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人与环境二十一 苏州园林》研讨课教案_23.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69750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人与环境二十一 苏州园林》研讨课教案_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人与环境二十一 苏州园林》研讨课教案_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人与环境二十一 苏州园林》研讨课教案_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人与环境二十一 苏州园林》研讨课教案_2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人与环境二十一 苏州园林》研讨课教案_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人与环境二十一 苏州园林》研讨课教案_23.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 教案授课班级教学课题苏州园林课 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交流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说明文,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明确本文结构。2. 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3. 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教师提问PPT投影:“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请学生齐读这两句话,并请个别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2.导入新课苏州园林甲冠天下、独具风格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通过叶圣陶先生的这篇说明文来增进对苏州园林的了解。观看PPT上相关内容。

2、回答问题,谈论自己的理解。翻开书本,学习新课。引导学生进入课本内容,吸引学生兴趣。二、初步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PPT投影:“苏州园林甲江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四个讲究:亭台轩榭 布局;假山池沼 配合;花草树木 映衬;近景远景 层次;三个注意: 角落 图画美; 门窗 图案美; 建筑颜色 色彩美;2.“四个讲究”和“三个注意”之间暗含着怎样的变化?由整体至局部3.文章作者细致入微地介绍苏州原因的七个不同方面,这七个方面又共同反映出了苏州园林怎样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4.小结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思考并回答。思考并回答。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聆听、笔记

3、。理清课文主要内容,明确文中涉及到的与苏州园林相关的七个方面。明确“四个讲究”与“三个注意”中的变化。明确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梳理课文内容。三、文本探究1.比较段落不同。PPT投影: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安置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教师提问:这段文字和课文相比,读上去给人怎样不同的感受?课文语言更加生动。2.比较句意不同。PPT投影:原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改句:有几个园里有藤萝,枝干弯弯曲曲。学生体会其中不同 一幅好画 比喻(打比方) 古老 历

4、史悠久 标本 盘曲嶙峋 弯曲、缠绕的样子3.小结:哪些手法能够让说明文语言显得更加生动? 修辞手法 说明方法 词语选用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以课文第4段、第5段为例,赏析文中语言的生动之处。第4段:(1)“重峦叠嶂”写出假山在小巧玲珑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2)“高低屈曲”石岸参差不齐的姿态(3)“玲珑”石头的小巧秀美,说明苏州园林不仅有自然美。还有艺术美。(4)“鱼戏莲叶间”引用诗句,勾勒出一个情趣横溢的意境:夏秋季节,眼前一片碧绿的荷塘,鲜艳的荷花,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嬉戏玩耍。此时此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联系小石潭记“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5、,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第5段:(1)“俯仰生姿”拟人,写出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互相呼应的优美姿态。(2)“相间”各类花树错落有致的景象,体现了“着眼在画意”这一特点。(3)“没有没有”打比方、作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中的树木自由生长,不会加以限制,具有“自然之趣”。(4)“满眼”藤萝花充满整个视野,占据整个眼球,写出花开时的灿烂、艳丽的景象。“珠光宝气”藤萝花的雍容典雅,与“盘区嶙峋”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5.教师提问: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只要把苏州园林的特征说清楚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到这些手法呢?PPT投影: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本文是叶圣陶先生为苏州园林一书写作的序文

6、,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叶圣陶先生原籍是江苏苏州,年轻时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都很熟悉,有着深刻的研究。 表达自己对苏州园林的热爱之情;希望更多人了解苏州园林,热爱苏州园林。6.齐读课文4、5两段,体会语言的生动。齐读PPT上语段。思考并比较语言风格的不同。齐读原句及改句。比较语句前后变化,体会其中不同。思考并回答,归纳相关手法。分组讨论,体会文中语言的生动之处。学生依次回答,体会段落语言的生动。分组讨论,体会文中语言的生动之处。学生依次回答,体会段落语言的生动。思考并回答。结合作者生平再次明确。齐读课文4、5两段。通过阅读,领会课文语言风格的不同之处。通过示例,初步了解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方法。明确突显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具体方法。通过阅读及讨论,明确段落中语言生动性的具体所在。通过阅读及讨论,明确段落中语言生动性的具体所在。体会作者对苏州园林所寄托的情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四拓展练习说一说:校园的一角要求:抓住学校中的某一角落,展开说明与描写,在语句中寄托自己的情感。根据要求,组织语言。学以致用。五板书设计 热 爱 四个讲究 苏州园林 完美的图画 三个注意 修辞手法 生动性 说明方法 词语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