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关注科学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研讨课教案_24.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49043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关注科学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研讨课教案_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关注科学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研讨课教案_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关注科学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研讨课教案_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关注科学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研讨课教案_2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关注科学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研讨课教案_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关注科学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研讨课教案_24.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单元及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五单元第二课,属于“关注科学”单元。这个单元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有三课四篇文章都是阐述求知欲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2、教学设想与教学目标 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富于思辨色彩。教学本文,

2、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明确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第三,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品味文中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最后,激发创造的火花,展开创造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和口语交际的相关要求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2)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3)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方法。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议论文,而议论文又是七年级的学习重点,所以我认为本课的

3、教学重点是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并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二、说学情及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差;由于家庭以及学生自身不爱学习,无条件查阅除课本、教辅以外更多的资料,致使知识面较窄,思维较为狭隘;而议论文学习又比较枯燥,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在教授本课时,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法,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灵动,还课堂以活力,尽量使议论文教学多一些生机,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

4、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教学中创设研究情景,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三、说教法 在这堂课中,我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地位。我帮助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引导他们选择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本课的教学我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是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中心论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论述的核心;第二课时的

5、教学要点是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运用事实论证的好处;品味文中的设问句,了解、掌握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并学会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法 联想、想象法 合作探究法四、说教学程序情景导入首先观看三张图片和一组算式,让学生思考 (一)明确学习目标1、 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2、 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3、 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快速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找出其中的生字词,并结合注释理解字词意思。汲取( ) 推敲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一事无成(三)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

6、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四)议论方式议论有两种基本方式,即立论和驳论。立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从正面证明自己提出来的论点。驳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反驳某一错误的论点或相关的论据、论证。(五)议论文结构一、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2、 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1)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2)寻

7、找或提炼论点的方法:看题目 看开头看结尾 看中间自己总结2、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1)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2) 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3、 论证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类比论证: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六)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结合学会聆听分析文章。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趣味引入,提出问题 层层深入,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