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51164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18.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课件.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环境评价与规划,李 如 忠 资 环 学 院,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教材及参考书目 : 张征主编. 环境评价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张 从主编. 环境评价教程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叶文虎主编. 环境质量评价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郭廷中主编. 环境影响评价学M.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陆雍森编著. 环境评价M. 第二版.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徐新阳主编. 环境评价教程M. 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

2、程(15章),4,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系统 一、相对不同主体的环境定义 (一)定义的前提条件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主体或中心不同,环境的定义也不相同。因此,明确主体或中心是正确把握环境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前提。,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5,(二)环境定义 1、哲学层次的环境定义 环境是指相对于某一主体的客体。 2、专业学术性环境定义 (1)社会学中的环境定义 环境是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2)生态学中的环境定义 环境是以生物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3)环境科学中的环境定义 环境是以人类或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3、实

3、用的环境定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种对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7,二、环境系统 (一)环境要素与环境因子 环境要素(Environmental elements)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

4、的基本物质组分。环境要素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s)指环境中对人类或人类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及其影响的表征因子。环境因子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注意:环境要素强调环境的基本物质组成,而环境因子则更强调对人类的影响。,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最小因子定律【最小限制律】 德国化学家Liebig于1840年首次提出。 环境质量的优劣, 取决于诸要素中处于“最低状态”的那个要素, 不能用其余的处于优良状态的环境要素去替代或弥补。 “水桶效应”,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二)环境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

5、的复合体。 (贝塔朗菲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从功能概念出发),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目前, 针对“环境系统(Environmental system)”概念的定义尚不统一: A.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和环境科学大辞典: “地球表面各种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由围绕人群的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整体”。 、环境系统是一个巨大、复杂多变的开放系统,是由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环境这两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所组成的整体。 (从大系统或复杂巨系统观点出发)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与环境污染及控制有关的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

6、从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管理角度出发),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第二节环境质量与环境价值 一、环境质量的概念 (1)环境质量是环境素质好坏的表征。【刘培桐等】 (2)环境质量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适宜程度的标志。 (3)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4)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外部所表现的状态对人类及生物界的生存和繁衍的适宜性。 (5)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叶文虎等】,较为流

7、行的几种解释:,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对环境质量概念的理解,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环境系统与环境质量 应从环境系统的观点去认识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长期演化过程所体现出的一种本质属性,它是由环境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 (2)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刻画 人类或人类社会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存在需要和满足需要这么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定量化或半定量化描述,可以通过环境质量及其评价去实现。 (3)环境质量的多维性 人类社会对环境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对环境质量的判断和评定是多角度的。,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4) 环境质量的客观性 环境质量具有

8、客观实在性, 它能客观反映环境系统的自然环境功能状况和社会环境功能状况。 (5)环境质量认识的主观性 环境质量反映了人类主体对环境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一种主观认识,与人们的主观意愿有关。 (6)环境质量变异性 环境质量具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异性特征。环境质量变异性体现了环境系统本身及其演化的诸多特征。,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4,二、环境质量参数 环境质量参数(Environmental quality parameters)是根据环境质量的客观属性提出的,用以表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所采用的一组参数。 通常, 环境质量各组成要素的状

9、况可以由一系列表征参数加以描述。 环境质量参数的具体情况见教材P8-9,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5,三、环境价值 (一)价值 所谓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 (二)环境价值 环境价值是指人类社会主体对环境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它表达了人类(主体)对环境质量(客体)的认识。 (三)环境价值的特点 1、环境能够提供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性商品和舒适性服务,因此具有多领域价值复合的特点; 2、环境价值具有随价值主体不同而外延变化的特点; 3、环境价值具有变异性特点。,价值哲学的观点,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6,第三节 环境影响与环境

