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abze.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77464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abze.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abze.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abze.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abze.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abze.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abze.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abze.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 新课标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要求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多关注其人文内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是要求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有更为广阔的思路。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要使学生的个性在作业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作业训练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生长点,并将作业设计与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来抓紧抓好。对过去作业设计与训练的反思让我们稍事回顾过去多少年来,语文教师们就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传统做法:即成天让学生背诵一些课文与课文以外的名句(段)、名诗、名篇,或抄写(摘

2、录)一些好词佳句名篇,或一味地做一些练习题,如此周而复始、乐此不疲。其实,这样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循环练题,使学生仿佛跳进了死海,激情近乎尘封,思维趋于凝固,既不能使人知识丰富,也不能使人变得聪明。善于思维才是智力的核心。在语文基础训练中,思维能力是灵魂。就拿“背诵”来说吧,有人一般把以前的死记硬背称为“机械作业”,可是,如果我们能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进去的话,就会完全改变“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诵读方法,使背诵和理解融为一体,使读、记与思维化为一炉,这样的背诵就不再是机械的记忆了。比如:我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这样将看、读、思、记忆

3、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收到良好的背诵效果。再拿“抄写”来说吧,如果仅仅让学生不厌其烦地抄,写,不仅收效甚微,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如果在写之前,老师先让学生爽朗地读读字音,分析一下字型结构,想想书写技巧,记一记笔顺;对要抄写的文字,通过读一读,加以理解之后再抄写,就会使“抄写”这一作业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改变以往的那种死记硬背与死抄套搬的做法,努力使“机械”变为“灵活”,使“死记”变为“活学”与“活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对今后作业设计与训练的探索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的境界,努力构建内外联系。”由此可

4、见,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在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应对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一定的改革,据此,我就自己的探索谈以下几点做法,与同仁们共勉。(一)作业的类型应多种多样 1、操作型作业。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1)绘画。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用图画把所学内容表现出来,以形象直观促进理解的准确性。(2)制作。有些课文学完后,让学生通过一个小制作,既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4)剪集。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将有关资料搜(剪)集起来,给全班同学阅读欣赏,讨论

5、交流,扩大视野。操作型作业训练的方式很多,在此不允赘述。2、创编型作业。这类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一定的心理分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或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等等。如学了将相和,让学生学着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直观的人(物)形象,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3、想象型作业。即在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将课堂学习目标进行延伸。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续写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小女孩跟着奶奶飞走以后或假如小女孩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4、鉴赏型作业。这是指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品赏资料与线索、背景介绍进行一些鉴赏活动,一方面巩

6、固、运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内涵。如学了月光曲之后,让学生亲耳聆听一下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并对其中精彩片段加以想象等等。(二)作业的内容应面向生活生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知识源泉。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语文。”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学科特点,尽力把学生语文作业引向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课内外知识结合。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如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让学生课外阅读一些如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中的有关章节,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引导做一些读书笔记、续写与扩写之类的训练。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提高感悟与运用能力。2、各学科学习结合。将其它学科知识同语文作业训练结合起来,用学习语文的方法,巩固、深化学科知识,以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把自然科学、思品、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和语文结合起来。通过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使相关知识互相促进,将各种思维方式加以整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同学生生活结合。虽然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其知识毕竟有限。要紧紧抓住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的优势,将其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地吸取营养。比如在过完传统的春节之后,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全面了解春节的来历,大量收集关于春节的知识,进而产生对春节更加喜爱之情。除此而外,适当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使学生得到综合训练,以提高其综合实践与运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