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34746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現代社會中的自我與他人林端(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linduanntu.edu.tw2005/06/10 講於中興大學我們今天的題目,是要討論現代社會中的自我與他人的關係,身為一個社會學家,在這裡希望用社會學所強調的關係主義(relationalism),來看現代社會中的自我與他人的關係。而這種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也可以在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道德人倫意義的關係主義找到一些共同的根源。這正呼應著我們當前重要的課題: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我們討論的現代社會的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涉及到傳統思想中的關係主義與現代社會學的關係主義這兩個不同的面向。一、 社會學的方法論的關係主義首先,我們要從社會學的方法論的關係

2、主義(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的立場出發,來作為我們分析本文的理論基礎。社會學家強調由社會行動、社會互動、社會關係到大型的社會制度結構與社會秩序,所有這些不同層次的社會事實,都發生在一定的時空脈絡與社會環境之中。換句話說,社會事實不是向壁虛構的,它發生在一定的脈絡與關係之中,依此類推,社會中的一個人也不是孤獨的原子,他是社會脈絡與社會關係中的存在,究竟他是誰,他具有什麼樣的身份與地位,必須放在他與別人的關係中來加以看待,必須看別人如何對待他而定(以人為鏡)。因此,自我與他人,自我(ego)是與他我(alter ego)是同時存在的,沒有他我就沒有自我,反之亦然

3、。人與他人相互依賴而共同生活,共同相處在一個共有的脈絡之下,俗語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指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社會行動必然指涉著他人,社會行動與社會關係必然牽涉到相互指涉的人們,社會制度結構與社會秩序,也必然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倚賴的脈絡中形成。由此來看,任何社會分類也都是關係脈絡中的分類,我預設了你跟他的同時存在,一個社會角色關係著另外一個社會角色(父/子、夫/妻、師/生等等),一個社會階級相對於另一個或多個社會階級(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依此類推。社會學家強調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是一個社會性的存在(social being),人在社會脈絡中成長才成為人,因此人是社會人,一旦把人擺在狼的社會中成長

4、就會長成狼童,如印度社會曾經發現的例子。因此,社會學的人性論預設著人是一個社會性的存在,人在社會關係脈絡中彼此相互指涉,彼此相互證成、相互倚賴,由此產生的大型社會制度結構也是一樣,也處在相互倚賴的脈絡之下,這種方法論的關係主義,是德國當代社會學家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1899-1990)以及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1),從不同的理論立場都凸顯了這種方法論的關係主義的重要性 參見Elias, Norbert 1976: ber den Proze der Zivilisation, Bd. I und II (Frankfurt/M

5、.:Suhrkamp );Elias, Norbert 1991:Was ist Soziologie?(Weinheim: Juventa); Bourdieu, Pierre/Wacquant, Loic 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Oxford: Polity). 。在一個特定具體的時空脈絡之下,自我與他人,自我與他我都是在這樣的具體脈絡下,隨著彼此之間的日漸增強的互動,而形成一種新的相互倚賴的結構。這種相互倚賴的結構一旦日漸犬牙交錯,有可能會形成一種交互影響、彼此牽制的一種客觀結構,只要發展得宜,就不太容易發展成玉石俱焚、你死我活

6、、二元對立式的零合遊戲。伊里亞斯在上下兩冊的文明化的過程裡,分析西方由中世紀到近代國家的形成,權力結構演變的過程,特別強調權力結構逐漸形成相互牽制、相互倚賴的共生結構時,此時支配者/被支配者之間,或兩個權力結構之間,已形成一個相互影響、相互倚賴(Interdependenz)的結構,這種結構一旦穩定化之後有可能會壓抑冒進與衝動,使暴力逐漸受到控制,由他人控制(Fremdkontrolle)演變到自我控制(Selbstkontrolle),任何人置身在這樣新的權力結構之下,他用一個術語叫做形態(Figuration)來加以形容之,處在一個形態之下,人們比較不容易鋌而走險、暴虎馮河、從事極端你死我

