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材料的分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64291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材料的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材料的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材料的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材料的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材料的分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材料的分类》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9.材料的分类【教学目标】 1.能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设计;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分类後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2. 通过设计房屋的活动进行大胆想象;意识到使用材料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 3.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根据材料的不同对物体进行分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玻璃器具、雨鞋、剪刀、棉衣、泡沫塑料盒、木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这个单元我们就要学完了,你在这个单元都学到了什么呢?谁来说

2、一说,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材料?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为扩大参与面,可以让学生分组说说) 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材料,在生活中你能给材料分类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汇报过程应该围绕你观察的什么,发现了什么,发现不同的观察方法(看、听、闻)和角度(全面、局部、对比),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1. 观察下列物品:玻璃器具、雨鞋、剪刀、棉衣、泡沫塑料盒、木凳子等,2. 这些物品用什么材料做成的?2 你知道这些材料从哪里来的?(直接在自然界中找到或人类自己造出来) 3 教师小结:像树木、羊毛这样天然生成的材料叫做天

3、然材料,像毛衣、纸这样人工制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可给学生看看有关图片或课件演示人造材料的制作过程。 4 找找生活中的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并分析、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及所用的材料中,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5.理解人造材料的优越性。 活动二: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1.学生分组将自带的物品合在一起。 2启发学生思考分类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 例:按是否是天然材料,将材料分为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按材料是否能再生,将材料分为不可再生的材料和再生材料。 按材料是否能回收,将材料分为不可回收的材料和可回收的材料。 3.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4.你还能想出哪些分类方法? 活动

4、三:设计一间自己喜欢的房间。 1.提出活动建议。设计一间自己喜欢房子、自己喜欢的车或其他物品,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新设计。设计中说明各部分应该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2.学生设计,并在小组之间交流、完善。(设计时,提倡小组间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提示,合作完成。) 3.作品展示。说一说,你设计的房子用的是什么材料?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3、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 教师展示利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物品,然后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在课下开展一些制作活动。 2. 调查:.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a.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b.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c.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d.根据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拓展活动将学生的探究从课堂引到课余,将探究由浅薄引向深入。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能力和毅力,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教师在这过程中要不断跟踪、调查、评价、矫正,并在合适的时机组织交流。】 教师展示利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物品,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带来的废旧材料开展一些制作活动。(可在在课下制作)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材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