动物们喜欢的是小露珠的什么?(板书 外表)板块二,感受植物对露珠的喜爱我会这样过渡,告别了小动物,小露珠来到了植物身边,植物喜欢小露珠吗?请同学们自读第7自然段,把体现喜爱之情

10、的语句画出来。学生会找到“向日葵向他点头,白杨树向他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者乐曲。大家多想把小露珠留住呀!”这里面没有直接向喜欢,你是怎么体会的?学生会说:“喇叭花动情的吹奏着乐曲”如果不喜欢就不会奏乐了,更不会动情的吹奏了。(抓住了关键词“奏着乐曲”,是理解内容的好办法。)还有吗?学生还会找到“点头、招手”等动作,以及表现心情的句子,多想把小露珠留住呀!进行体会。带上感受,再读!(指导朗读的时候,会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加上动作等方式把感受读出来。)板块三,体会植物喜欢露珠的原因出示洒满露珠的画面,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会说,看到了生机勃勃,很美丽)自读第6自然段

11、,找到描写景象的语句.学生会找到“霞光中,小露珠把所有植物装点的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读一读,体会,从中能感受到什么?学生会说,感受到了美植物都像小姑娘带上了美丽的珠宝,更加生机勃勃。谁为植物增添了光彩?美丽的珠宝。美丽的珠宝比喻的是谁?小露珠。联系上文创设语境,是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像、像的小露珠把自己的美丽毫不保留的奉献给了植物,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株受到了小露珠帮助的植物,你会对小露珠说什么?(谢谢你!你真好!你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对呀植物喜欢的是小露珠美丽的心灵。带上心中的感受,再读这段话。(这样处理的原因是课堂是一个开发、生成的系统,我们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12、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根据文本结构和内容进行补白,有助于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展开想象,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从而获得角色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板块四,联系下文,补白体会。 小露珠的行为感动了植物,所以当她要离去的时候,他们才再读送别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句子,他们会对小露珠说什么?向日葵向她点头,好像在说:( )白杨树喇叭花第四步 总结积累、拓展延伸1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小露珠说吧。请大家动动笔,把你心里的话写下来(这里遵循的是读写结合,以读带写的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实现情感和能力的迁移。)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积累优美的词句,比如“像钻石那么闪亮、金黄的向日葵,俊俏的小姑娘”等词语。(这是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注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设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板书: 15下露珠动物 外表 喜欢 植物 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