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88061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甘南高寒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甘南草生态的重要性及制约因素,生境的恶化已直接威胁到本区域乃至黄河、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缓解草场压力,提出了甘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关键词:甘南州 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 发展 对策一、基本概况: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西南部,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地区。地理座标为:东径1004610445,北纬33063543。境内最高海拔4920米,最低1173米,平均海拔约3000米,年平均温度1120,年降水量450750毫米,地势高亢,气候寒冷,无绝对无霜期。全州辖七县一市,其

2、中玛曲、碌曲、夏河、卓尼和合作市为纯牧业县市;迭部、舟曲为林业县;临潭县为半农半牧县。总土地面积38747万公顷,其中草地面积27227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70,饲养各类牲畜300余万头(只、匹),平均每667公顷,可利用草地负载17个羊单位。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复杂,高低变化剧烈,植被类型差异明显,西部以亚高山草甸和灌丛草甸为主,东北部由草甸植被向草原植被过渡;东南部森林植被占优势。全州草地类型共分7类17组29型,其中亚高山草甸是主体和精华,面积达14133万公顷,占草地面积的52。此类草地每平方米植物种的饱和度2845种,草群高度1580厘米,盖度75以上,每

3、公顷平均产青草5620公斤,每052公顷可供一个羊单位利用一年。草地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约有94科947种,其中可食植物84年890种,适口性优良的258种,可供驯化栽培的2科34种,有害植物8科64种。二、甘南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甘南高原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黄土高原南缘与陇南山地西缘的交界地带,为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点决定了其属于生态过渡带和脆弱带的根本生态属性。由于甘南高原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和全球性气候变化大背景的影响,以及长期以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的生产活动对植被资源过渡开发而缺乏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应有保护和建设,使原有的草地

4、、森林植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演化,导致甘南草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威胁到甘南高原区乃至黄河、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甘南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是:1、草场“三化”严重 近年来,甘南草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荒漠化现象持续扩展,草地植被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比例由1982年的70下降到1996年的45;杂毒草由30上升到55。牧草产量由5610KGHM2下降到4500KGHM2,牧草产量下降了35;特别严重的地方牧草高度由75CM下降至15CM,植被盖度由95降至75。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占草地面积的50,轻度以上退化面积占草地面积

5、的70。严重危害草原植被的中华鼢鼠、高原鼠兔、草原毛虫等肆虐,鼠虫灾害发生面积达533万HM2,占草地面积的20,且呈逐年扩大趋势,危害频率加快。以碌曲、玛曲、夏河3个纯牧区县为例,“三化”草地面积1998年底已达4425HM2。玛曲县黄河沿岸的沙化线不断向纵深扩展,已出现沙化草场5万HM2,且以每年108的速度扩展,受沙化影响的草场面积已达20万HM2以上,加剧了黄河上游的环境恶化。种种迹象表明,甘南草地“三化”面积仍在加剧,若不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不但会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畜牧业生产带来威胁,而且会给整个黄河、长江流域的安危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草地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是长期演替的结果。早在80

6、年代初,甘南草场已初显“三化”迹象,如玛曲黄河沿岸已出现零星沙丘,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致使沙化面积逐年扩大。1994年国家林业部卫星图片显示,以前斑点状分布的半固定、半荒漠草场已完全沙漠化。近年来,流动沙丘数量逐年增多,流动变化极为频繁,并生长着典型的沙生植物。本地区草场“三化”发展速度之快,令人触目惊心。又据调查,在80年代以前草场大范围鼠害发生周期约5年左右,进入90年代后,鼠灾周期缩短至3年左右,鼠虫害危害频率加快。有研究表明,草地鼠虫害的发展与草地植被、土壤、降水等环境因子的恶化密切相关,尽管年年灭鼠治虫,但仍无法从根本上扼制鼠灾。2、草地超载过牧,加剧了草场的退化 据测算,甘南全

7、州草场理论载畜能力为620万个羊单位,而实际载畜为910万个羊单位,超载47左右。草畜矛盾十分突出,草地已不堪重负,饲草料来源匮乏,牲畜补饲青干草不足5KG,“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灾之年牲畜死损尤为严重。据统计,甘南州碌曲、玛曲、夏河3县现有人工草场面积约034万HM2,仅占全州草场面积01,显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家畜数量对饲草料的需求。由于草场严重超载过牧,草地原有生态系统已遭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剧了草场的沙化、退化和盐碱化进程,草地系统的生产性能日渐下降。近年来,牛羊胴体重平均下降了30和259。3、物种生存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种群大量消失 由于草地严重退化

