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考试(A卷真题).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57358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考试(A卷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经济学考试(A卷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经济学考试(A卷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经济学考试(A卷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理经济学考试(A卷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考试(A卷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考试(A卷真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辨析题。1、对于弹性较低的商品, 降低价格可以增加销售量, 扩大市场份额。()错误。价格下降会使得销售量增加,但收益变化同时受价格变化、销量变化、产品成本的影响,一般来说,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 1 时,提高价格可以增加该产品的收入,当成本不变时,可以增加企业收益。2、机会成本就是指企业家为了需找机会而花去的费用。()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而企业家为了需找机会而花去的费用是交易费用。3、贡献是指一个

2、方案能够为企业创造多少利润,所有贡献也就是利润 ( )贡献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 收入减去由 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 即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错误。利润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利润 .4、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公司和JAC 集团都是安徽有名的大企业,具有较大的企业规模,他们都具有规模经济效应。()错误。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由于规模的扩大导致企业长期平均管理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经济效率和收益的提高。 所谓规模经济效益, 是指随着规模的加大, 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都得以降低, 从而能够取得一种成本优势。 并非知名的大企业、 或者规模的大的企业都具有规模经济效应。5、完全竞争的行业达到长期均衡

3、时, 成本高的企业和成本低的企业所赚的经济利润都是零。错误。 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如果有超额利润, 新的厂商就会被吸引进来, 造成整个市场的供给量扩大, 使市场价格下降到各个厂商获得正常利润为止。在 长 期 均 衡 状 态 下 , 厂 商 的 超 额 利 润 为 零 。 厂 商 的 长 期 均 衡 条 件 为 :MR=LMC=SMC=LAC=SAC.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有超额利润, 新的厂商就会被吸引进来。造成整个市场的供给量扩大,使市场价格下降到各个厂商获得正常利润为止。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是没有经济利润的。短期内, 若市场

4、价格大于企业平均可变成本,成本高的企业也会进行生产,以弥补平均固定成本。长期来看,由于要素可自由进退一个行业,因此, 成本高的企业可能由于没有正常利润长期亏损,会退出该行业。因此, 长期没有成本高的企业存在,市场上存在的都是数量众多的同质企业。二、简答题1、有人说,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为什么?答:利润最大化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 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每股盈余最大化观点实际上是利润最大化观点的一种转化形式,即把利润与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并且只适用于股份制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西方

5、经济学家以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来确定企业的产销量,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 并以利润最大化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的优点是: 它强调了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是如何理性增长的,同时在实务中它容易被人理解操作性也很强。它的缺点是: 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片面的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它忽视了企业每天都要面临的两大因素: 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 还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利润最大花忽视了成本的投入与利润的比例关系。2、结合相关图形分析,TP 、AP、与 MP 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说明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经济学原理。答: TP、AP与MP分别为总产出、变动要素的平均产出

6、和边际产出。第一阶段,在0 到MP=AP 之间,此时, AP 、 MP、 TP 均为上升阶段,但要素组合比例中,可变要素较少,资源配置不合理;第二阶段为生产的合理阶段,在MP=AP 和 MP=0 之间, MP=AP 是可变要素投入的最小值,MP=0 是可变要素投入的最大值。此时MP、AP 均已开始下降,但是总产出和利润处于最佳状态,资源配置合理;第三阶段,可变要素投入大于MP=0 ,此时,增加可变要素投入, 总产出反而下降,所以应该减少可变投入,使总产出增加。国有企业因为历史原因,大多数是企业“办社会”,“铁饭碗”效应使得长期人员进入大于人员流出,造成人满为患, 劳动投入基本上处于第三阶段,

7、增加投入反而产出效率下降, 故减少投入才能够回到第二合理阶段,此谓减员增效。3、试用管理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解释,目前有些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它们为什么还可能继续生产?在什么情况下,企业会完全停止生产? P197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生产可以看作是市场上有固定数量的企业,这些企业在既定价格下如何寻求他们的利润最大化。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不同市场的价格水平对产业的影响:1市场价格很高,并且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时,企业获得超额利润。2市场价格较高,并且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时,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3市场价格下降,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亏损,但还可以继续

8、生产。4当市场价格继续下降,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 即停止营业点。(若继续生产。 企业的全部收益你不全部的可变成本, 而不能你不 任何固定成本。若不生产,他虽不必支付可变经济成本,但固定成本仍然是存在的。所以,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是企业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5 当市场上价格下降为更低时,企业的亏损更大,作为理性的生产者,他将停止生产。综上可知: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平均收益 =价格 =短期边际成本三、计算题1、假定垄断企业的成本函数为TC=3000+400Q+Q 2,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0-5Q ,试求:(1)垄断企业利润最大

