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种植.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95123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粱的种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粱的种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粱的种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粱的种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粱的种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粱的种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粱的种植.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粱的种植1 高粱种植高产栽培技术1.1 适期播种适时播种、保证播种质量,是确保苗齐、苗壮、创高产的首要条件。1.1.1 确定播期播期的确定依据地温和土壤墒情,一般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12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5-20%为宜。在我省高粱主产区,容易发生春旱,在墒情允许的条件下,播期应在4月25日到5月5日之间比较合适。但地块不同,最佳播期也不同,春旱严重的山区、坡地、朝阳地块,应适时早播。低洼易涝、平原地块适当晚播。1.1.2 提高播种质量做好播种前清选、晒种,精细整地、下足底肥、防治地下害虫、保证播种(种子覆土厚度不超过3厘米)和镇压质量1.2 合理密植(间苗)适宜的种植密度是获得高产的重要

2、前提之一。1.2.1 普通粒用高粱最合理的种植密度为每亩6500-7500株(苗间距约5.0-6.0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对产量造成影响。密度的大小也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生产条件、土壤肥力、施肥、管理水平和当地人们的种植习惯。1.2.2 高粱子粒小,拱土能力差,易缺苗。生产上如果缺苗,可留分蘖或双株。1.3 施肥措施1.3.1 底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我省大部分地区土地缺钾严重,应重视钾肥的施用1.3.2 追肥:拔节期的幼穗分化阶段,12-14片叶时结合中耕培土施肥,施用尿素25公斤。1.4 水的管理1.4.1 高粱耐旱,苗期需水不多,但种子发芽必须保证足

3、够的墒情,必要可先灌水补墒后播种,谨防芽干出苗不齐。1.4.2 拔节孕穗是需水关键期,需水量占总需求的1/3,这一时期缺水,不仅严重影响穗粒数,肥料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乳熟期干旱,影响干物质向子粒运输,千粒重下降。上述几种时期缺少水都会对产量产生影响,有条件地区应及时灌水。1.5 适时收获高粱最适宜收获期在腊熟末期,即穗基部子粒顶浆,此时收获产量最高,米质最佳。收获过早,影响产量及品质;若过晚,植株衰败枯萎甚至倒伏,造成自然落粒及穗部发芽,使产量品质下降。以上高粱高产、稳产栽培的主要措施,其他的如及时中耕、施肥、打药、良好的田间管理、及时的铲趟等基本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2 草害防治以及除

4、草剂的安全使用 杂草是辽宁高粱生产的一大灾害,传统人工除草的低效、高成本成为影响高粱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危害高粱的杂草有数百种,它们与高粱争水、争肥、争光、争地,造成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低洼地、盐碱地的草害尤为严重,并且是周年性的,即任何时期都会有杂草的为害。杂草对高粱的危害主要在苗期,此期发生草害对培育壮苗极为不利,一些地块往往因草害而毁苗重播或减产。因此除草剂的使用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生产实践证明,使用除草剂具有除草及时、效果好、劳动强度低、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草剂像化肥一样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但由于现在市场上除草剂种类繁多,农民的不正确使用经常给

5、高粱生产带来毁灭性灾害(2005年黑山一农民由于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600亩高粱毁种)。杂草在外形、生态、繁殖习性、危害特点以及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都不相同。因此,草害的防除要根据杂草的种类以及当地栽培习惯灵活掌握。这样才能除掉田里的杂草,同时又能保证高粱生产及质量安全。高粱除草剂使用分为播后苗前和苗后两种方式。使用除草剂应提倡在出苗前进行,一般不宜苗期喷除草剂。如苗期确因草害严重,应严格掌握喷药时间、浓度和品种。2.1 常用的播后苗前化学除草剂及使用方法2.1.1 莠去津或阿特拉津(atrazine)38水胶悬剂、50可湿性粉剂。土壤有机质3以下时,砂质土每亩用38莠去津180毫升,壤质土用25

6、0毫升,黏质土用420毫升;土壤有机质3-5时,砂质土每亩用38莠去津270毫升,壤质土用470毫升,黏质土用530毫升。喷液量为人工喷雾每亩30-40升,拖拉机15升以上。莠去律持效期长,易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后茬只能种玉米、高粱,敏感作物如大豆、谷子、水稻、小麦、西瓜、甜瓜、蔬菜等均不能种植。莠去津易被土壤有机质吸附,吸附系数为29,土壤有机质6以上不能使用。高粱套种豆类、蔬菜等条件下不能用莠去津。2.1.2 高萨弥(Gesamil)又称扑灭津(propazine),50可湿性粉剂。每亩用50扑灭津110-220克。砂质土不宜使用。土壤质地黏重、有机质高,用高药量;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低,

