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52063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个性修改1. 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2. 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弹力的大小与方向。3. 能够做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科学知识1. 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2. 知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3. 了解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乐于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2. 2. 感受到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能够做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教学难点了解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各种弹簧、钩码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1. 教师出示健身器:请学生来讲台来试试

2、谁能把它拉开?2. 学生上台来拉一拉, (这里只要两个学生来做, 节约时间)3. 在我们的一拉一松之间,健身器有什么变化?你自己有什么感觉 ?4. 健身器被拉的时候会伸长,松开后又回到原来的形状,同时在拉的时候手很费劲。教师板书:拉变长,松开后恢复。手费劲。二、探索和调查-1. 大家说的很好,健身器是用弹簧来做的,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弹簧,你们试试看这些弹簧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呢?下面请你们用手轻轻的拉一拉老师提供的弹簧,观察在一拉一松之间弹簧有什么变化以及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2. 学生开始拉,然后回答:弹簧在手拉的时候会变长,手松开会缩回去。感觉有点紧、感觉有点费力(教师板书学生的话拉一拉,变长、

3、松开、缩回去“恢复原状” 、手感觉费力。 )教师:看来弹簧都有相似的性质3. 那么其他的物体是不是也有类似弹簧的情况呢?你们还可以试试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和塑料尺,观察观察是否也是这样的呢?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实验表格4. 学生开始实验,完成后开始汇报。5. 你们在做的时候,整个过程和弹簧相似吗?手又是什么感觉?和刚才的情况基本类似。6. 很好,下面我们能用自己的话把刚才三样物品的变化过程总结出来吗?用手拉 -形状改变手松开 -恢复原来的形状。7. 在形状发生改变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呢?在松手的时候你的手又有什么感觉?8. 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是这样的的吗?教师做小实验: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4、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皮筋在恢复时产生了什么。在拉皮筋的时候挂上一个勾码,手松后勾码会跟着弹簧缩回的方向移动。然后提问,为什么勾码会随着弹簧一起移动?学生:因为弹簧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有一种力量把它也拉回来了。教师:很好,我们把刚才拉、放健身器、皮筋和塑料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弹性,你们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弹性吗?学生自己来说,教师及时辅导。教师将学生总结出来的结论进行板书。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科学家是这样总结的,教师说出比较严密的定义。在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你们能说说弹力和弹性的区别吗?学生说说区别。9.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分析的啊都是摸上去软软的,柔柔的物体,

5、你们觉得玻璃烧瓶这种摸上去硬硬的物体也有弹性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教师介绍实验过程)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观察完成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见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看见水柱上升,是因为玻璃瓶的压力让水上升。教师总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有弹性,只不过我们的眼睛不容易察觉。10. 刚才我们是请同学把健身器拉开, 现在我们比赛一下看谁能拉的更长好吗?谁来试试?11. 那么你们认为弹簧的伸长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呢?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12. 你有办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吗?你打算怎么做?学生开始发言,教师给予引导(重点几个问题:如何得到具体的数据?拉力如何能够确定大小?量弹簧变化后哪一段的

6、长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提示学生为他们准备了那些材料)教师:请你们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设计吧。学生开始讨论并完成实验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验方案。13. 你们觉得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将注意点进行板书。学生开始回答, 教师评价。 同时要求学生在做的候用一个拉簧来做时要挂在不同的位置。提醒学生完成后把线连接起来。结束后,教师宣布开始实验并进行巡视和指导。时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实验数据,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让学生把纸放在黑板上。教师提醒学生把线连接起来。学生回答: 拉力越大, 越长。(这里要先让学生公布他们的数据,否则这些结论是不具有说服力的)14. 根据如果在第四个位置挂上四个勾吗,你能直接用笔在纸上点出弹簧可能会达到的位置吗?学生来点,完成后教师问你为什么能做到?15. 那么我们刚才只是挂了五个勾码, 如果我们继续挂六个、七个甚至一百个,弹簧还会无限制的伸长吗?16. 下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买或者找一个弹簧去验证一下。三、反思和解释1.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呢?2. 一起来分析他们是怎么样工作的?教师请学生在生活去找一找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弹性或者弹力。它们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帮助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板书设计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形状改变产生弹性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