9、化的产量是多少?解:TR=P*Q=(1000-5Q)*QTC=3000+400Q+Q*Q利润 =TR-TC=-6Q*Q+600Q-3000利润最大时d /dQ=-12Q+600=0或者: MR=MC, 时利润最大。即: MR=1000-10Q,MC=400+2Q, 求出 Q=50(件)( 2)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利润分别是多少?利润最大时价格 P=1000-5*50=750 (元)利润最大时利润 =-6*50*50+600*50-3000=300*50-3000=12000 (元)2、某垄断性公司, 其产品可在两个完全分割的市场上销售, 且产品的 成本函数和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TC=100

10、+60Q,Q1=32-0.4P1 ,Q2=18-01.P2. 试求:( 1)两个市场上的最优差别定价,销量和最大利润。解:(1) 两个市场上最优差别价格和销量的条件是MR1=MR2=MCMC=dTC/dQ=60由 Q1=32-0.4P1 可得 P1=80-2.5Q1 ,由 Q2=18-0.1P2 可得 P2=180-10Q2 TR1=Q1*P1=80Q1-2.5Q1*Q1MR1=dTR1/dQ1=80-5Q1=60 Q1=4 TR2=Q2*P2=180Q2-10Q2*Q2 MR2=dTR2/dQ2=180-20Q2=60Q2=6即两个市场最优差别定价时的销量分别为4 和 6。此时,最优差别价格

11、为:P1=80-2.5Q1=70P2=180-10Q2=120最大利润为 1 2TR1 TR2-TC 80Q1-2.5Q12+180Q2-10Q22- (100+60Q)=300( 2)如是采取统一定价,则最优产品价格,销量、利润又为多少?如果采用统一定价,设统一价格为P,则Q1=32-0.4P , Q2=18-0.1PQ=Q1+Q2=50-0.5PP=100-2QTR=Q*P=100Q-2Q*QMR=100-4QMR=MC , 100-4Q=60最优价格下销量Q=10此时最优价格P=100-2Q=80利润 =TR-TC=100Q-2Q*Q- (100+60Q)=100四、论述题1、就本教材的

12、内容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论述垄断的弊端,以及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什么?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有哪些?垄断企业的弊端1高价格。P AC获得经济利润,分配不公平;2产量不足。P MC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不足;3生产效率低。不是在AC 的最低点进行生产,生产效率损失,生产不足。政府的干预1. 反对垄断行为 - 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2. 政府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2、运用供求曲线及弹性理论,分析论述粮食丰收了为什么农民收入反而可能下降,并运用管理经济学相关原理分析国务院对粮食生产实行直接补贴的意义。农产品的需求曲线低是缺乏 弹性 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 向右上方移动, 在缺乏 弹性的需求曲线 的作用下,

13、 农产品的 均衡价格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由于农产品的 均衡价格 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 均衡数量 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减少。这两年有几项重要的支农政策值得关注:最严格的农地保护政策、种粮直补和取消农业税 。这些政策有一个共同点值得关注:就是增加了农业 对农民的吸引力,鼓励农民继续当农民,甚至可以把已经脱离农村的农民工又吸引到农村。这样,农业劳动力 的投入增加了,种粮面积也会增加, 甚至一些林地也可能被用来种粮。如果 2005 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 2005年粮食应可继续2004 年的趋势进一步增加,甚至可能是大幅增加。如果对粮食需求没有大的变化,粮价就可能下跌。为此,政府应未雨绸缪

14、。既要让粮食价格比较合理,又要尽可能避免为维持粮价而大量收购导致巨大的库存费用。为此,增加对粮食需求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第 5 题辨析题 *134答:规模经济是随着一种产品、一个工厂、一家厂商的产量水平的提高,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 即规模收益递增状态。 在规模收益递增阶段,企业的规模越大其成本就越低,相应利润就越高。题目所述的金王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的例子: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有这么高的盈利, 一是由于在规模经济阶段,规模增加可以降低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效益,通俗说就是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大而减少,由此产生额外的效益即规模经济效益,为该公司的一支蜡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低端产品市场上可

15、以赚到将近2 美元的利润奠定了低成本基础; 二是由于该公司产品畅销, 市场需求可以支撑其提高蜡烛产品的产量也就是扩大公司规模, 进而获得规模经济;三是技术进步可以使生产曲线向左下方位移,即:同样的资本和劳动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产量,对于金王公司蜡烛新品,由于通过技术创新, 其相对传统蜡烛更环保燃烧时间更长, 而其成本却与传统蜡烛相同,因此不仅使其市场竞争力更强,销售更大,而且使其定价更高,从而提高了单位产品的收益,等于其生产曲线向左下方位移,即:同样的成本创造出更大的产值,进而使得公司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明白,企业只有瞄准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时,才能形成规模经济, 并获取高额利润。在传统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不断开拓新市场,才能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规模效益递增的同时,生产要素的替代与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递增会给经营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企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应重视企业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充分利用企业的智力资源培育创新能力,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增加盈利能力,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