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任务书.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68926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任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任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任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任务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任务书1、执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第8.1节。2、技术要求:见表1。表1 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技术要求工程项目一河道治理二坝区三水库区测量范围包括工程区,并延伸至下游1km以内的“控制断面”处(注1)同一从坝线至水库末端,并向上游延伸1km横断面间距0.20.5km0.2km左右库区0.51km,末端0.20.3km横断面布置1、各“控制断面”处(注1)2、有村镇或大片耕地处3、支流汇合口(上、下游各30m以内各测1条)4、主要洪水点调查处坝线及其上、下游各0.2km左右(选最窄处)共施测3条横断面14、同一横断面线布置应垂直“

2、河道中心线”(注2)应垂直“水库中心线”(注3)同二横断面点布置1、两端点测至设计洪水位以上1m或水深5m以上2、水位点:为测时水位(注4)3、水深点:河道较窄时可测35点(含深泓点)4、陆地部分:应以能正确反映地表形状为原则1、两端点:测至校核洪水位以上1m或水深8m以上24、同一1、两端点:测至设计正常蓄水位以上1m。24、同一注记1、记录横断面各测点的河床质或植被2、测出陆上不同植被和不同土质的分界点,并注明其属性同一同一纵断面加密点加测“河道特征点”(注5)同一注1:控制断面:指收缩河段的最窄断面、扩散河段的最 宽断面、桥梁断面、人工堰坝的坝顶断面等(横断面不要布置在河道急转弯处)。注

3、2:河道中心线:指设计洪水位线所形成的河面的中心线。注3:水库中心线:指设计正常蓄水位线所形成的水库的中心线。注4:水位点:为实测断面时,河流水位无涨落时各断面处的水面高程;如水位有涨落时 ,应设一临时水位站观测逐时水位,再根据各断面实测水位的时间进行换算,求得同时水面线。该成果是计算枯水比降和平均河底高程的依据,必须保证质量。注5、河道特征点:指河道急转弯处,瀑布、跌水和险滩的上、下游,伏流、隧洞的进出口等。应测出其水位点的同时水位及深泓点的高程。3、提交成果:(1)横断面成果表:格式见表2。表2 C.S. 横断面测量成果表 高程系统:(m)点号起点距(m)高程(m)河床质或植被点号起点距(

4、m)高程(m)河床质或植被注1:点号:填顺序号,并加注L、R(分别代表左岸、右岸)和LW、RW(分别代表左、右岸水边)。注2:起点距(m):以左岸端点为O起算。注3:高程(m):按表头上注明的“高程系统”起算的高程,并要求与地形图统一。注4:河床质或植被:地面无植被时填土质类型,地面有植被时填植被属性。(2)纵断面成果表:格式见表3。表3 纵断面测量成果表序号名称里程(m)深泓点高程(m)枯水位(m)洪水位(m)备 注注1:序号:填顺序号。注2:名称:填横断面号(以下游为C.S.1,往上游编排)、调查洪水点号(按年份分别编排,如1954-1,2010-1)、河道特征点名称等。注3:里程:将洪水点及河道特征点垂直投影到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的河流(或水库)中心线上,从下游往上游量取里程。注4:深泓点高程:填河底最深点的实测高程。注5:枯水位:填年月日时的水位高程(测时水位有涨落时,填换算后的同时水位)。注6:洪水位:填各年调查洪水位的实测高程。注7:备注:填洪水点、河道特征点的具体地点,或上坝线、下坝线、支流、村、镇等的名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