10、质量变异 一、环境影响的概念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作用和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对人类或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包括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两个方面。,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7,二、环境影响的类别划分 环境影响的类别划分有多种方法,较为常见的划分依据见下框。,影响来源 影响效果 污染情况 污染范围 建设项目阶段 建设项目数量 影响程度 累积效应 环境要素,具体情况参见教材P12-13页,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8,三、环境质量变异 环境质量变异(Environme

11、ntal quality variation)是指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力作用下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动及演化过程。 这种环境质量变动及演化过程所遵循的客观规律称为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9,第四节 环境评价概念与评价类型 一、环境评价概念 (一)概念解释 环境评价(Environmental assessment)一般是指对一切可能引起环境质量变异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规划、经济建设在内的一切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从保护环境和建设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从广义上讲,是对环境系统的结构、状态、质量、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

12、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等。,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0,(二)环境评价内涵的理解要点 1、系统性 一个完整的环境评价过程包括: 对客体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 对主体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结果的分析; 对客体环境与主体人类社会之间需求关系和满足程度的评定; 对主体、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演化趋势的预测,等。 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过程。 2、客观性 客观环境与主体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以及满足程度是一种客观存在; 建立在环境质量客观性和环境价值客观性基础之上的环境评价 同样具有客观性特征。 即,环境评价要遵循客观规律。,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

13、15章),21,3、价值性 不具有价值或不具有潜在价值的环境客体,一般不具有评价的意义。 环境评价的对象是环境价值, 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导致的环境价值变异做出评判。 4、主观性 环境评价带有主观性色彩。 因此,环境评价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5、变异性 环境评价要刻画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并对环境价值变异做出价值判断。,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2,二、环境评价的基本内容与评价目的 (一)基本内容 1、对环境质量(客体)变异进行识别; 2、对人类社会(主体)生存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析; 3、对环境系统的价值进行判断和评估; 4、对人类社会行为与环境系统质量改变之间

14、的关系进行评定。 (二)评价的目的 环境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整人类社会自身的行为,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在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下的环境质量朝着更加有利于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方向变化。,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3,三、环境评价的作用和地位 (一)理论意义 环境评价内涵与外延问题的研究,对建立环境评价学体系具有理论意义。 (二)环境科学方法论体系建立方面的意义 环境评价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传统意义的“环境质量评价”和现已广泛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内容。环境评价是判断和评判环境系统价值的一种科学方法,对完善环境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意义 环境评价已成为环境科

15、学与环境工程工作者认识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重要科学工作。 (四)环境管理层次上的意义 环境评价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4,四、环境评价的类型划分 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完整统一的类型划分方案。常见的几种类型划分:,评价时间,回顾评价 现状评价 预断评价,评价空间范围,局地环境评价 区域环境评价 流域环境评价 海域环境评价 全球环境评价,评价要素,单个环境要素评价 多环境要素联合评价 环境系统综合评价,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5,第五节 环境评价学内容体系,1、环境质量概念的实质与表述; 2、环境价值与环境质量的

16、关系; 3、环境质量变异规律; 4、环境价值、环境质量变异与 环境评价的关系; 5、环境评价的标准体系; 6、环境评价的理论体系; 7、环境评价方法学;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9、环境评价的技术支持系统; 10、规划与建设项目以及全球 环境问题的环境评价实践; 11、环境评价成果表述、质量控制 与管理; 12、环境评价结果与人类社会行为 决策之间的反馈机制。,环境评价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 它是关于环境价值和环境质量变异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科学。,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6,第二章 环境标准,第一节 环境评价标准概述 一、环境基准与环境标准 (一)环境基准(Envir

17、onmental Criteria) 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称为环境基准。 它是由污染物与特定对象之间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人为、社会经济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7,(二) 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 环境标准是以环境基准为依据,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所制定的限制值,它具有法律强制性,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改和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中定义: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

18、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的总称。,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8,(三)环境标准的作用 制定环境计划和环境规划的主要依据 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 实施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环境保护法实施的重要依据,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29,二、环境标准体系 按照环境标准的性质、功能和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分级,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称为环境标准体系。,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0,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和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制定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实施的针对具体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功能区划、污染物项目确定和标准分级以及污染物浓度限值的强制规定。,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

