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51076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一、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 )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 )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 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难点: 能

2、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三、教法与学法分析1 、教法:遵循观察、探究、发现、总结式的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 行探索,获取知识。由于内容较繁琐,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2 、学法: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随机抽样有哪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2.随机抽样是收集数据的方法,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估计总体的基本特征,即用样本估计总体,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3.高二某班有50 名学生,在数学必修结业考试后随机抽取10 名,其考试成绩如

3、下:82 , 75 , 61 , 93 , 62 , 55 , 70 , 68 , 85 , 78.如果要求我们根据上述抽样数据,估计该班对数学模块的总体学习水平,就需要有相应的数学方法作为理论指导,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二)新课讲解知识探究(一) :频率分布表【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 a 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 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通过抽样调查,获得100位居民 2007年的月均用水量如下表(单位:t ):3.12.52.0

4、2.01.51.01.61.81.91.63.42.62.22.21.51.20.20.40.30.43.22.72.32.11.61.23.71.50.53.83.32.82.32.21.71.33.61.70.64.13.22.92.42.31.81.43.51.90.84.33.02.92.42.41.91.31.41.80.72.02.52.82.32.31.81.31.31.60.92.32.62.72.42.11.71.41.21.50.52.42.52.62.32.11.61.01.01.70.82.42.82.52.22.01.51.01.21.80.62.2思考 1 :上述

5、100 个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什么?由此说明样本数据的变化范围.是什么?0.2 4.3思考 2 :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如果将上述100 个数据按组距为0.5进行分组,那么这些数据共分为多少组?( 4.3-0.2 )0.5=8.2思考 3 :以组距为0.5 进行分组,上述100 个数据共分为9 组,各组数据的取值范围可以如何设定?0 ,0.5 ), 0.5 , 1 ), 1 , 1.5 ), 4 , 4.5.思考 4 :如何统计上述100 个数据在各组中的频数?如何计算样本数据在各组中的频率?你能将这些数据用表格反映出来吗?分 组频数累计频数频率0 , 0.5 )40

6、.040.5 , 1 )80.081 , 1.5 )正 正 正150.151.5 , 2 )正 正 正 正220.222 , 2.5 )正 正 正 正 正250.252.5 , 3 )正 正140.143 , 3.5 )正 一60.063.5 , 4 )40.044 , 4.520.02合计1001.00思考 5 :上表称为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由此可以推测该市全体居民月均用水量分布的大.致情况,给市政府确定居民月用水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这里体现了一种什么统计思想?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思考 6 :如果市政府希望85% 左右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标准,根据上述频率分布表,你对制定居民

7、月用水量标准(即a 的取值)有何建议?88% 的居民月用水量在3t 以下,可建议取a=3思考 7 :在实际中, 取 a=3t一定能保证85% 以上的居民用水不超标吗?哪些环节可能会导致结论出现偏差?分组时,组距的大小可能会导致结论出现偏差,实践中,对统计结论是需要进行评价的.思考 8 :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组,其组数是由哪些因素确定的?思考 9 :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组,组距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组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数据分组的组数与样本容量有关,一般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 .按统计原理,若样本的容量为 n ,分组数一般在( 1+3.3lg n )附近选取 .当样本容量不

8、超过 100 时,按照数据的多少, 常分成 5 12 组 .若以 0.1 或 1.5 为组距对上述 100 个样本数据分组合适吗?思考 10 :一般地,列出一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可以分哪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求极差 .(极差 = 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第二步,决定组距与组数 .(设 k= 极差组距,若 k 为整数,则组数 =k ,否则,组数 =k+1 )第三步,确定分点,将数据分组 .第四步,统计频数,计算频率,制成表格.(频数 = 样本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个数,频率 = 频数样本容量)知识探究(二) :频率分布直方图.思考 1 :为了直观反映样本数据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将上述频率

9、分布表中的有关信息用下面的图形表示:频率组距宽度:组距0.5频率高度:0.4组距0.30.20.100.511.522.533.544.5月均用水量 /t上图称为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横轴表示月均用水量,纵轴表示频率/ 组距 .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和高度在数量上有何特点?思考 2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什么?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多少?各小长方形的面积= 频率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1思考 3 :频率分布直方图非常直观地表明了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使我们能够看到频率分布表中看不太清楚的数据模式,但原始数据不能在图中表示出来.你能根据上述频率分布直方图指出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一些

