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场长必知的牧场管理知识.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85070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场场长必知的牧场管理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奶牛场场长必知的牧场管理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奶牛场场长必知的牧场管理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奶牛场场长必知的牧场管理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奶牛场场长必知的牧场管理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牛场场长必知的牧场管理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场场长必知的牧场管理知识.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牛场的管理要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仅要重视科学技术在养牛业中的应用,还必须抓好经营管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一)牛场的技术管理要点1.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养牛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好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是为处理好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减少支出,降低成本。牛场成本的60%70%来自饲料,实施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牛群质量,降低饲料消耗,则能使产出投入比增加。2.重视牛群选育工作制定合理的选育指标,不断选出高产、体质健壮的牛只作为牛场生产的基础牛群,并努力提高母牛的终身利用价值。3.抓好配种提高牛群的繁殖力是提高产奶量、产肉量和扩大牛群的核心工作,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组织好技术人员、饲

2、养员观察牛的发情,适时配种,降低母牛产犊间隔时间,及时淘汰老残牛和屡配不孕牛。(二)牛场劳动定额与劳动管理制定各项制度,确保生产顺利 对养牛场各生产环节,制定生产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员工,调动并保护员工积极性。1、劳动定额制定劳动定额时应根据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有利于工作完成来确定其劳动量。规模化养牛场实行流水作业,各岗位有专人负责,实行专门化管理。(1)饲养工 饲养工负责牛群的饲养管理工作,按牛只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门管理。主要工作为:根据不同牛的饲养标准,合理搭配日粮,按规定饲喂精料、全价饲料或粗饲料;按照规定的工作日程,进行牛只的梳刮、运动等护理工作;经常观察牛只的食欲、反刍、粪尿、发情、生长

3、发育、疫病等情况。养牛场的饲养定额,一般是每人负责成年母牛3040头;干乳期母牛2025头;犊牛2530头;肉用育成牛或肥育牛100头。(2)饲料工 每人每日送草5000公斤或者粉碎精料1000公斤,或者全价颗粒饲料20003000公斤。送料、送草过程中应清除饲料中的杂质,保证饲料清洁,卫生。(3)产房工 负责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当好兽医人员的助手,每日饲养牛只810头。要求管理仔细,不发生人为事故。(4)挤奶工 负责挤乳、清扫卫生、协助观察母牛发情工作。机械化挤乳程度高的牛场,每人每日负责挤乳5080头,手工挤乳的牛场1618头。(5)乳品处理工 负责乳品冷却、消毒,清洗盛乳器;发送乳汁,

4、每日处理600公斤牛乳,乳汁损耗低于2.5%。(6)配种员 每200头牛配备一名授精员和一名兽医,负责母牛保健、配种和孕检。要求总繁殖率达90%以上,情期受胎率不低于45%。(7)技术员 技术员包括畜牧和兽医技术人员,每100200头牛配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各1人,主要任务是落实饲养管理规程和疾病的防治工作。(8)场长 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落实牛场各项规章制度,搞好牛场的经营发展工作,制定年度计划。(9)销售员 负责产品销售,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市场信息,协助监督产品质量。销售员根据销售路线的远近,决定销售量,负责将产品按时送给用户。2、劳动管理在劳动管理上,要充分调动和保护职工的积极性,贯

5、彻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使劳动报酬与职工完成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相结合,实行目标管理。对销售人员制定销售量、职业规范。对育成牛、犊牛饲养工制定工作量,并提出成活率、生长发育等有关指标和饲养规程。对干乳牛、泌乳牛、育肥牛饲养工及挤乳工、送料工,应规定工作量和操作规程。对配种员规定工作量和繁殖成活指标。对技术员、场长应分别规定其职责。各岗位工作人员明白其任务和职责,各司其职。对完成饲料供应、乳牛产奶量、母牛受胎率、犊牛成活率、育成牛增重、牛病防治等有功人员,以及遵守操作规程人员,应予以奖励。(三)养牛场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建立饲养管理制度和提高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制定操作规程前,应先了解牛场生产过程,

6、对各个生产环节应反复研究。同时要根据工人的技术水平、牛场的设备条件等项来制定。在制定操作规程时,既要吸收工人的工作经验,更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制定的规程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由少到多,根据发展情况,每年作适当的增减。操作规程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配种操作规程(1)适时配种 母牛发情后适时配种,初胎牛、肉用母牛上午发情,下午配种;头天下午发情,第二天早晨配种,12小时后复配一次。经产母牛发情后第23天配种,配种前检查滤泡,能摸到有波动感,一触即破的感觉时即可输精。(2)解冻 细管冻精或颗粒冻精于输精前解冻,生产上则主要采用细管冻精,在3740C温水中解冻。(3)镜检活力 要求精子活

