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放射防护.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24443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DCA放射防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PDCA放射防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PDCA放射防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PDCA放射防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PDCA放射防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DCA放射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CA放射防护.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PDCA 工作法:放射防护改进PDCA是计划 ( Plan)、实行 ( Do)、检查 ( Check)、处理( Action)四个质量控制阶段首尾相接周而复始的循环程序,是美国工程师戴明博士总结 , 用于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 也称 PDCA 循环 , 后来被直接引用到放射照片质量管理领域 。我科 2016年开始将 PDCA工作法用于放射防护改进,提高服务质量管理取得明显效果 ,为加强放射科诊疗工作的管理, 保证放射科诊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科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现将 PDCA工作法应用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1 计划阶段1. 1 分析现状 , 找出存在的问题 ( 找问题 )

2、 :(1)我们随机调查了一个时间段病人,对其进行现场采访,约 50%病人对放射线的危害一无所知,约 90%的病人对放射防护知识表示不了解。( 2)发射科工作人员虽然对放射线的危害及放射防护有所了解,但未深入掌握。( 3)因病人数量较多,技术员未对每位病人进行必要的放射防护。 (4) 照射野太大 .(5)拍错部位、搞错病人等,导致病人进行二次不必要曝光。(6)X机、 CT机未定时校准。( 7)X线告示牌较少。( 8)防护用具缺少,管理不规范。(9) 重复检查。.。1。1. 2 找出主要问题 , 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找主要问题 ) 根据巴雷特 ( Pareto)原理 : /关键的少数 ,次要的多

3、数 ,每次循环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大的起关键作用的少数一两个问题 , 。1. 3 寻找服务缺陷的原因 ( 找原因 ) 针对上述重点问题 , 发动全科医生寻找可能造成上上述各种原因 , 加于归类整理, 然后画出因果图 ( 也称鱼刺图 ) , 如附图 1 所示 , 通过因果图 , 可以明了的知道造成 X线防护的不足,给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用排除法确定造成问题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图 ( 一)2 计划对策针对造成问题原因的因素和环节,我们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改进。2. 1 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

4、期组。2。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2. 2人员培训制度定期组织辐射工作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相关文件。按期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有关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使大家提供放射防护知识及意识2.3台帐制度管理1.科室对铅衣、铅橡皮等防护用具进行登记,分别放置于各检查室固定位置。2.白班、夜班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门、窗及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进行交接班。3.如果发现辐射防护门、窗及防护用具有使用异常或损坏情况,应立即报告科室射线防护小组,并进行记录,然后

5、报修。2.4检测方案1.成立科室射线防护小组负责射线装置的检测工作。 2. 定期请专业部门进行射线装置实验室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照射量率无固定人员者不大于10R/h,有固定人员停留者不大于2R/h,保证射线装置辐射安全。3.工作人员照射剂量每季度监测一次,剂量限值:有效剂量为20mSv/年,连续 3个月内一次或多次接受的总剂量当量不能超过年剂量限值的一半2. 5 放射科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戴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 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2.6 登记及告知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 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

6、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5周至 15周的育。3。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2.7岗位职责1.机房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负有对机器使用、保管、清洁维护之责任。 凡参与使用的其他人员同样负有责任。2. 机房内保持清洁整齐、严禁会客。非本科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器。进修实习人员经考核证明其已了解机器操作规程后方可参与操作。严格遵守投照技术操作规程,使用中要密切注意仪表指示和机械功能状态,遇有异常是立即停机并报告机修人员。使用者应参与检修, 只有在机修

7、人员认可已恢复正常时才能投入使用。3. 对病员接诊应热情、耐心、及时、尽量缩短候诊时间,摆位准确、标准。注意对病人的必要防护,对危重病人或行动不便者应及时检查并观片后才可嘱患者离开,以避免因重拍而致病人往返不便。4. 投照前应仔细审阅申请单,核对姓名、 X线号、投影部位和位置,曝光前特别注意左、右号是否正确。技术条件选定、胶片规格使用等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3 计划实施3.1.科室购买中华人民共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书籍资料,发给科室所有人员学习。并成立科室射线防护小组3.2向医院申请购买必要铅衣、铅橡皮等防护用具,并进行登记,分别放置于各检查室固定位置,由专人

8、负责保管与保洁。白班、夜班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门、 窗及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进行交接班。如果。4。发现辐射防护门、 窗及防护用具有使用异常或损坏情况,立即报告科室射线防护小组,并进行记录,然后报修3.3 与设备科沟通,定期请专业部门进行射线装置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现已进行多次检测, 均在正常范围,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戴个人计量仪,定期健康检查。3.4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对放射科的各个通道、门进行了改装,新安装了门机联锁、警示灯、警示牌、受照病人与工作人员隔离通话设备,悬挂和张贴了警示语。3.5 技术员每天上班开机后都对机器进行校准, 投照前应仔细审阅申请单,核对姓

9、名、病历号、 X线号、投影部位和位置,避免做错,导致二次曝光,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3.6 对一些可以合并检查的项目积极与临床沟通, 尽量做到 多个检查一次扫描 ,从而使病人少受 X线照射。3.7 向病人宣传放射防护知识, 及X线的危害,使其对 X线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更好的保护自己。4 检查效果按上述计划对策实施一段时间 , 针对性地将问题予以改善 , 虽然经过一次 PDCA循环后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X 线的防护在科内引起广泛重视,医护人员对病人及自己的放射防护不遗余力,但因病人对X

10、线知识的欠缺,仍有部分病人无法理解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必要防护的做。5。法。5 处理此阶段是对做完的工作进行总结,把成功方法及经验标准化制度化 ,体现在各种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中,把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 ,以防以后重犯 ,将存在的问题留到下一循环去解决。6 小结6. 1 PDCA 工作法原用于工业质量管理 , 经过我们应用证明 ,PDCA也是应用放射防护,效果令人满意。6. 2 PDCA 四阶段一个也不能少 , 顺序不能搞乱和颠倒 , 否则 ,问题解决不了 ,完美目标目标达不到。图2图26. 3 问题比较重时可以一次循环解决一个问题 , 完成一次 PDCA循环只是完成一件工作,未解决的问题要留到

11、下一计划中去, 这样一个循环接一个循环 , 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 每循环一次 , 质控工作就提高一步 , 服务质量随之提高 ( 图3) 。6。图 36. 4 以人为本 , 强调全员参与 , 强化质量意识 , 是成功与否的关键。6. 5 各种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7 总结与展望我科的辐射防护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院要进一步在防护、监测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强化监测、防护、安全意识,每年进行放射防护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人民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同时加大对太仓人民的 X线防护与应用知识的宣传, 让人们了解 X线,认识 X 线,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为医院和人民服务。7。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