10、数据特点吗?(1) 居民月均用水量的分布是“山峰”状的,而且是“单峰”的;(2) 大部分居民月均用水量集中在一个中间值附近,只有少数居民月均用水量很多或很少;(3) 居民月均用水量的分布有一定的对称性等.思考 4 :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是根据频率分布表画出来的,一般地,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作图步骤如何?.第一步,画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步,在横轴上均匀标出各组分点,在纵轴上标出单位长度.第三步,以组距为宽,各组的频率与组距的商为高,分别画出各组对应的小长方形.思考 5 :对一组给定的样本数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外观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居民月均用水量样本中,你能以1 为组距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吗?频率

11、组距0.40.30.20.1012345月均用水量 /t(三)例题讲解例 1 、 某地区为了了解知识分子的年龄结构,随机抽样50 名,其年龄分别如下:42 , 38 , 29 , 36 ,41 ,43 , 54 , 43 , 34 ,44 , 40 , 59 , 39 ,42 , 44 , 50 , 37 ,44 ,45 , 29 ,48 , 45 , 53 , 48 ,37 ,28 , 46 , 50 , 37 ,44 , 42 , 39 , 51 ,52 , 62 , 47 , 59 ,46 ,45 , 67 ,53 , 49 , 65 , 47 ,54 ,63 , 57 , 43 , 4

12、6 ,58.(1) 列出样本频率分布表;(2) 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 估计年龄在 32 52 岁的知识分子所占的比例约是多少.(1) 极差为 67-28=39 ,取组距为 5 ,分为 8 组 .样本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27 , 32 )30.0632 , 37 )30.0637 , 42 )90.1842 , 47 )160.3247 , 52 )70.1452 , 57 )50.1057 , 62 )40.0862 , 67 )30.06合计501.00( 2 )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0.07组距0.060.050.040.030.020.01027323742475257626

13、7年龄(3 )因为 0.06+0.18+0.32+0.14=0.7,故年龄在32 52岁的知识分子约占 70%.例 2 、为了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的数据a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b左到右的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1 , 0.3 , 0.4 。c第一小组的频数是5.(1) 求第四小组的频率和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人数;d(2) 求 a,b,c,d 并且将直方图补充完整。(3) 参加这次测试跳绳次数在 100 次以上为优秀,试估计该校此年级跳绳成绩优秀率是多少?(1) 从而第四组频率: 0.2 参加学生人数 5 0.1=50(2)a

14、=0.016 ,b=0.016 ,c=0.016,d=0.016如图所示(3) 优秀率为0.4+0.2=0.60.0160.0120.0080.004频率组距49.599.5149.5 人数74.5124.5频率组距49.599.5149.5 人数74.5124.5例 3 、 2009 年 10 月 31 日 ,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8 家疫苗生产企业生产甲型 H1N1流感疫苗。 为了调查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力,随机抽查了其中一个企业20 天每天生产甲型 H1N1流感疫苗的数量(单位: 万剂 ),疫苗数量的分组区间为:45 ,55 ,55 ,65 ,65 ,75 , 75 ,85 ,85

15、 ,95 ,由此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由此估计该企业一个月( 以 30 天计算 )生产产品数量在65 万剂以上的天数约为_.频率组距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05455565758595产品数量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疫苗生产数量在65万剂以上的有三组,这三组的频率比组距之和是0.025+0.010+0.005=0.040, 组距是 10 ,三组的频率之和是 0.040 10=0.4 ,生产产品数量在 65 万剂以上的天数约为 30 0.4=12 ,故答案为:12(四)课堂小结1.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总体分布是指总体取值的频率分布规律 .我们通常用样本的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去估计总体的分布.2.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是对相同数据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用紧凑的表格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和构成形式,可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通过作图既可以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又可以利用图形传递信息.3.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是通过各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来表示数据的分布规律,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并由此估计总体的分布情况.(五)课下作业:练习: 1.( 1 ) .习题 2.2A 组: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