19、(15章),31,2、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和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以及环境质量的要求,考虑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针对具体污染源,包括行业、机构、设施等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各种污染源综合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量,以及标准分级所做的强制性规定。 按适用范围可分为: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2,我国颁布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3,3、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是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有关名词术语、符号、指南、导则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20、在环境标准体系中, 环境基础标准处于指导地位,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4、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以试验、分析、抽样、统计、计算等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是制定和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统一管理的基础。,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4,举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污染物分析测试方法,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5,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是对环境标准物质必须达到的要求所做的规定。 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环保仪器设备标准是为了保证污染物监测仪器所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可靠性和保证污染治理设备运行的效率, 对有关环境保护仪器设备的各项技术要求编制

21、的统一的规范和规定。,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6,环境标准是环境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标准所具有的法律约束性是我国环境保护法所赋予的。,我国环境标准与环境保护法关系图,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7,三、环境标准的制定 (一)环境标准制定的原则 1、保障人群的身体健康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 2、做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既要体现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又要与当前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同时应将保护自然资源、保障自然生态系统不受破坏作为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高级目标; 3、因地制宜充分注意地域差异性,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时采用分区、分级的原则,不同功

22、能区执行不同的环境标准; 4、制定环境标准要和国内其他有关法规标准相协调,并积极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 5、制定环境标准要有相对稳定性,并要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及时做出合理修订。,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8,(二)环境标准制定的依据 1、以环境基准值作为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 2、以国家环境保护法以及有关的政策、法规作为法律依据; 3、以当前国内外各种污染物监测、评价和处理技术水平作为技术依据; 4、以环境质量的目前状况、污染物的背景值和长期的环境规划目标作为环境标准实施时间段的适时性依据; 5、以国家的财力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作为标准制定的经济合理性和社会

23、适应性依据。,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39,(三)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主要环节 1、组织环境质量标准编制组,并制定编制计划; 2、开展科学实验和全面调查及专题研究 3、初步拟定分级标准值,进行可行性调查检验和修正,通过社会、经济、技术评定; 4、环境质量标准的审批和颁布。,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40,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41,其中, 北京市20项, 天津市2项, 河北省4项, 辽宁省1项, 黑龙江省2项, 上海市7项, 浙江省4项, 福建省2项, 山东省14项, 河南省3项, 广东省13项, 重庆市6项, 陕西省和甘肃省各1项。,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42,第二节

24、 我国常用的环境评价标准,一、我国常用的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3类) 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特殊工业区。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3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4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44,2012年, 全国开始分期实施新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5、 :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 和省会城市;2013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15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2016年1月1日,全国实施新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2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注:一类区适用一级浓度限值, 二类区使用二级浓度限值。,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45,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适用范围,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

26、,4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指标),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4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48,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分类,部分指标分类标准,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49,标准修订(报批),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50,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51,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52,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略) 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略) 7、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

27、7) (略) 8、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 (略),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53,二、我国常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3544-2001) 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 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8352.2-2001、 GB18352.2-2005) 7、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环境评价与规

28、划课程(15章),54,第三章 区域环境背景调查,第一节 环境背景值概念 1、环境本底值 环境本底值是指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物质的组成量,它是一种特定的环境背景值。 2、环境基线值 环境基线值是指针对一个地区进行日常环境监测所获取的该区域各个部分环境质量参数的现状实际值,它可以作为该区域今后环境质量变化的参照值。 3、环境背景值 环境背景值是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相对清洁区环境监测所得到的环境质量参数的统计平均值。,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基线值的差异可以反映出到目前为止 该区域内不同地区受污染和破坏程度的差别。,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55,第二节 区域环境背景综合调查,环境评价与规划课

