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17 端午的鸭蛋》研讨课教案_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09499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17 端午的鸭蛋》研讨课教案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17 端午的鸭蛋》研讨课教案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17 端午的鸭蛋》研讨课教案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阅读17 端午的鸭蛋》研讨课教案_1.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平淡中读出情味 -端午的鸭蛋赏析课 教学目标 1.深层品味故乡情结对故乡的热爱,对童年的追想,对民俗的回忆 2.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从端午风俗导入。 二、课文赏析 (一)、文章思路。 端午风俗-鸭蛋-端午的鸭蛋 (二)本课重点:如何赏析平淡而有味的语言 1、方法示例: (1)师读PPT第一段: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

2、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问:老师读对没有?应该怎么读?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句号呢?(板书:短句,口语,边说边想,聊天式,轻松闲适。) (2)指名读第三段: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以上讲5个层次: 读准确,注意三个感叹号表达的感情(趣味、人情); 副词的作用(用删减法); “曾经沧海难为水”大词小用的效果(幽默、人情、诗意); 不同于

3、口语的文言词语的使用效果(典雅、简练、文化)(用替换法); 体会文字传达的感情:乡愁(用联想法)。 2、小试牛刀 师读第四段:袁枚的随园食单 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 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 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问:这里提到了一个人袁枚,有知道他的么?(PPT)吃货必读书袁枚及随园食单 “与有荣焉”是什么意思?(“与有荣焉”是宋代以来的常语,并非成语,是“因而也感到

4、荣幸”的意思。“与”作“同”的意思。如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让作者感到荣幸的是袁枚对高邮鸭蛋的记录,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自豪感) 作者自豪的究竟是什么?学生自学,交流答案。 提示:探究高文端公何许人也(乾隆名臣),“夹取”“敬客”“盘中”“切开”等词语包含的意味。(味美至极,吃的礼仪、文化) 3、小结: 如何赏析“平淡而有味”的语言? 沉入文字里,不放过一字一词,包括标点。 仔细揣摩其意义。 用替换法、删减法、联想法体会其妙处。 (三)总结汪曾祺语言风格。(PPT) 口语色彩浓厚,平淡而有味,生动而准确,有淡淡的幽默感。 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达到了一种

5、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四)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苦瓜是瓜吗吃食的文学等散文。 他讲究语言艺术,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平淡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人生意趣。 在当代文坛,当人们热衷于“大叙事”,习惯欣赏“大事物”“大场面”“大结局”,片面追求高、大、全时,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审美情趣悄然兴起,即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汪曾祺就是这种审美情趣的杰出代表。 翻看汪曾祺文集,你会看到这样的题目:夏天的昆虫踢键子香港的高

6、楼与北京的树故乡的食物,写得都是凡人小事。其实,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爱生活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正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淡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三、自学,再回到文中去寻找平淡而有味的词句,用以上方法赏析体会,进一步体会汪曾祺散文的风格。 教学反思:端午的鸭蛋是比较能代表汪曾祺先生散文风格的一篇文章,语言平实,内容又是生活中常见的不起眼的

7、鸭蛋,学生似乎都读得懂,所以很多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都感觉棘手,不知道究竟应该教什么,而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所谓“大叙事”自有大叙事的壮美,“小叙事”的美感究竟从何而来,如何在教师自己领悟到的基础上教学生认识平淡生活的意趣,这成为我备本单元课程的一个主要问题。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的设计为从细处着手,赏析平淡语言所蕴含的意味,以及了解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体会生活中那些富有趣味、情感、诗意的瞬间,最终获得各个方面的提升。 从上课的情况看,课程进行的过程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参与的程度也比较高,思维的活跃度也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次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自己以前未曾发现的东西,体会到更多文字背后的深意,这也许是最大的收获,这收获也必将传递给我的学生,使他们更能提高对文字的敏感性,更好地欣赏到文学之美。 当然,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示范方法的过程占的时间多了一点,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尽管第二课时还有练习和交流,但没有很好地抓住当堂课产生的即时效果,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因为没有及时的运用和反馈,而流于表面,掌握的情况还不好。在以后的设计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