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46691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课后第3 题 10 个词语,体会“无论总是”“只要就”两组关联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并会用造句。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感受樟树顽强的生命力和香气永存、能驱虫的可贵之处,领会它的象征意义,了解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体会作者和游客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4. 感悟第 5 自然段对比手法的作用, 体会文章以树喻人、 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复品读4、 5 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樟树顽强的生命力和香气永存能驱虫的可贵之处,领会它

2、的象征意义,体会文章以树喻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文章以树喻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识记了生字词。上课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1)指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宋庆龄故居有两棵樟树,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具有能驱虫的永久香气,宋庆龄喜欢这两棵樟树不愿意搬家,来瞻仰宋庆龄故居的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作为永久的纪念。(二) 精读感悟,感受樟树特点,领会象征意义,理解宋庆龄

3、和游客们喜欢樟树的原因1. 提炼问题,明确目标( 1)对这两棵樟树, 宋庆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种感情表现在当周恩来总理劝她搬家的时候,她不肯,说: “我 舍不得 这两棵树。”对这两棵樟树,游客们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 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 留个影 ,作为 永久的纪念 。( 2)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4、 5 自然段)2. 潜心会文,自主学习( 1)明确要求:默读4-5 自然段,思考: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它们?游客们。1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又为什么要在树前留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呢?标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4、,简要写下自己的感受,小组交流后派代表汇报。汇报展示,点拨提升小组推荐代表在班内交流阅读收获,教师相机指导,点拨提升认识3. 感受樟树特点,理解宋庆龄和游客喜欢樟树的表层原因(1) 顽强、旺盛的生命力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 粗壮 ,而且伸向 四面八方 ,伸得 远远 的。 稠密的树叶 绿得发亮 。樟树 四季常青,无论 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 总是那么 蓬蓬勃勃 。这是一棵怎样的樟树?(指2 生)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谁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樟树吗?(“蓬蓬勃勃” 什么意思?指生读词语,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根深叶茂)把这个词带回课文中,谁再来读读这繁荣旺盛的

5、樟树!评价:这真是生命力旺盛的樟树!稠密是什么意思?绿得发亮?枝干粗壮,树叶茂密, 你想到了哪个词?长得好才能发亮,这是生命的光泽! 作者为了表现樟树的生命力,还用了一个准确的关联词语。谁找到了?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 那么蓬蓬勃勃 。谁还能用上这个句式具体说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气候樟树表现?樟树 四季常青 ,无论(),它们 总是()。C 小结:一年四季,樟树要经历多少风雨呀?“无论总是”这一组关联词语强调了不论在任何条件下,樟树总是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活力。你能读好这个关联词语吗?读出最后一句中樟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D 谁能用“无论总是”造一个句子。引读,回归问题

6、:樟树是那样蓬蓬勃勃充满生机,它的的生命力不仅旺盛而且无比顽强!难怪,当周恩来同志请宋庆龄换所大房子的时候,宋庆龄摇摇头说(出示,生接)“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难怪,(出示,生接)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 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作为 永久的纪念 。这样顽强、旺盛的樟树你喜欢吗?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樟树的喜爱之情!抓住关键词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样抓住这些关键词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你愿意试试吗?粗壮稠密四季常青“无论总是”(2) 香气永存、能驱虫而樟树 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

7、2。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欢迎下载仍然不变。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在这里。精品文档 你还找到了樟树的哪些地方令人喜欢留恋?樟树的香气能“永久保持”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么表现的?这里也有一个关联词语。“即使当 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即使当 它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很多树也有木头的香气,但是当它们枝枯叶落的时候,香气就会逐渐消失,当它们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香气就荡然无存;而樟树?谁来读好关联词,读好这句话!是的,这就是永久保持!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这木质存在一年,虫类就;这木质存在十年,虫类就小结:“只要就” 告诉我们, 只要具备了 “木质