7、力不低于0.3。(4)输精 采用直肠把握深部输精。输精时输精员的手臂和输精器要严格消毒。(5)配后清宫 配后采用庆大霉素清宫。2、泌乳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1)饲料供给 根据饲养标准供给营养。首先用粗饲料满足其能量需要,不足部分由精料供给。每日每牛干物质进食量1518千克,精料69千克(其中粗蛋白1618%,NND2.22.4%,钙0.45%,磷0.35%)。块根块茎510千克,糟渣510千克,青贮料2025千克,氨化秸秆56千克,青草2040千克,青干草自由采食不少于3千克(袁俊超 18603863808)。(2)饲喂技术 先给干草或氨化秸秆、青贮料,再给精料,后给块根块茎饲料、青草、饮水,自

8、由采食青干草、氨化秸秆、青贮料。精料每天喂三次,早晚挤乳时饲喂。(3)挤乳 挤乳桶、盛乳桶、滤布首先用90以上热水洗干净,再用碱水浸泡、冲洗,清洗干净晾干。挤乳时,用50温水擦洗并按摩乳房,1分钟内完成。挤乳由慢快一慢,每分钟80120次,每分钟挤乳量1.52.0公斤,结束时再次按摩乳房,挤尽最后一滴乳。第一、二把乳不要,用专门容器收集。挤乳完成后用4%次氯酸钠溶液浸泡乳头。(4)干乳 牛采用逐渐干乳法。在干乳前10天左右开始减少多汁饲料和饮水次数,每天由三次挤乳改为二次再到一次,1周内产乳量下降,到日产奶量降至5千克时,即可干乳。干乳时,挤尽最后一滴乳汁,消毒乳头,注入青、链霉素,再消毒乳头

9、,用抗菌素油膏封闭乳头。干乳后3天内观察乳房变化,乳房红肿是正常现象,若3天后乳房红肿仍不减退,皮温升高,并出现乳房发硬,母牛不安时,再挤乳一次,应重新干乳。中低产牛到干乳时,多采用快速干乳法。(5)干乳牛饲养 干乳后两周内以青干草和精料为主,少喂或不喂青绿饲料,两周后恢复正常饲养。对瘦牛和高产牛适当提高精料用量,减少粗饲料供应,精料用量为57千克。分娩前两周转入产房,减少钙和食盐的供给量,用量为平时的1/31/2。(6)围产期饲养 一般供给57千克精料,对乳房水肿厉害、食欲差的牛可减少精料,自由采食青干草。分娩后供给益母草麸皮汤,每次10千克,多次供给。分娩后两周内饮温水,供给优质青草,让其

10、自由采食。若乳房水肿不厉害,食欲好,可按产前精料量供给,每天以0.5千克量逐渐增加;若乳房水肿厉害,食欲差,以优质青干草为主,适当搭配精料。(7)泌乳牛管理 观察母牛食欲、反刍、粪尿、发情情况,梳刮牛体,舍饲牛放入运动场,每年修蹄一次。每日按时挤奶,保持乳房清洁卫生。3、犊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1)初生犊牛护理 犊牛出生后用毛巾清除口、鼻、身上的粘液,断脐,注射疫苗。(2)哺喂初乳 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哺喂初乳,第一次1.5千克,按体重8%12%供给初乳,分三次等量供给,保持温度3538。(3)哺喂常乳 按犊牛体重的6%10%供给常乳,对早期断奶犊牛按犊牛培育方案操作。(4)补饲植物性饲料

11、 2周后补喂精料2050克/日,710天后逐渐增加,以不下痢为原则:1月龄250克;2月龄0.5千克;3月龄0.75千克。7天后补给优质幼嫩青干草,让其自由采食。(5)断奶 一般犊牛在35月龄断奶。若犊牛体质弱,采食精料不足0.75公斤,可延长哺乳时间,并增加哺乳量。(6)增加开食料 断奶后逐渐增加开食料0.752.3千克,以不下痢为原则;第五到六个月后逐渐减少开食料换之以混合饲料。(7)育成牛培育 以优质青干草、粗饲料为主。精料用量12千克。自由采食粗饲料、优质青干草,消耗3.67.2千克,青贮料918千克。(8)管理措施出生1周内犊牛注意保温,保持犊牛栏清洁干燥。保持牛体、圈舍、哺乳用具清

12、洁卫生,饲喂后用干净毛巾擦净牛嘴,防止舐癖。禁止用变质牛奶、饲料喂犊牛。1月后放入运动场,让其自由活动,防止阳光曝晒。育成牛每天放入运动场自由活动。12月龄前和12月龄后的牛分群饲养。4、料房操作规程(1)清除饲料的杂质及霉烂、变质饲料,对原料进行化验。(2)严格按照饲料配方配料,并按要求粉碎加工压制颗粒。(3)按配合饲料各指标进行检测。(4)做好入库、出库记录。(5)做好原料、成品的保管工作。(四)养牛场的工作日程牛场工作日程安排应根据牛的科学饲养管理制度,并保证牛场饲养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并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工作日程制度依照饲养方式、挤奶次数、饲喂次数等要求,采用单班制两

