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156).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68045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15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15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15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156).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必做5000题6九篇 运动系统6 / 66一、A1型题1、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可把骨折分为A.外伤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B.压缩性骨折和横行骨折C.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D.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E.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2、“浮髌征”阳性,见于膝关节A.少量积液B.中等量积液C.大量积液D.滑膜增生E.关节内粘连3、骨科的理学检查,X线检查,和什么检查称为“三结合”检查A.病理检查B.实验室检查C.关节镜检查D.电生理检查E.神经系统检查4、肱骨下1/3骨折,哪项检查,简单实用正确A.肱骨下1/3部位CTB.肱骨全长的X线正侧位C.肱骨下1/3为中心MRID.肱骨下1

2、/3为中心,包括肘关节的正侧位E.肱骨下1/3正侧,斜位X线片5、所谓单腿站立试验,是用来测试A.腰部是否有侧突畸形B.下肢长短是否等长C.髋关节的臀中,小肌功能及股骨头与髋的关系是否正常D.臀大肌是否瘫痪E.髋关节是否强直6、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出现脊柱圆弧形后凸A.类风湿性脊柱炎B.青年性驼背C.佝偻病D.姿势性驼背E.脊柱结核7、了解下肢和足血循环,最重要的检查是A.足趾能主动活动B.足是否肿胀或发凉C.足趾被动活动是否疼痛D.足背动脉触诊E.腹动脉触诊8、股骨干骨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时,为减轻骨折的症状,应采用A.皮牵引B.患肢抬高,置下肢外展屈曲位C.髓内针固定D.石膏外固定E.夹板固

3、定9、治疗骨折不可轻易切开复位内固定,最主要的原因A.易损伤大血管,引起肢体坏死B.损伤神经,引起肢体瘫痪C.术中发生意外D.影响骨折血运,导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E.手术后发生感染,形成骨髓炎10、骨折引起脂肪栓塞是由于A.病人肥胖B.脂肪肝C.骨筋膜室压力过高D.创伤的应激作用E.静脉压力增高11、骨折功能复位标准,正确的说法是A.长骨干横骨折对位至少达3/4B.下肢侧方成角移位不需矫正C.前臂双骨折只需对位良好D.下肢缩短移位成人不超过2cmE.旋转移位必须矫正12、反科雷(Colles)骨折(Smith骨折)的典型移位,是A.远侧端向掌侧移位B.远侧端向尺侧移位C.远侧端向桡侧移位D.近侧

4、端向掌侧移位E.近侧端旋转移位13、Colles骨折远段的典型移位,是A.远侧端向尺侧移位B.近侧端向背侧移位C.远侧端向背侧移位D.近侧端向尺侧移位E.近侧端向桡侧移位14、肱骨上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远位骨折段移位,主要是由于A.胸大肌牵拉B.背阔肌牵拉C.大圆肌牵拉D.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牵拉E.肱桡肌牵拉15、股骨颈外展型骨折是指Pauwel角A.小于10B.小于15C.小于20D.小于25E.小于30一、A1型题1、【答案】E2、【答案】B【解析】浮髌试验。患者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的液体挤向关节腔,另一手示指、中指急

5、速下压,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时为阳性。一般中等量积液(50ml)或以上,浮髌试验阳性。提示膝关节腔积液。大量积液时,关节腔内张力增高,髌骨浮动的症状会消失。3、【答案】A【解析】病理检查就是我们说的组织活检(比如骨肿瘤的活检),它和理学检查,X线检查,称为“三结合”检查4、【答案】D5、【答案】C【解析】单腿站立试验,又称髋关节承重机能试验、臀中肌试验、Trendelenburg征。嘱患者先用健侧下肢单腿站立,患侧下肢抬起,患侧骨盆向上提起,该侧臀皱襞上升为阴性。再使患侧下肢独立,健侧下肢抬起,则健侧骨盆及臀皱襞下降为阳性。此试验反映髋关节的稳定情况,任何髋关节结构的改变(如先天性或外伤性髋关

6、节脱位、股骨颈骨折等)或肌肉的瘫痪、无力,而影响臀肌特别是臀中肌的作用,甚至发生麻痹性髋脱位时,本试验呈阳性。6、【答案】E【解析】脊柱后凸分两种:弧形后凸亦称圆背,见于椎体骨骺炎、姿势性后凸、类风湿性脊柱炎等;角状后凸见于脊柱结核、椎体压缩性骨折等。7、【答案】D【解析】足背动脉搏动,通过触诊,扪及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来了解足部大血管病变,这是简便的、传统的、也是有临床价值的检查方法。足背动脉搏减弱或消失与年龄关系密切。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往往提示患者有严重的周围病变,需要进行密切监测或进一步检查。8、【答案】C【解析】病理性骨折时,因骨本身存在病变,骨折愈合困难,采用内固定可使患肢的功

7、能迅速并尽可能得到完全恢复。内固定不能永久性代替折断的骨骼,而只能作为临时的支撑。髓内针内固定多用于长管骨(如股、肱、尺、胫、桡骨等)骨干骨折。其优点是:髓内针本身比较坚实牢靠,术后可以少用或不用外固定,有利于伤肢的早期活动锻炼;皮肤切口较小,骨膜剥离范围有限,损伤较小;髓内针长而有不同形状棱角,嵌入髓腔,可以达到牢靠的内固定,能够避免旋转、侧移及成角移位的发生。其缺点是:需有一定设备,操作较为复杂。 用髓内针固定长管骨的骨折,犹如用一根轴穿过两节竹管。如果髓内针的外径等于长度骨的内径,这样固定作用就好,可以稳定地保持对位、对线。在长管骨的最狭窄段(如尺骨、桡骨中段、股骨、肱骨和胫骨的上、中1

8、/3交界处)发生骨折,相应宽度的髓内针可直接紧密地嵌在髓腔周围的皮质骨内层上,使针的横断面能起到良好的弹性固定作用,针的两端又能固定于松质骨中或进针处的皮质骨上,防止各种移位,是较理想的内固定。当骨折发生在长管骨的非狭窄段,虽不能依靠髓内针直接的弹性固定作用,却可依靠上、中、下三点固定作用而达到骨折的稳定。9、【答案】D【解析】骨的部分血运来自骨膜与周围软组织,尽管在手术中注意轻巧仔细操作,但软组织与骨膜的剥离仍不可避免地会破坏血运,使骨折端的坏死区增大,引起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更严重的是切开复位术使闭合性骨折人为地变为开放性骨折,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为骨折部位的组织由于暴力的作用,本来已有

9、严重损伤,手术势必增加局部损伤,影响血运,使局部组织抵抗力进一步降低,细菌更容易在切口内生长、繁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不但给伤员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还可能造成残疾。10、【答案】C11、【答案】E【解析】骨折功能复位标准: 1)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2)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l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4)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12、【答案】A13、【答案】C14、【答案】D【解析】肱骨干上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之上,骨折近端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园肌牵拉向前内移位,骨折远端受三角肌牵拉向上外移位。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也有参与。15、【答案】E 文/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