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40676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性的理解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能够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水平,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儿童心霏的钥匙。在教学中,要使学习的知识为学生接受,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使用于教学,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设置悬念,联系实际,揭示矛盾,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

2、学生乐学善学。二、融洽的师生关系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成功,学生学得愉快,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是符号数字推理与运算的结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达到变“要我学”、“我要学”为“我爱学”的乐学境界。让学生喜欢数学,平时注意一言一行都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不要走进教室不是扳着脸孔,而是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感到老师不是来训斥我们,而是给我们传授知识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以谈话的方式实行教学,充分发挥民主,创造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多说、多动手、多表扬、少批评,设计有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每一们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

3、与到课堂教学中。练习时遇到疑难问题时与学生展开讨论,为他们解难,使他们感到我们是同老师共同解决问题。对待学困生,不讽刺,不挖苦,和他们一起找根源耐心辅导。这样增进了我和学生间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兴趣常常是伴着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产生和发展的。 三、利用学具操作,媒体教学,反馈信息,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学具操作,创设参与条件,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由好带差,互相鼓励、互相促动,是贯彻落实主体教学的重要措施。这样,让学生边操作,边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抽象的概念,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与此同时,给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条件和机会。 四、

4、精心设疑质疑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因为对某些现象觉得奇怪,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可能将学生的思维状态进入到“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有意识地设障立疑,使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教学应多样化,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小学教材内容,课堂教学不能采取单一形式,否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采取多种教法,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如:采取直观式、竞赛式、讨论式等,

5、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直观式: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具,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动脑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形成表象。把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诱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水平。 2、游戏式: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适当安排游戏。如:“夺红旗”“对口令”等游戏,让学生活动,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乐不知倦,在轻轻松松中学到了知识。 3、竞赛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展开竞赛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因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心,竞赛对学习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还有讨论式,故事或实地实物演算式等很多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使用于教学,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来说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提升教学效果,减轻教师的负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可喜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