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片剂、胶囊、颗粒剂及浓缩丸、水丸、大蜜丸10生态改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95657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片剂、胶囊、颗粒剂及浓缩丸、水丸、大蜜丸10生态改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片剂、胶囊、颗粒剂及浓缩丸、水丸、大蜜丸10生态改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片剂、胶囊、颗粒剂及浓缩丸、水丸、大蜜丸10生态改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片剂、胶囊、颗粒剂及浓缩丸、水丸、大蜜丸10生态改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片剂、胶囊、颗粒剂及浓缩丸、水丸、大蜜丸10生态改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片剂、胶囊、颗粒剂及浓缩丸、水丸、大蜜丸10生态改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片剂、胶囊、颗粒剂及浓缩丸、水丸、大蜜丸10生态改环评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0 生态影响评价10.1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对象和方法10.1.1评价目的1.调查评价区域主要生态环境现状,了解生态系统特点与环境服务功能,并结合本工程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工程生产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废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及噪声对当地农作物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2.通过分析工程建设对区域土壤、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及农作物等的综合影响,评价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排放污染物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使人们在资源开发建设、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能对其进行保护和管理,使各种资源保护对人类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长期的贡献。3.进一步加强厂区生产操作管理制度,保证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供依

2、据。10.1.2评价等级依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中评价等级的确定依据,本工程属于技改项目,不新增占地,且位于华康公司现有厂区厂界范围内,因此仅做生态影响分析。10.1.3评价范围本次影响分析范围为厂址占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10.1.4评价方法1.对环境空气和地下水等生态因子的污染影响分析以定量评价为主(见报告书各专题)。2.对农作物、植物物种等变化周期长、行为点多,难以用确切数字表达的生态因子,本评价将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中工程排放废气污染物对区域内农作物及种植物的影响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通过比较工程排放污染物引起的最大轴线浓度预测结果与所处区

3、域敏感植物的受害浓度阈值的大小,以此评价工程建设对农作物的影响;对土壤、水土流失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根据当地政府部门对评价区域的环境规划及目标指标,结合本工程的工程活动,类比分析工程生产排放污染物对此类生态环境的影响。3.对工程占地引起局部水土流失、改变地表功能和村民生活质量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将进行定性分析。10.2生态现状调查10.2.1区域生态特征 1.地形地貌万荣县境内地势东高西低,是峨嵋台地的西部组成部分。东部为台状黄土高原,孤峰山与稷王山突出于高原之上,孤峰山海拔1410米,稷王山海拔1279米。西部为黄土谷地。根据山、岭、河、沟地形特征,全县可分五类地区:基岩山

4、区、低山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区、黄土高塬区和冲湖积平原区。本项目位于县城东部,属黄土高原区,地势较为平坦。2.气候特征荣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常有不同程度的伏旱。年平均气温11.9,最低-24.6,最高40.2,年平均有霜期5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75.2小时,平均日照率为51,年平均地面湿度为63,年平均降雨量511.0毫米,集中于7-9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729.4毫米。年均风速为2.5m/s,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3.土壤万荣县土壤共分褐土、草甸土两个土类,山地褐土、褐土性土、碳酸盐褐土,浅色草甸土、盐化浅化草甸土5个亚类,花岗片麻岩质山

5、地褐土、白方岩质山地褐土、石灰岩质山地褐土、耕种黄土质山地褐土等16个土属,轻壤薄层花岗片麻岩质山地褐土、土壤黄土质山地褐土、重壤中厚层耕种质山地褐土,中壤重度浸蚀黄土质褐土性土,中壤浅位中粘化层耕种黄土质碳酸盐褐土等35个土种。4.植被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已达28.45万亩:其中经济林16.1万亩,用材林3.68万亩,未绿化面积8.2万亩。全县有四旁树488.5万株,成片经济林583万株,共计1071.5万株,人均25株,宜林网64万亩,已造成55万亩,占宜林网总面积的85;黄河林带已完成造林5.56万亩,成活率86,森林覆盖率已达12.8。5.动物万荣县野生动物资源较为缺乏,以陆栖脊椎动物为主

6、,分鸟、兽、昆虫、两栖类、鱼类和爬行类,主要有山羊、刺猬、松鼠、豹子、野猪、田鼠、青蛙以及一些鸟类为主。经调查,评价区内无珍贵、稀有野生动物。6.农业生态万荣县拥有果桃、中药材、粮食等六大农业产业基地和汉薛柿饼、裴庄芦笋、万泉大葱、皇甫白水杏、南张三百瓜等30多个特色农业产区;万荣县是传统农业县,随着“北赵引黄”和“西范电灌”两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全县102万亩耕地中有80万亩实现水浇;利用20万亩黄汾滩涂资源开发浅水养殖面积3000余亩;果树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苹果35万亩,桃、梨、杏、枣、核桃、柿、葡萄等15万亩,被评为“中国苹果20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万荣县从发展质量效

7、益型农业入手,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全县5大养殖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10.2.2评价区生态现状评价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交通运输用地、工业用地等。本次技改项目位于华康公司现有厂区,没有新增占地。评价范围内未见需特殊保护的野生动物、濒危或珍惜物种及水生生物等。10.3生态影响分析工程项目一般包括施工期、生产运营期和服务期满三个阶段。工程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生态因子的影响评价在报告书各章节中已分别进行了具体论述,本章将着重于工程施工期以及生产营运期对区域内土壤、植被、农作物及土地利用等自然生态因子的影响分析,并说明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10.3.1施