8、、沙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等因素的理由,导致植被盖度大幅下降,江、河、湖岸灌丛已所剩无几,物种分布区缩小,野生动物种群大量消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很多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不断恶化,国家保护的许多动物濒临灭绝。70年代成群在草地上觅食的黄羊、马鹿已不复存在。4、水土流失加剧 甘南州的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于其东部的舟曲、卓尼、迭部3县。由于甘南高原的草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性,以及森林植被被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日益加剧。80年代初甘南全州水土流失面积为800KM2,现在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到1180535KM2,增加了4757。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量减少了,而含沙量却增加了。据有关资料

9、,白龙江平均流量80年代末比60年代初减少了206,而含沙量增加了12倍;洮河平均流量80年代末比60年代初减少了147,而含沙量增加了733;大夏河平均流量80年代末比60年代初减少了316,而含沙量增加了524。截止1998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77KM2,仅占水土流失面积1658。三、影响甘南草地畜牧业的制约因素1、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草地畜牧业,其一是生活在草地上的人数增长过快,人口的增加除要扩大生存空间外,还要解决生活问题,这就增加了草场的压力。但我州草地资源是有限的,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州草地资源将是减少的趋势;结果人的快速发展与草地资源的减少、生产力水平的

10、下降发生了矛盾,人们为了生存,并且为了更好地生活,又努力发展牲畜,当牲畜超过了草地承受的能力的时候就严重的破坏了草地,导致生态的进一步恶化。其二由于我州自然条件的恶劣,牧区的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牧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少是文盲,新的思想和观念接触很少,接受也很慢,新的科技知识难以推广应用,传统的落后的东西又往往不肯放弃。这就给草场的合理利用、保护、牲畜的科学饲养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应侧重牧区教育,大力发展教育,起码在牧区逐步消除文盲,推广科技,使新的科技能迅速得到应用,逐步提高草地生产力水平。所以应把人的治理放在重要位置,要使我州畜产品大力发展,首先抓好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和牧民文化素质,

11、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当然人的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从长远的战略角度看,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2、草、畜平衡因素草地上的99的草,人们不能直接利用,是通过饲养牲畜,将草转化成肉、奶、皮、毛为人们所消费。畜如果离开了草、畜就无法生存,草离开了畜,草也就失去了作为资源的代价,但是牧民群众,一般都忽视了草,一不注意建设,二不注意保护,只一心扩大牲畜饲养规模,其结果,在目前的条件下,养畜的积极性越高,对草场的损害也就越大。长期下去,后患无穷。因此,我们因深刻感受到,应当对草地的建设力度更加重视和加大。第一,要加大对草地的投入,加快人工种草、草场补播、草地围栏、禁牧、休牧、五

12、配套建设速度。改变草地的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生产力水平。在这里面要有政府的积极性,实实在在的逐年增加对草地投资,也要扩大资金来源。第二,要严格执行以草定畜,有效地保护草地,按季节性来划区轮牧,在冬秋季节要根据贮草情况决定牲畜存栏量,出售多余的牲畜,以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充分利用夏季牧草较多的优势和半农半牧区及农区的秸秆、饲草料发展季节畜牧业,进行易地育肥,发展种草养畜,扩大养殖业,生产较多的畜产品,这样可以缓解草场压力,解决草畜矛盾。3、流通因素我州牧区长期以出售活畜、羊毛、皮子等来获得收入,效益很低,目前虽已发展了一些加工项目,但大都属简单的初加工,不能实现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更实现不了

13、较好的效益。因此,在我州畜产品流通过程中,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严重脱节,更谈不上种养加、牧工商、产、供、销一条龙的流通模式。从流通的各个环节当中可以看出,有很大的制约和矛盾,从整体上削弱了全州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因此,为了克服牧区经济基础薄弱的不足和半农半牧区及农区的农业与畜牧业的不平衡,可以选一些条件成熟的县进行试点,在牧区也可选择一些产品较多,交通方便的县,创造投资环境,吸收各方面的资金和人才来投资办企业。说简单,也就是象我国办经济牧区一样,在我州牧区和农区、半农半牧区操作我州的畜牧业特区,在农区搞节粮性畜牧业,在牧区发展草地畜牧业,从政策、环境、投资等各个环节上给予很大的优