7、用低药量。防治早熟禾、蓼、荨麻、藜、反枝苋、繁缕、荠菜、野芥、大戟属、鼬瓣花、野芝麻、龙葵、婆婆纳、车前、猪殃殃、千里光、苣荬菜、辣子草。喷液量每亩人工30-40升,拖拉机15升以上。施药后土壤干旱可用旋转锄浅混土。2.1.3 治草醚(又称茅毒、甲羧除草醚)每亩用80%治草醚可湿性粉剂75-120克,对水35-40升,喷洒土表。如遇干旱可浅耙2-3厘米,使药液与土混合,增加同杂草、糼草接触机会。2.1.4 都尔(又称异丙甲草胺)乳油,每亩用72%都尔乳油100-150毫升,对水35升左右,喷洒土表;或用75毫升都尔,加40%阿特拉津(又称莠去津)胶悬剂100毫升,对水喷洒土表。2.1.5 每亩

8、用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对水40升,均匀喷雾土表。2.1.6 每亩用50%扑灭津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对水40升,均匀喷雾土表。2.1.7 每亩用48%百草敌(又称麦草畏)水剂25-40毫升,对水35升;或百草敌20-30毫升加40%阿特拉津胶(莠去津atrazine)悬剂150-300毫升,或加48%甲草胺(又称拉索、草不绿)乳油200-300毫升,对水35升,喷洒土表。2.1.8 每亩用72%2,4-D.J脂乳油50-80毫升,对水35升,均匀喷洒土表。2.1.9 每亩用40%西马津胶悬剂200-300毫升,对水40升,均匀喷洒土表。注意此药残效期长,后茬作物不宜安

9、排小麦、油菜、大豆等作物,后茬安排玉米、甘蔗时,可加大用药量至500毫升。2.1.10 每亩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对水50升,均匀喷于土表。2.1.11 每亩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150克,加50%杀草丹(又名禾草丹、灭草丹、稻草完)乳油150毫升,或者加60%丁草胺(又名灭草特、灭草胺、去草胺)乳油50毫升,对水45-50升,喷洒土表。2.2 常用的苗后除草剂及使用方法高粱苗后除草高粱苗后除草对喷施工具及喷施方法要求非常严格。苗期化学除草是利用除草剂在作物和杂草体内代谢作用的不同生物化学过程来达到灭草保苗的目的。高粱出苗后5-8叶期,抗药力较强,使用除草剂较为安全,而5

10、叶前、8叶后对除草剂很敏感,故苗期化学除草一般在5-8叶期进行,否则,容易产生药害。2.2.1 伴地农(Pardner,Buctril)或溴苯睛(bromoxynil),22.5乳油。每亩用22.5%伴地农80-130毫升。高粱苗后4-5叶期施药。防治苋菜、龙葵、猪毛菜、豚草、卷茎蓼、苍耳、苘麻、藜、刺儿菜等。喷液量人工每亩20-30升,拖拉机10升以上。施药应选早晚气温低、风小时进行。施药前注意天气预报,施药后应保持2小时无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温度高于28、风速超过每秒4米时停止施药。对后茬作物安全。2.2.2 麦草畏(dicamba)或百草敌,48水剂,每亩用48百草敌25-40毫升

11、。高粱3-5叶期使用,阔叶杂草2-4叶期,最好大多数杂草出齐时用药。防治猪殃殃、卷茎蓼、藜、苍耳、刺儿菜、问荆、地肤、猪毛菜、水棘针、猪毛蒿、铁苋菜、苘麻等。喷液量每亩人工20-30升,拖拉机10升。施药要选早晚气温低、风小时进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风速超过4米时应停止施药。施药前应注意天气预报,施药后应保持6-8小时无雨。对后茬作物安全。施药时注意风速、风向,避免飘移到邻近阔叶敏感作物上造成药害。2.2.3 高粱出苗后4-5叶期,每亩用20%二甲四氯水剂100毫升和48%百草敌水剂12.5毫升混合,对水35升,均匀喷雾杂草茎叶。上述除草剂也可单独使用,用药浓度应加倍。2.2

12、.4 高粱出苗后4-5叶期,每亩用72%2,4-D.J酯乳油40-65毫升,对水35升左右,均匀喷雾杂草茎叶,主要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2.2.5 高粱出苗后4-5叶期,每亩用40%阿特拉津胶悬液200-250毫升,对水35升,均匀喷雾杂草茎叶。可防除单、双子叶杂草以及深根性的杂草。2.3 如何正确使用除草剂使用除草剂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田间除草效果。然而,使用不当也会因药害给农民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减少除草剂的药害,应注意以下几方面:2.3.1 高粱属于药物敏感型作物,应选用适合高粱田应用的除草剂。每种除草剂要求使用的作物不相同,选择性较强,除高粱专用除草剂外,其他除草