7、活的零合遊戲。因為社會不斷功能分殊化,所有個人、所有社會團體、所有階級與族群彼此相互倚賴、相互競爭,他們既是潛在的朋友、結盟者或伙伴,也是潛在的對手、競爭者或敵人,但權力卻逐漸分散到他們彼此中間,使他們不太可能有決定性的妥協,也不可能有決定性的衝突,一定程度來說文明的發展並不一定就是所謂完全理性的計畫,但是在相互倚賴的結構之下,卻逐漸可看出在文明化的過程,有可能導致大家避免過度激烈的零合遊戲,而找尋一個彼此共生共存的文明手段。布迪厄從另外一個理論的傳統,強調方法論上的關係主義,他反對方法論上的一元論與二元論,反對結構/行動的對立,反對宏觀/微觀的二元劃分。布迪厄凸顯了關係主義的重要性,個人/社

8、會之間不是二元對立的,個人主義/結構主義之間也不應該是二元對立的,微觀社會學/宏觀社會學也不應該是二選一的。他繼承了馬克思的主張:社會並不只是由個人所組成,它還體現著個人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各種連結和關係的總和,所以布迪厄有兩個相當關鍵的概念,一個叫做慣習(habitus)另一個是場域(field):它們都是一種關係的脈絡,一個場域是由附著在某種權力或資本形式的各種位置之間的一系列客觀歷史關係所組成;相對來說,慣習則由累積沈澱在個人身體內,一系列歷史的關係所構成,其形式是知覺、評判和行動的各種身心圖式。因此,對布迪厄來說,一個分殊化了的社會並不是一個由各種系統功能、一套共享的文化、縱橫交錯的衝突或

9、一個君臨天下的權威整合在一起的總體,相反的,是由各個相對自主的遊戲領域的聚合,這種聚合不可能被壓制在一個普遍的社會總體邏輯之下,不管這種邏輯是資本主義的、現代性的還是後現代的,這跟韋伯所強調的生活秩序(Lebensordnungen)很類似,當代的社會生活在資本主義將自身分割為經濟、政治、審美、知識等不同的生活秩序,每一個場域都規定各自特有的價值觀,擁有各自獨特的調控原則。而這些原則界定了一個社會建構的空間,在這樣的空間裡,行動者依據他們在空間裡所佔據的位置來進行爭奪,以求改變或維持空間的範圍或形式。因此場域有兩個特徵,它很像磁場,是某種被賦予了特定引力的關係類型,而這種引力被強加再加入此場域

10、的客體和行動者身上。但場域同時也是各衝突和競爭的空間,包含著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相對於此,慣習也是一種結構形塑的機制,慣習是生存策略的原則,這種原則能使行動者應付各種未必預見的變動不居的情境,它是通過體現於身體而實現的集體的個人化,或是經由社會化過程而獲得的的集體化(生物人社會人),它是理性的運作者,但也是超越個人的實踐理性的運作者。因此慣習和場域這兩個概念都是關係性的,只有在彼此的關係脈絡之中,它們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場域不是一個空洞的場所或僵死的結構,而是一個遊戲的空間,而此遊戲的空間要有參與遊戲的遊戲者,積極投入與參與才得以完備。所以布迪厄也強調人的實踐感的模糊邏輯。摸著石頭過河,慣習具有

11、一定的模糊性,它是自發生成的,與變動不居的各種情境即時遭遇得以確定自身,並遵循一種實踐的邏輯。但是布迪厄強調他這種實踐邏輯,並不是理性選擇派(rational choice theory)那種功利主義的行動原則,行動者未必如此精打細算,只是為利益而發動自己的意向與自覺。與理性選擇派不同,後者只看重社會經濟物質的實際利益,既是功利主義者的化約又是意向論的化約,其實利益的觀念也是具有歷史可變性的,布迪厄將之理解為將既定社會遊戲的社會建構起來的關注與參與的需求,所以他的實踐體系既不是意向論的也不是功利主義的,因為人們未必是時刻為利益而發動行動的,其實促使人們去行動的常常是一種無所用心的狀態,他所真正