29、程(15章),56,(三)土壤环境背景调查,(四)大气环境背景调查,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57,(五)水体环境背景调查,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58,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59,(六)生物环境背景调查,(七)社会经济环境背景调查,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0,第四章 环境评价方法,第一节 环境评价方法的作用和分类,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1,二、环境评价方法的类型,按时间 顺序,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2,按系统 确定性,按因子 多寡,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4,第二节 环境评价的指数法,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

30、(15章),65,(二)多因子评价指数,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6,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7,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8,第三节 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法 一、积分值法(M 值法),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69,M 值法的环境质量级别,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70,二、W 值法,注意:式中各因子并不表示相乘关系,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71,注意: W值法是以污染最严重的两个因子的评分值作为依据, 进行环境质量等级判别, 从而突出主要污染因子的作用。,W值法环境质量分级,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72,第五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

31、5章),7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74,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精度 所谓评价精度是指评价获得的结果与环境质量真实状况的差异,差异越小则精度越高。一般来说,评价精度是由环境要素取样密度控制的。,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75,第二节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一)常用的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指数 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中,目前各国普遍应用的是指数法。该方法比较简单易算,可以单个因子重点考虑,也可以多个因子综合考虑,以反映多种因子的综合作用。,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76,常见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和污染指数,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77,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78,环境评

32、价与规划课程(15章),79,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0,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1,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2,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4,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5,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6,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7,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8,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89,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0,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1,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2,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4,第三节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

33、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5,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6,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7,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8,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99,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0,考虑了水体的使用功能,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1,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2,课后训练:,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4,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5,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6, ,课后训练,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7,(四)水质指数(WQI)(美国),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8

34、,10种 参数,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09,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0,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1,(五)罗斯(Rose)水质指数(英国),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2,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4,(六)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推荐的指数法,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5,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6,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 (一)评价程序,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7,(二)评价方法,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部分),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18,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

35、119,课后训练:根据下表数据,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0,第四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1,二、评价方法,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2,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4,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5,读kai,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6,(四)评价模式确定 1、单因子评价(略),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7,3、多因子评价 综合考虑土壤中各污染因子的影响, 计算出综合指数进行评价。常见方法有代数叠加型、内梅罗污染指数型、加权叠加型、均方根指数型、

36、极值型等。 课后训练:见教材实例。,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8,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29,补充材料,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0,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第五节 湖泊和水库富营养化评价,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1,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2,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3,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

37、章),134,(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5,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6,截至目前, 我国尚没有正式的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国外相关标准也很不统一。,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7,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8,(二)水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39,(三)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1、营养状况指数法(TSI) 卡森(Carlson)根据湖水透明度(SD)、浮游植物现存量Chla(以叶绿素a为代表)、湖水总磷浓度(TP)间存在的相关关系, 提出了评价湖泊和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的营养状况指数法。相应的卡森

38、指数TSI表示为:,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40,TSI用数字表示,范围在0100,每增加一个间隔(如10,20,30,) 表示透明度减少一半,磷浓度增加1倍,叶绿素浓度增加近2倍。,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41,Carlson营养状况评判标准TSI: TSI50为富营养。 有时常用TN/TP比率评估水体何种营养盐不足: 对藻类生长来说,TN/TP比率在20:1以上时,表现为磷不足; 比率小于13:1时,表现为氮不足。,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42,值得注意的是, TSI是以透明度为基准, 推算其它指标的TSI指数, 忽视了浮游植物以外的其它因子, 如水色、溶解物质和其

39、它悬浮物质对透明度的影响, 而这些影响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忽视的。 当湖水过于浑浊或水草繁茂时, TSI是不适用的。,为了弥补卡森评价方法的不足, 日本学者相崎守弘等将TSI修改为以叶绿素a含量为基准的指数形式, 提出了修正的卡森指数TSIm, 并规定TSIm 37, 为贫营养型; TSIm =3850, 为中营养型; TSIm 54, 为富营养型。,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43,2、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44,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45,适用于我国湖泊的部分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TSIc,我国部分湖泊的叶绿素a(Chl)与其它参数的相关系数rij,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15章),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