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74805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忻州一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试题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 四川新课改 不注册,不收费)和第卷(非选择题( 四川新课改 不注册,不收费)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第卷 (选择题( 四川新课改 不注册,不收费) 共48分)一、选择题( 四川新课改 不注册,不收费)(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纤维素和淀粉为原料制成的微生物降解塑料,可治

2、理“白色污染”B发电厂的煤在燃烧时加入适量生石灰,有利于环境保护C泄露在美国墨西哥湾海洋中的大量原油能被海洋生物迅速分解,不会导致生态灾难D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25g CuSO45H2O溶于1L水中,可配制成0.1 molL-1CuSO4溶液B用盐析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离子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并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是否已集满D制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是为了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往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OH-+HCO3-+Ca2+=CaCO3+H2OB将一

3、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2+=Cu+2Na+C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H2OOH-+CO32-D氯气溶解于水:Cl2+H2O2H+Cl-+ClO-4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所以铝制品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B住FeCl3溶液中滴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C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气泡产生D装修门窗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硬度比铝小,熔点比铝低5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钠相同的是A银 B铝 C铁 D铜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1g Cl2与足量Na

4、OH溶液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B1.0L浓度为1.0 molL-1的一元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1.0 N2C常温下,1L 0.1 mo1L-1的NH4NO2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0.2 NAD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7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ClS的实验依据是酸性HClH2SB碳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氧元素,每个CO2分子中有4个键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相同DNa、Mg、Al三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AlNa8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A向AlCl3溶液中

5、加入过量NaOH溶液B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CaC2固体9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然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将铜片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D向盛有20g蔗糖的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少许浓硫酸,迅速搅拌。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发生A2+ 2D-2A-+ D2反应,则氧化性D2A2B若X原子的质子数是a,中子数

6、是b,则该核素可表示为 X C若相同温度和浓度的两种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则酸性HAHB D若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R 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11盖斯定律认为能量总是守恒的,化学反应过程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整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己知:H2O(g)=H2O(l) H1=Q1kJmol-1C 2H 5OH(g)=C2H 5OH(l) H2=Q 2 kJmol-1C 2 H 5 OH(g)+3O2(g)=2CO2(g)+3 H 2 O(g) H3=Q 3 kJmol-1若使23g液态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AQ1+Q2+Q3 B1.5Q1-0.

7、5Q2+0.5Q3C0.5Q1-1.5Q2+0.5Q3 D0.5(Q1+Q2+Q3)12将4mol A和2mol B放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 B(g)2C(g) H0。4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 s内,(B)0.075 mol/(L s)B当c(A)c(B)c(C)212 时,该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平衡状态后,若只升高温度,则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D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则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增大13电子层数相同的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少1,Y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

8、层多l,Z的单质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w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Z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w的氢化物Bz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可制得相应的含氧酸CX、Y、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对应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DX、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互相都能发生反应14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5 mL水; 6 mL 0.5 mol/L NaCl溶液;10 mL 0.2 mol/L CaCl2溶液;50 mL 0.1 mol/L 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15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图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

9、属性强弱B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C图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H大于0D图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16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则甲和X(要求甲和X能互换)不可能是AC和O2 BSO2和NaOH溶液 CCl2和Fe D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第卷 (非选择题( 四川新课改 不注册,不收费) 共52分)二、(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8分)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1)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现象为_。(2)若铜片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10、。(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4)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后,共产生气体5.6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ABCDEFFF18(14分)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右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是置换反应。(1)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已知1g D与足量的F反应

11、生成B时放出92.3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有毒,和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需要放电才能发生, A、D相遇有白烟生成, 则C的电子式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和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的结构式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9(15分)李强在学习了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一节的知识后,对初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的产物产生了疑惑,他认为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除了Fe3O4外可能还含有其他物质,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

12、,他在实验室中重做该实验,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高温时极易被氧化为Fe2O3,而Fe2O3在高温时又容易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铁的氧化物的分解温度及铁的熔点:Fe3O4Fe2O3Fe分解温度/15381400熔点/1535(1)根据以上资料,李强提出猜想:黑色物质的成分可能为 。为了确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李强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方案1:取该黑色物质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大量气体生成。方案2:称取碾碎成粉末状的黑色物质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待反应完全后,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直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

13、g,比较a、b关系。方案3:取少量碾碎成粉末状的黑色物质,用磁铁吸引,看是否被吸起。你认为能够证明李强猜想的合理实验方案是 其他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只说其中的一个理由)(2)针对李强的质疑,研究性学习小组又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下图所示。a、若反应都进行完全,要想确定黑色固体成分必须测定下列物理量: (只填序号)通入氢气体积V;反应前,黑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m1;完全反应后黑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m2;实验前,干燥管质量m3;硬质玻璃管质量m4;锌粒质量m5;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n;实验后,干燥管质量m6; b、根据测定的实验数据,计算出黑色固体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 .20(

14、5分)将23.9 g表面已锈蚀成铜绿Cu2(OH)2CO3的铜片投入12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硝酸被还原成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的H为0.16 mol。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29.4 g蓝色固体。求:(1)铜片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2)铜片与硝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忻州一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四川新课改 不注册,不收费):(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C 2D 3A 4B 5B 6A 7D 8C 9A 10C 1

15、1B 12A 13D 14C 15A 16C 二、非选择题( 四川新课改 不注册,不收费)(本题共4,共52分)17(18分,每空3分)(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加入稀硫酸后,硫酸溶液提供的H与溶液中的NO共存,又相当于形成了硝酸溶液,故铜又溶解(4)0.65mol41.218(14分,每空2分)(1)C + SiO2 Si + CO (2)2Fe2+ Cl2 = 2Fe3+2Cl- H2(g)+Cl2(g)=2HCl(g) H=-184.6KJ/moL(3) 4NH3 + 5 O2 4NO + 6H2O (4)O=C=O C +4HNO3(浓 ) 4NO2 +CO2 + 2H20 19(15分,分每空3分) Fe和Fe3O4方案2 黑色固体中Fe含量很少,同时在溶液中发生反应:2Fe3+Fe3Fe3+,则方案1看不到明显现象或Fe3O4也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方案3不可取 a、 b、 232(m1m2)/64(m1m4)20(5分,第1小题2分,2小题3)(1)53.6%(2)6.33 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