12、要強調的是,如果沒有利益,或者說得更清楚地,沒有對某種遊戲、賽局、幻象、承諾等等的投入,也就沒有真正的行動。二、 儒家的道德人倫意義的關係主義接著下來,我們則希望透過儒家學說所建構出來的道德人倫意義的關係主義來作進一步的分析 有關筆者這方面的研究,參見Duan Lin, konfuzianische Ethik und Legitimation der Herrschaft im alten ChinaEine Auseinandersetzung mit der vergleichenden Soziologie Max Webers (Berlin: Duncker & Humblot,

13、1997);有關此書的書評主要參看Josef Langer (Soziologische Revue 21, 1998), 219-222; Helwig Schmidt-Glintzer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6/2, 1999), 471-473; Torsten Budde (Archiv fr Rechts- und Sozialphilosophie, 86/1, 2000), 148-150等。中文有關儒家倫理的角色理論的部份,參見林端,覺之教育與儒家倫理的角色理論,華梵大學覺之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2000年10月28日),頁266-2

14、82;亦參見林端,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儒家學說所提倡的其實是一種人生哲學、做人做事的態度,因此,特別強調其倫理層面。以儒家倫理的層面來看,裡面也蘊含著相當強烈的方法論的關係主義的主張,我們從孔子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有孟子的五倫思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些主張都蘊含著儒家所重視的個人不是近代西方意義的個人主義的個人,而是社會倫常關係中的個人,是脈絡中的個人,不是孤伶伶的個人,也不是完全遺世獨立的個人。換句話說,儒家倫理所體現出來的個人,非常重視社會關係脈絡下的具體影響,

15、是一個社會性的存在。對於先秦儒家來說,人具有足夠的能力以建構社會群體(群),還有分配社會角色的能力(分),荀子強調群與分是很重要的能力,對荀子來說,雖然人性本惡,但相對於動物來說,雖然人有群與分的能力以壓制自己的性惡本性以社會性來活動。因此,社會學有角色理論,儒家學說也有角色理論,能建構角色是自我確立的手段之一,跟荀子所強調的透過群與分的能力使人們學習文明化以及群體化的可能性,創造社會規範加以貫徹以自我確立。荀子進一步強調人這兩種能力,群與分的能力是透過一個體系完整的規範系統(禮)來加以規則化與具體化的。無論孔孟荀都是想要追求撥亂世而反之正的社會政治秩序的重建,阻止人際關係不必要的衝突,儒家思

16、想建構了一個很重要的三角習題:首先,儒家承認人是有社會區別的,儒家承認它但又希望在這個區別上建立和諧的秩序;其次,儒家強調下列三方面的社會發展,是無可避免而必要的:社會分殊化、社會分工與道德上的區別;最後,儒家雖然強調這三方面社會會有分殊化的發展,但是在這樣子的基礎上卻還是有可能建構和諧的社會秩序。因此,跟前面的伊里亞斯與布迪厄方法論的關係主義最大的不同在於,儒家思想具有很強烈的道德色彩,它不只是一套學說,它更是一個具體的人生哲學、具體的倫理實踐的手段,所以儘管儒家強調社會關係脈絡中的個人,也是一種方法論的關係主義,但它卻具有強烈的道德倫理色彩,形成了道德人倫意義的關係主義。這一點與前述兩位西

17、方學者的立場具有強烈的差異,但是儘管如此,道德化的關係論、倫理化的人生哲學,正式提供了君子儒與小人儒,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首尾一貫的倫理觀。在這種情形下,上至天子下至庶人,上至大傳統下至小傳統,都在這種重視群體和諧、重視自然關係的倫理脈絡的情形之下,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懂得掌握中國人的人情世故,就可以掌握到儒家倫理以五倫為基礎的人倫關係,以建構穩定的社會。在五倫的基礎上,儒家建構了其有貴賤、尊卑、長幼、親殊,各自擁有位份的理想社會,修齊治平,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希望納入同樣的關係原則之下,這不只是個人倫理,而且是家族倫理式的社會倫理。在

