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性》.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03125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性》.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经验、情感、知识、能力。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课程具有综合性、经验性、基础性、整体性、活动性、主体性的特点。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所以

2、上好品社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致使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

3、品社课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题,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1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个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课程,与其它课程有所区别,教师在上课前,要深钻大纲,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深广度。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出知识与品德的结合点。特别要重视思想教育内容的挖拙,弄清楚通过某个教学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思想教育,并不断地将这种

4、教育内化,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做到文道结合,知行统一。这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事情。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知识,过程和方法,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时,首先是教师把整个单元的内容全部看为一个整体,紧紧围绕感恩教育这一主线,联系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我们的生活需要谁、阿姨叔叔辛苦了、说声“谢谢”三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从而使教学取得了实效。 2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

5、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如何创造一种开放、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品社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对品社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有了成功的感觉,就有了自信心,使课堂充满生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办法。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换个角度想一想时,教师首先想到,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我就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围绕“我好心帮助他,他为什么生气”进行讨

6、论和交流。原来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伤害了别人,好心办了坏事。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换个角度想一想。要把自已放到对方的角度,对方的角色去想,去思考,去感受。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一概而论,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从换个角度看同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功体验 3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 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让学生深入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如我在教小学品社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时,首先用一组组视频展示各种交通事故给学生

7、。让学生了解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以及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用血的教训教育学生。并且将学生带出学校,步入社会,去观察和了解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交通隐患和违规事例,如有人没有走人行横道,乱搭三轮车,严重超载、闯红灯等这样做虽然耗时费力,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但学生通过来自生活中的材料,变烦燥为具体形象。使学生终身难忘。提高了品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 品德与社会课程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到知和行的统一。在课程的学习中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教育好学生,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庭联系,特别是作为品社课程教学的教师,更应加强与家长的联

8、系与沟通。了解、掌握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表现情况。我在教小学三年级下册品社课程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家人的爱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知道家人对我的关心爱护,知道家人给了我哪些爱。许多学生谈到爸妈扶我学走路,生病送我上医院,伴我快乐成长等,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我还通过学生把生鸡蛋带在身上,一直保护到第二天的实践,通过学生的真情实感,深刻理解爸妈对我的养育之恩。充分激发起学生对父母、对家人的爱。不仅如此。还根据品社课思想性强的特点,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做好,许多同学自觉帮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决心搞好学习,以优异成绩感恩,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一定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让学生不断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以社会实践知识为素材,做好课堂与课外的结合。让学生有真情实感,在具体的,生动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