13、次上班较好,各岗位专人负责,便于了解牛只情况,有利于牛群管理,责任明确。除育肥场外,一般养牛场的整个工作安排,应围绕挤乳进行,多采用二次挤乳,第一次挤乳38点,第二次挤乳1518点;故送精料工人、挤乳工、乳品处理工、销售人员上班,白班815点,夜班18点至第二天3点,负责观察护理牛群,打扫牛床、牛体卫生,饲喂青粗饲料。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送草工人、除粪工人、饲料加工人员、犊牛、育成牛、干乳牛饲养工为812点和26点上班。(五)养牛场的生产计划制定养牛场生产计划,便于组织生产,包括配种产犊计划、牛群组织和更替计划、饲料计划、产奶产肉计划及市场销售计划等。1、牛群组织和更替计划(1)牛群的组织 搞

14、好规模化养牛场的牛群组织和更替计划,是完成生产计划任务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保证,亦有利于生产的组织管理。在牛场中应及时淘汰大龄牛、低产牛和繁殖机能差的成年牛,才能提高牛群的生产性能和产犊头数。为此必须搞好育成牛、犊牛培育组织工作,以便及时补充生产上所需牛只数量。在生产上,应作好阶段饲养工作,按牛的年龄、性别、生产用途进行分组。在养牛场,一般可将牛群分为犊牛组、育成牛组(公母分群)、育肥牛组、成年母牛组等。各组牛在整个牛群中所占比例,应根据养牛场生产方向、生产计划任务、使用年限、牛的成熟期等方面来决定。基础母牛群决定着牛场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犊牛、育成牛对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保证,决定着商品牛和育

15、肥牛的多少。牛群组织是围绕基础母牛群规模进行安排的,在基础母牛群中,由于年龄增大、疾病、低产等原因,每年需进行适当淘汰。对淘汰的基础母牛数能否及时得到补充和扩大,则由后备牛的多少和成熟期决定。所以,牛场生产规模的维持或扩大与成年牛的利用年限和后备母牛的成熟期及其数量相关。规模化养牛场母牛使用年限一般为1012年,成年母牛淘汰率可高达20%25%。这种淘汰率有利于保持牛群较高的产乳量和繁殖性能。考虑后备牛选优去劣,后备母牛的比例比母牛淘汰率高。育成牛应占25%30%,其中:成熟的后备牛占10%12%;12月龄以下母牛占15%18%。成年母牛应占牛群的60%65%,其中:一二胎母牛占20%25%;

16、三四胎母牛占25%30%;六胎以上母牛占15% 20%。奶牛场为保证牛奶的均衡生产,成年母牛群中产乳牛保持80%左右,干乳牛保持20%左右,母犊牛占10%15%。2.牛群的更替计划 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成年母牛被淘汰,或将出生的犊牛转为育成牛或商品牛出售,或育成牛又转为生产牛或肥育牛屠宰出售,以及新的牛只购入、售出,从而使牛群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我们把在一定时期内,牛群组织结构的这种增减变化称为牛群更替(周转)。牛群更替计划是养牛场的再生产计划,它是制定生产计划、饲料计划、劳动力计划、配种产犊计划、基建计划等的依据。为有效地控制牛群变动,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必须制订牛群更替计划。1)为编制好牛群

17、更替计划,必须掌握以下材料:(1)计划年初各类牛的存栏数;(2)计划年末达到的牛只数和生产水平;(3)计划年淘汰母牛、出售幼牛和育肥牛的数量;(4)繁殖成活的犊牛数、计划购人数及上年度712月份出生的母犊牛数量。2)编制方法和步骤:(1)制作牛群更替计划表(2)将计划年初各类牛只数量、计划年末各类牛只应达数量填入相应的月初、月末栏内。(3)计划年内各月将要繁殖的犊母牛数填入犊母牛的“繁殖”栏中。(4)年满6月龄的犊母牛转入育成牛。转入育成牛时,应除去死亡、淘汰、出售的数量。查出上年度712月份各月出生的犊母牛数,填入犊母牛16月份“转出”栏内;本年度16月份各月出生的犊母牛数分别填入712月份各月“转出栏“中。(六)养牛场的营销管理搞好牛场的营销,是使生产计划与市场销售有机结合,确保获得最好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必须有专人负责,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畜群结构,调整生产计划,最好是作到以销定产(定产品数和质量),以产促销。组建牛业集团,开展多种经营和产品深加工,对增加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实现产品增值,是各牛场深化营销管理的方向和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