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96741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学习这篇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习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

2、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教学目标: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

3、感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他的有关文章。课前交流:(我用惯用的方式介绍我自己,我惯用的方式就是鞠躬,这样,你们就可以欣赏到我的发型。有人说我的发型像鸟巢;有人说我的发型像祥云。我更愿意我的发型像祥云,因为头顶祥云的人,是吉人,吉人自有天相。愿在坐的各位吉人自有天相)我们可以上课了?(可以)那好,我们上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1.谈话揭题,学生读题。(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

4、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开篇的第一个问题也正是顺应了学生当时有话要说的心理,而且,对整体把握全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二.初读课文,概揽大意(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 )的园子。(学生自主学习)(2)学生交流,老师板书。(五彩缤纷 应有尽有 快乐 自由等)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第一模块)感悟园子的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快乐,充满阳光 1.探究:为什么说这是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的园子。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5、,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生快速浏览课文,划相应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相应的词语) 2.交流 (第二模块)感悟园子的快乐,自由 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3.生快速浏览全文,在文中圈出能概括萧红所做事情的关键词。 4.交流(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瓜,追蜻蜓,捉蚂蚱,浇菜,睡觉) 5.小结:因为“我”在园子里( ),( ),(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园子。4. 细研课文,感悟“自由”(第一模块)研读“自由之事” 1.师:在这么多事情中,作者写得最具

6、体的是哪一件事?(铲地)从哪儿到哪儿写铲地?请用括号起来(512自然段)2. 课件呈现: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

7、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3师:为什么你感觉铲地写得最具体?写得最长教师点评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师生情景对话写出了人物的神态祖父的笑4.思考:所有的事情都能看出作者的童年是

8、快乐的,自由的,为什么作者单单把这件事写的最具体?5.教师小结:是呀!萧红在园子里可以瞎闹,胡闹,捣乱,甚至犯下大错,但是都没有关系。所以这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园子。(第二版块)研读“自由之景”1. 思考:除了萧红所做的这些事,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的快乐和自由之外,你还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16自然段)2. 课件呈现: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

9、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3.师:自由地读,你有什么感觉?4.比照阅读,体会写法。(呈现教师作品)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怎么开,都很美,她们仰着黄色小脸,向着和风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5. 师: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6. .教师小结。7.

10、 .思考:作者仅仅是在述说着这些景物的自由吗?8. 教师小结:只有自由的心灵才可能有自由的想象(揭示“借物喻人”的写法)此时,萧红正在述说着自己的自由,她想说课件呈现)我愿意(摘黄瓜),就( )我愿意(捉蚂蚱),就( )我愿意(),就()9.探究: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而这份快乐正是源于这份自由。那么课题为什么不是“自由的园子”呢?(是祖父的爱与宽容创造了这个自由的园子)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1.师:童年自由的时光让萧红久久难忘,于是,她就用她的笔写成了一部童年生活的回忆录,他就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出示呼兰河传的封面)2. 师:你们猜猜看,在呼兰河传里还会写什么呢?(学生猜文)3. 有一位作家

11、叫茅盾,他是这样评论者部小说的:出示显示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你们有什么疑惑?吗要解决这一疑惑,请阅读小说呼兰河传6. 直面童年,引发思考 播放歌手罗大佑童年, 呈现教师的“童年”主题的下水文 思考:你将会用怎样的方式来书写你美好的童年,让它永恒呢?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补充资料: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应有尽有 五彩缤纷 充满阳光 快乐 自由 祖父(爱 宽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