14、惠。积极吸引外地建设草地的资金和投资兴办企业的资金。例如,近一、两年内,内蒙古草原兴发公司,在我州玛曲县兴办牛羊加工厂,将牛的胴体分解加工为20分体,羊的加工为16分体,进行包装,创立十几种品牌,直接销往国内的十几个大城市,已在收购、加工、销售方面得到了完整的合成,这是一个成功的例了。因此,发展我州草地畜牧业必须彻底改变观念、解放思想。拓宽和引进资金,将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吸引进来,前提条件必须是敞开大门,放开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4、行为的因素 草地畜牧业的有效运转,必须在各因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进行,因此组织领导的行为因素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之一。总结我州草地畜牧业的经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子,就

15、是没有一个严密的、运转灵活的指挥系统,受财力所限,我州草地的改良,建设大都属于试验、示范性质,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往往落实的很少,形成对草地的投入少,关心少,利用草的多、种草、建设草地少的局面,长此下去草地将越吃越少,不久要危及人畜的生存,将来国家治理起来,难度更大,负担更重。因此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领导体制,制定草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发挥草原建设,各部门应有的职责,保证它们一定的权威性。只有这样,我州草地畜牧业才能真正的向走良性循环,草地潜在的能力才能逐步被挖掘出来。四、甘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1、充分认识甘南高原的重要生态地位 草地资源是大自然的主体部分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

16、的物质基础,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黄土高原南缘与陇南山地西缘交界地带以及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点决定了甘南高原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甘南高原的植被资源是甘南州畜牧业发展和数十万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防止黄河、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甘南高原植被资源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黄河、长江上游甚至下游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充分认识甘南高原草地植被的重要生态地位,改变以往重视森林的生态功能而忽视草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环境等方面的重要生

17、态功能的错误认识和倾向,对保护和建设好甘南高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2、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发方向高效可持续草地畜牧业甘南草原应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畜牧养殖业发展模式,坚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走草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建设草地生态农业为根本宗旨,切实加强草地保护,防止植被退化,建立草地生态系统演替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建设优势高产的人工、半人工草地为重点,科技兴草;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加大品种选育与畜种改良;应用高效畜牧养殖技术(如暖棚养畜技术),改变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科技兴牧,发展“两高一优”畜牧业,

18、结合我州实际,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走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农牧互补,整体发展新路子。3、建立健全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机制(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草场经营管理体制:草地资源不仅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更是保护生态平衡的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导致甘南草场“三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场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没有跟上,而保护与建设草场的根本出路在于激发广大牧民投身于草场保护和草场基本建设的热情和自觉性。即必须树立草地资源价值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草场经营管理体制,全面推行草场的有偿使用和承包经营,彻底改变以往牧区“草场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

19、的传统思想和牧民重牧轻草、用草不养草、只索取不建设的畜牧业发展方式,树立“草场有界、使用有偿、建设有责”的新观念,促进农牧民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调动农牧民建设草地生态的积极性。(2)严格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超载过牧是甘南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牧户只知增加牲畜头数,不知养护建设草场,加剧了草畜之间的矛盾,对草场的无限制掠夺利用已远远超过了其再生能力,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有多少草,养多少畜,严格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无疑是甘南草地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牲畜超载部分要限期出栏,加快周转、提高出栏,减轻草场承载负荷;加强抗灾保畜基地建设,彻底改变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缓解草畜

20、矛盾,切实保护草原生态环境。5、实施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大工程(1)实施“三化”草场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科学论证、因地制宜立项并尽早实施“三化”草场综合治理的生态建设工程,如,草地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水源涵养草地工程、退化草场治理工程、沙化草场治理工程、草地鼠虫害控制工程、草地围栏封育工程等生态工程项目,不断加大对草地生态的治理力度,从根本上遏制住草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并逐步恢复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建立甘南草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对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草地类型,实行划区保护。如已建立的莲化山自然保护区、碌曲尕海湖候鸟自然保护区、碌曲则岔沟自然保护区、玛曲黄河首曲

21、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但还不够,应通过新建甘南草地自然生态保护区,扩大保护区面积,更好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栖息地和多样性。同时,在保护的前提下,大力提倡自然景观特色增长点。(3)建立草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建立草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为草地生态系统保护、草地生态建设以及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动态的详实数据,促进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科学决策。参考文献:1、甘南州畜牧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三化”草场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规划R。199903。2、玛曲县牧业区划办公室、甘肃省玛曲县牧业区划成果汇编Z,198710。3、甘南州计划委员会、甘南藏族自治州国土总体规划Z,1996。4、伍光和、江存远,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 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甘肃省畜牧业综合区划编写组,甘肃省畜牧业综合区划M,兰州:甘肃科学出版社,1989173175。作者简介:梁海红,(1974年至),甘南州草原工作站,大学本科,助理畜牧师。长期从事草地改良与建设,草产业、种草养畜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电话号码:138939713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