13、剂不能在高粱田随便乱用;同种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不同的下茬(季)作物,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第一次应用除草剂更要慎重,否则,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购药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慎用除草剂新品种,对从未使用过的除草剂,应先通过小面积试验或看周围人的使用结果是否安全,效果如何之后,再决定用还是不用。2.3.2 掌握适宜的施用时期 ,除草剂的杀草效果与使用时期有关,要在杀草效果最好,对高粱又最安全时使用。2.3.3 用药前要了解周围作物的种植情况 ,许多药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农药漂移造成的。这是因为每种农作物都有一些敏感农药品种。对于敏感作物只要微量的除草剂就能造成药害。如阿特拉津对蔬菜及梨树、桃树不安全

14、。有些除草剂使用要慎重,特别是地势比高粱地低或处于下风口时一定不要使用,以免危害邻地。2.3.4 不同作物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在选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注意对下茬和下季作物的影响问题。有些除草剂残效期很长,施用不当时有可能对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危害。如阿特拉津是优良的高粱田除草剂,但它的残效期很长,对豆类作物又很敏感,下茬种大豆、小麦时,上茬作物选用阿特拉津时要减半使用,所以使用时间要考虑到下茬作物的安排与种植时间,注意对下茬(季)敏感作物有影响。最安全可靠的办法是,向农技人员或农药商咨询清楚,并按说明书介绍,再决定选用什么种类的除草剂。2.3.5 要看天、看地、看庄稼 ,如在大雨前不要施用,

15、以免因雨水冲刷造成除草剂流失或聚集,引起降低药效或产生药害。土壤过于干旱时也会降低效果。在苗期,杂草较小,要选择内吸性的除草剂为主。拔节期以后,杂草较大时,应选用杀灭性的除草剂为好。2.3.6 严格掌握使用浓度与方法 ,有些农民喜欢加大除草剂使用浓度,许多农药商也喜欢向农民推荐使用高浓度农药(多卖药,提高防效),这是很危险的。随意加大浓度,可导致药害发生。由于能用于高粱田的除草剂种类较多,而不同除草剂的要求使用浓度又不相同。因此,使用前必须要掌握其使用浓度和用药量,浓度太低,使用量太少,可能起不到除草作用,而浓度太高,用药量过大,往往又会对高粱起到伤害作用。一般说来,商品药均会给出一定的使用浓

16、度和用量范围。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和土壤含水量偏低的地块,应使用安全浓度的上限值,相反,则应使用下限值。有时用药量和使用浓度会以有效成分给出,有效成分是指纯药量或纯药百分率。使用除草剂要特别注意喷均,不要漏喷;苗后用药尽量不要喷到高粱上,以免对高粱产生伤害;使用前要认真仔细地详读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用药,决不能随意扩大用药量和使用范围,以免造成药害,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化学除草技术将越来越为我国广大农民所接受,化学除草方法将会越来越迅速地发展应用,从而改变几千年来田间管理的落后技术,为农民和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3 黑穗病防治丝黑穗病(乌米)是遍布世界的重要高粱病害,

17、也是影响我国高粱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1953年东北南部严重发病区发病率高达60%以上,1977年海城县平均发病率12.2%,减产约1.95万吨;1994年阜新市高粱丝黑穗病大爆发,发病之重历史罕见:发病面积5.8万hm2 ,发病率1520%,高者达80%以上,损失粮食5.4万吨。为了减少丝黑穗病对高粱生产的危害,应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防以下治丝黑穗病的主要几种方法3.1 选用抗病品种这是简便易行、效果显著且无污染的防治措施,因此,选用抗丝黑穗病高粱品种是广大高粱种植户的首选。3.2 轮作倒茬轮作倒茬可以使土壤中的丝黑穗病菌致病力不断下降,从而有效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而且轮作还有利于

18、高粱的生长。3.3 种子处理用多菌灵、粉锈宁等杀菌剂拌种,可大大降低丝黑穗病的发病率。3.4 适时播种高粱发芽到出苗前低温易感染黑穗病,因此,根据土壤的墒情和温度适期播种可大大降低丝黑穗病发病率。一般应在5cm耕层地温稳定通过15以上方可播种。同时,应施用不含菌的农肥,提高播种质量,浅覆土,以利早出苗、出全苗。3.5 及时拨出病株拨出病株要在病穗外膜尚未破裂之前,越早越好,随时发现随时拔除,拔除的病株立即深埋,以防扩散。如能坚持大面积拔除病株23年,即可基本上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4 虫害防治高粱螟虫、蚜虫、粘虫、地下害虫是我国高粱生产区经常发生的主要虫害,一般造成减产15%左右,严重发生时减产