8、工期生态影响分析本次技改工程的主要构筑物的施工期已基本结束,施工期的生态影响也基本消失。10.3.2运营期生态影响分析10.3.2.1对土壤的影响工程生产对土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为生产排污水及生产用水、设备冲洗水等废水无组织渗漏,二为生产性固体废物的堆积淋溶。污染物对土壤的影响主要为积存于土壤中,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破坏,出现板结。对于无组织渗漏的废水,评价要求将生产区所有裸露地面硬化并做好防渗处理。另外,对一些重点设备及输水管线等附近更要按照防渗要求搞好防渗处理。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废水的无组织渗漏对土壤的影响不大。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挑选清洗废渣、提

9、取残渣、药品废弃物、废包装材料和生活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和挑选清洗废渣定期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垃圾堆场;提取残渣和药品废弃物送万荣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站处置;废包装材料由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回收。10.3.2.2对植物和农作物的影响本工程污染排放对物种影响的途径本工程对厂区周围的植物和农作物的影响途径有以下两方面:一为生产废气通过空气附着在植物和农作物的叶片上,影响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降低产量;二为外排废水最终汇入文峪河,渗透迁移于土壤中由植物吸收,影响生长。工程气相污染物对植物和农作物的一般性影响分析根据本工程大气污染物产污环节,工程投产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有PM10、SO2、NOx,这些污染物对

10、人群健康和植被的生长具有不可逆的危害。但是由于本工程采取了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所排废气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均较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SO2的影响分析环境空气中低剂量的SO2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就会有毒害作用。植物受到SO2影响时,叶脉间将呈现大小不等的、无一定分布规律的点、块状伤斑,颜色有深有浅,以浅色为主。不同浓度下SO2对植物的危害程度详见表10.3-1。表10.3-1 不同浓度下SO2对植物的危害浓度(ppm)影 响 程 度0.3大多数植物短时间接触不受影响0.4敏感的植物有苜蓿、荞麦在7h内受害地衣、苔藓几十小时内完全枯死0.5一般植物可能发生危害,西红柿在6h内受害

11、,树木在100h以上受害0.8-1菠菜在3h内受害,树木要数十小时内受害6-7某些抗性强的植物在24h内受害20许多农作物、蔬菜发生严重急性危害,明显减产7-100植物受害十分严重并逐渐全部枯死100全部植物在短期内死亡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区域SO2浓度监测范围为0.065-0.096mg/Nm3,所监测的点位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说明SO2还未对评价区造成了污染。本工程在投入运营期间,由于削减源的部分污染源,区域环境空气中SO2的浓度将有所下降,同时,预测结果也表明,其浓度远低于作物对SO2的日均浓度限值要求。因而,本工程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的SO2不会对农作物生长构成危害。NOx的影响分析以一氧

12、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氮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形成的有毒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具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伤害植物,并能使大气能见度降低。此外,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和亚硝酸是酸雨的成分。酸雨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本工程投产后,区域环境空气中NOx的浓度将有所提高,但由于采取了一定的污染治理措施,所排废气中的NOx

13、浓度较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正常生产状况下,本工程所排放的NOx不会对农作物和植物生长产生危害。工程排水各污染物对植物和农作物的一般性影响分析本工程废水中含有COD、BOD5等污染物,外排后会对周围土壤、农作物及其它生态因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含有COD和BOD5浓度较高的污水进入农田后,在旱田氧化条件下,有机物能很快被分解掉,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在水田条件下,有机物不能被充分氧化,而且不仅消耗掉土壤中溶解氧,又使土壤中的氧化物如三价铁、硫酸根、三价锰被还原,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本工程投产后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工程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生化处理后排至万荣县荣碧污

14、水处理厂,对厂址周边的农作物影响不大。相对而言,本工程生产过程所排放的PM10、SO2、NOx、等大气污染物是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由前面环境空气预测可以看出,正常生产情况下,本工程生产所排放的PM10、SO2、NOx的最大落地浓度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值要求,因此,本工程生产排污对周围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基本不会构成影响。总体来说,本工程建设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轻。10.3.3非正常生产对生态的影响分析与正常生产相比,本工程非正常生产工况时各种污染物排放较正常状态均有增加,对周围生态的影响也相对严重,主要排放物是PM10、SO2、NOx、废水。环评要求公司加强管理,采取防范措施,对非

15、正常事故予以高度的重视,而且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把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10.4生态保护措施1.严格把关各污染环节的防治措施,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修,确保其稳定正常运行,使处理效果达到工程设计要求,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气、水、渣及噪声向环境的排放,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2.加强污水处理站周围绿化和硬化工作,保证工程建成后,除设备占地外,场区不存在裸露地坪。3.随同工程的完善建设,厂内应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以利于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10.5结论与建议项目建成后,随着运营期的不断延长,项目周边的生境会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将会增加,导致原有生态环境结构发生一定调整,污染物排放等影响均会对动、植物造成一定影响,但在积极实施生态恢复与防治的情况下,其将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具有改善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