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十 晏子使楚》研讨课教案_17.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76154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十 晏子使楚》研讨课教案_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十 晏子使楚》研讨课教案_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十 晏子使楚》研讨课教案_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十 晏子使楚》研讨课教案_17.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备课专用稿纸课题晏子使楚总第 课时主备教师备课时间课型新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难点:语言艺术特点。教法学法朗读指导 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一、情趣导入:有的时候,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曾经有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 我们美国人总爱仰着头走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低着头走路?周恩来略加思索后回答:“走下坡路的人,总是仰着头走路,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着头走路了。”这个记者听后,倍感羞愧。 以10

2、6岁高龄去世的宋美龄曾是风靡美国的中国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娴熟的英文,高雅的气度,善辩机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现征服了美国,征服了罗斯福,使得罗斯福能派飞虎队援助中国人民抗日,对日起到了一定的打击作用。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二、背景简介晏于春秋: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是由战国时人搜集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全书共8卷,215章,每章由一个小故事构成,以晏子为中心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

3、作之一。 晏子(前?-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时夷维邑(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从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于诸侯。晏子春秋这部书中所宣扬的兼爱、明鬼、节用、非儒等思想近于墨子,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争霸。各国不仅在军事上角逐,在外交上也常常展开激烈斗争,以显示各自的实力。外交上的胜负,成为当时兼并战争的重要辅助手段。晏子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的故事,正是这段历史的反映。当时楚强齐弱,齐景公执政。齐国国势已远远不如从前,楚

4、国则是当时南方唯一的强国。因此,楚国的君臣才敢毫无顾忌地轻蔑和侮辱晏子和齐国。作为一个弱国的使臣,晏子不便向楚国提出正面抗议,但又要坚持原则,不能默然接受,因此十分注意对敌策略。解题:使:出使。即“晏子出使楚国” 三、朗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补充解释 习辞:善于辞令 何以也:用什么办法 以:用 为其来也: 何坐:犯什么罪避席:离开坐席,表示郑重。 实:果实熙:同“嬉”,戏弄,开玩笑 反取病焉:反而自取其辱左右:身边的臣子们 所以:表示“的原因”。 2、逐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 实词、虚词的积累。如对课文注释中的词语要多读、多记,不断温故知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的辨识、理解。 通假字:熙,同“嬉”,开玩笑。一词多义:之、使古今异义词:何坐 坐盗 避席其实(它的果实) 所以(的原因) 倒装句:曷为者也(为何人)何以也(以什么办法) 四、当堂背诵课文。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