18、過去的文章裡我稱之為脈絡化的普遍主義(kontextualisierter Universalismus),這種脈絡化的普遍主義,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其實是中國人克服自我/他人、普遍主義/特殊主義、全球化/在地化、非此即彼、絕對互斥思維模式的基礎。三、 由社會學與儒家的關係主義看現代社會的自我與他人從前面不管是儒家的關係主義,或者是社會學的關係主義來看,儘管我們進入一個現代的或後現代的、麥當勞化的、數位化的、虛擬化的社會,但是,人之所以為人,每個自我與他人,自我與他我,仍然是相互指涉、相互影響與相互倚賴的。我們千萬不能在網路上,數位媒體的虛擬的世界裡,迷失了自己,過度以虛擬的自我取代真實的自我

19、,以虛擬的人際關係來取代真實的人際關係。畢竟,人要避免馬克思所謂的自我異化,自我疏離,自我與他我的關係的斷裂,我們還是要認清自己在真實社會中的、真實社會關係中的自我。無論是家庭中、學校裡或者社團以及社會中的自我,一圈一圈推出去,每一圈中的社會關係中的自我,才是真實的自我。而這自我,始終是與他人與他我,保持一個密切的相互倚賴的關係。在這種意義之下,現代社會中的自我與他人,無論你多麼強調個人主義多麼強調數位世界中的虛擬關係,都是無法改變自我與他人始終是共生而共存,始終是相互倚賴的。這些話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實際上卻是歷久而彌新的。無論從傳統思想來看是如此,從現代與後現代的社會學理論來看,都是如

20、此。所以,我們還是要提供給各位同學作認真的參考,因為只有上軌道的人際關係,才能協助我們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真正基礎,而不會受到憂鬱症以及各種社會風險與社會危機的威脅。所以這並不是老生常談,而是對大家在校園或者以後出社會工作,都相當重要的安身立命的基礎:現代社會中的自我與他人是相互倚賴、共生共榮的。 蒈袀羁荿蒇蕿膆芅蒆蚂罿膁蒅螄膄肇蒄袆羇莆薃薆螀节薂蚈羅膈薂袁螈膄薁薀肄肀薀蚃袇莈蕿螅肂芄薈袇袅膀薇薇肀肆蚆虿袃莅蚆螁聿芁蚅羄袁芇蚄蚃膇膃芀螆羀聿芀袈膅莈艿薈羈芄芈蚀膄膀莇螂羆肆莆袅蝿莄莅薄羅莀莄螇螇芆莄衿肃膂莃蕿袆肈莂蚁肁莇莁螃袄芃蒀袅聿腿葿薅袂肅蒈蚇肈肁蒈袀羁荿蒇蕿膆芅蒆蚂罿膁蒅螄膄肇蒄袆羇莆薃薆螀节薂蚈羅膈薂袁螈膄薁薀肄肀薀蚃袇莈蕿螅肂芄薈袇袅膀薇薇肀肆蚆虿袃莅蚆螁聿芁蚅羄袁芇蚄蚃膇膃芀螆羀聿芀袈膅莈艿薈羈芄芈蚀膄膀莇螂羆肆莆袅蝿莄莅薄羅莀莄螇螇芆莄衿肃膂莃蕿袆肈莂蚁肁莇莁螃袄芃蒀袅聿腿葿薅袂肅蒈蚇肈肁蒈袀羁荿蒇蕿膆芅蒆蚂罿膁蒅螄膄肇蒄袆羇莆薃薆螀节薂蚈羅膈薂袁螈膄薁薀肄肀薀蚃袇莈蕿螅肂芄薈袇袅膀薇薇肀肆蚆虿袃莅蚆螁聿芁蚅羄袁芇蚄蚃膇膃芀螆羀聿芀袈膅莈艿薈羈芄芈蚀膄膀莇螂羆肆莆袅蝿莄莅薄羅莀莄螇螇芆莄衿肃膂莃蕿袆肈莂蚁肁莇莁螃袄芃蒀袅聿腿葿薅袂肅蒈蚇肈肁蒈袀羁荿蒇蕿膆芅蒆蚂罿膁蒅螄膄肇蒄袆羇莆薃薆螀节薂蚈羅膈薂袁螈膄薁薀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