19、达30%以上。除选用抗病品种外,适当的药剂防治是获得高产、稳产的保证。4.1 粘虫粘虫是暴食性害虫,发生面广,为害猖獗,应做好虫情预报,应用药剂杀灭在3龄以前。个别残留大幼虫可进行人工捕杀。防治粘虫应选用菊脂类农药。4.2 螟虫玉米螟是近年为害高粱的主要害虫,在高粱茎杆钻洞,造成植株中上部折断、倒伏或掉头,对产量影响较大。防治方法是在心叶末期投入颗粒杀虫剂进行杀灭,如杀螟灵等。4.3 蚜虫高粱蚜虫是为害高粱最重的害虫,也是多种病害的传播者。每年7-8月高粱挑旗-抽穗-开花是为害高峰期,防治不及时可导致不抽穗、败育、植株枯死,甚至绝收。高粱蚜虫繁殖速度快,一定要注意田间虫情,最好能防治一次“窝子

20、蜜”。防治蚜虫一般以用菊脂类农药、乐果乳油为主。4.4 地下害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在高粱苗期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保苗率。防治地下害虫一般用甲基异柳磷或乐果拌种或施毒谷。一般100克药剂拌15公斤饵料。5 仓储高粱收获后如果不能或不打算马上卖掉,就必须经过贮存过程。高粱籽粒能否具备完好的食用、工业用、饲用和种用质量,除正常的生长发育外,还取决于收获、干燥、贮藏、加工,特别是整个贮藏过程中的物理、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这些理化性质的变化受许多因素,诸如大气温度、湿度、贮粮微生物、贮粮害虫以及子粒含水量等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又同贮藏条件、管理方法有密切关系。5.1 温度、水分与贮粮的关系引起贮粮

21、霉变的直接因子,是贮粮微生物的繁殖危害。微生物的繁殖以水分和温度为主要条件。故贮藏中准确地控制粮堆和粮粒的含水量及粮温,并掌握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极为重要的。高粱安全贮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水分含量在13%时,粮温不宜超过30;水分含量达14%时,粮温应在25以下;水分含量达15%时,粮温应在20以下;水分含量达16%时,粮温应在15以下;水分含量达17%时,粮温应在10以下。5.2 相对湿度与通气情况相对湿度:必须把粮粒水分控制在与70%相对湿度平衡的水分含量以下,并且粮堆空隙中空气的相对湿度也要保持在70%以下。粮堆的空气流通良好,有利于安全贮藏。5.3 贮粮微生物与霉变贮粮微生物的活动是贮粮发

22、热和霉变的主要原因。含水量14-18%的带霉菌粮粒贮藏4-5天,粮温可上升10。不带霉菌的,粮温仍保持在35不变。贮粮微生物的种类很多,现已确认的就约有几百种之多。与贮粮发热霉变关系最密切的是细菌类、霉菌类(真菌)和酵母菌类。其中,以霉菌类最为重要。一般将霉菌分为田间霉菌和贮藏霉菌两大类5.3.1 田间霉菌:即粮粒含水量为18%左右才能生长。田间霉菌可使粮粒变色、萎缩和杀伤胚部。少数还可产生毒素。5.3.2 贮藏霉菌:贮粮开始霉变时,局限曲霉和灰绿曲霉首先出现,接着才出现白曲霉、棕曲霉、黄曲霉和青霉。5.3.3 酵母菌:在粮堆靠墙处、柱脚下或地面容易结露的地方,酵母菌容易繁殖,并引起贮粮变质。

23、5.4 高粱贮藏方法为实现高粱的安全贮藏,应依品质、用途含水量、气候以及贮藏设施和条件等,采用不同的贮藏方法。5.4.1 常用的高粱贮藏方法常用的高粱贮藏方法有以下5种,即:干燥贮藏、低温贮藏、密封缺氧贮藏、通风贮藏和化学贮藏,贮粮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5.4.2 高粱贮藏的基本原则高粱贮藏必须贯彻干燥、低温、密闭以及干粮和湿粮分开,有虫粮和无虫粮分开,新粮和陈粮分开,种子粮和商品粮分开,好粮和差粮分开,推陈储新,合理轮换等原则。以达到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的标准。5.4.3 如何防治贮粮害虫防治贮粮害虫,首先要做到入仓前清除虫源,提高粮粒净度,严格掌握贮粮入仓水分。入仓后,一旦发现贮粮、包装器材、用具等出现害虫,应立即进行物理处理或化学药剂除治。当前,国内外多应用熏蒸剂(磷化铝)和防护剂两类药物防治贮粮害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