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3.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96043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3.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鱼米之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2、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主要物产,明确这里的物产丰富,树立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江南地区的天气状况和主要农副产品的课件。学生准备:师生搜集江南地区的主要农副产品,调查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农副产品或水产品来自江南水乡教学重点: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活动过程:一、出示课题,学生质疑1、师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质疑探究师: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主

2、要问题二、小组交流,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1、课件出示一则江南地区天气预报(课本61页)和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江南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6001850毫米,雨季集中在春夏两季;日照充足,年均温14-18摄氏度,最热月均温27-28摄氏度;无霜期较长(210-270天)。2、小组交流,江南水乡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结合课本)3、汇报讨论结果。要求阐述理由,明确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天然条件。师小结:江南水乡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冬季不太冷,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江河湖泊众多,灌溉便利,经过人们的长期开发,这里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最丰富的“鱼米之乡”。三、我是小导游,了解江

3、南的农副产品1、小组内交流:你知道哪些江南水乡的农副产品及其产量、营养价值和地位?2、汇报交流。3、师出示江南农副产品的图片。4、调查汇报:自己家乡有哪些农副产品来自江南水乡。5、让学生作导游向大家介绍江南水乡。四、讨论差异,探究原因1、讨论交流北方人的主食和水乡人的主食不同的原因。(江南水乡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一年可以两种两收,因此,米饭成了水乡人民的主食。)2、除了主食的不同,你还知道北方人和水乡人生活生活方式上的哪些不同?3、讨论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提问交流,教师小结明确这些差异是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五、总结收获,课后拓展1、生说本节课的收获。2、课下收集长江三角洲经济、,农业方面的资料制作一期长江日报。师总结:“苏湖熟,天下足”是一句谚语,反映的就是江南地区物产的丰富,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从这句谚语足见农业发展对全国的重要性。江南是当之无愧的鱼米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