8、存在” 这一个条件, 就一定会有能驱虫这个结果。感情朗读这个句子,读出樟树的香气永存、能驱虫的可贵之处。用“只要就”造一个句子。小结:关联词在连接句子和表达情感上作用真不小,我们要在自己的习作上学习使用关联词语,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引读,回归问题:樟树不但蓬蓬勃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还具有香气永存、能驱虫的可贵品质。难怪,当周恩来同志请宋庆龄换所大房子的时候,宋庆龄摇摇头说(出示,生接) “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难怪,(出示,生接)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 在这两棵樟树前 留个影 ,作为 永久的纪念 。( 3)探究“对比“写法的作用,朗读体悟。在第五自然段中,为了突出

9、樟树香气永存、能驱虫的特点,作者还写了什么别的树木的什么特点?(容易招虫,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交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用别的树木和樟树进行对比,更突出了樟树香气永存能驱虫的特点。男女生朗读,进一步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5)指导背诵,积累语言1. 指导方法,明确要求:同学们已经运用抓住关联词的方法背诵了第4 自然段,谁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第 5 自然段背下来。出示提示:容易招虫。三四种。养儿育女,繁衍后代,本身永久保持。即。3 欢迎下载使当,当,仍然不变。只要就。可贵之处精品文档2. 练习背诵;3. 学生尝试展示背诵。2. 了解宋庆龄的崇高人格风范,体会宋庆龄和游客喜欢樟

10、树的深层原因。过渡:通过探究,我们初步发现了宋庆龄和游客们喜欢樟树的原因,那么宋庆龄和游客喜欢樟树,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呢?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宋庆龄,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你会有更多发现!( 1)揭示“树人”的相似处,体会宋庆龄喜欢樟树的深层原因以树自勉出示宋庆龄的资料,学生静静地默读思考。通过阅读宋庆龄奶奶的资料,你们有什么发现?宋庆龄是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革命先驱。无论在战争时代还是和平时期,她总是保持着顽强、旺盛的革命热情。面对黑暗势力,她一身正气,敢于斗争,让敌人畏惧。她曾经说过: “我将踏着革命者的足迹继续前进,我在这条道路上

11、决不回头,决不向强大的反动势力低头。”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她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交流要点:樟树总是蓬蓬勃勃,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宋庆龄总是保持着顽强、旺盛的革命热情;樟树一身香气,可以驱虫,宋庆龄一身正气,敢于斗争,让敌人畏惧;樟树香气永存,宋庆龄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她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小练笔:读了宋庆龄的故事, 你能用上 “无论总是” “只要就” “即使仍然”写几句话赞美宋庆龄吗?总结提升:宋庆龄喜欢这两棵樟树,因为她就是具有樟树精神的人。她是用樟树的精神勉励自己:做一个永远保持革命热情、一身正气、敢于斗争,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人。( 2

12、)发掘“人树”的契合点,体会游客喜欢樟树的深层原因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纪念。此刻,你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看到这两棵樟树,他们就仿佛看到了宋庆龄,想到了她顽强、旺盛的革命热情和一身正气、敢于斗争的精神,想到了她无私奉献的伟大一生。)小结: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 “ 借物喻人、以物衬人 ” (板书:借物喻人、以物衬人)你还能举出借物

13、喻人的例子吗?比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可以用来比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4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墙角数枝梅,林寒独自开的梅花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看到樟树,就像目睹了宋庆龄的风采。宋庆龄已经离开我们30 多年了,但是,她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让我们怀着崇敬和怀念的心情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五)作业套餐,拓展延伸(从以下作业中任选一项完成)1. 进一步搜集宋庆龄奶奶的故事,加深对宋庆龄的了解。2. 查阅樟树的有关资料,搞清楚樟树香气能够拒虫的科学道理。3. 学习本文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方法,描写一种“物”,借助“物”来表现“人”。七、板书设计:22 宋庆龄 故居的 樟树革命热情蓬蓬勃勃一身正气香气永存敢于斗争驱虫借物喻人。5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6 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