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因材施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81261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论文 因材施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教学论文 因材施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 因材施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因材施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因材施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四川省达州市职业高级中学吴限 电话1552888909 QQ:1115679126论文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形成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关键词:兴趣差异,目的差异,思想差异,因材施教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社会各界仍然

2、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够仍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成绩不好去读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父母更希望他们子女成为教授、医生、律师、公务员,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适不适合,至少听起来很高尚。可是,像我们这类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不能圆满达到家长的要求,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习惯欠佳,品德方面有点不思进取,可以说是让家长头疼烦恼的孩子,家长们没有其他选择,只好把孩子送往职业学校进行深造,希望能学一技之长,将来有个就业门路。这就导致职业学校生源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别很大,有基础较好,想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大部分是在初中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

3、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基础不是很扎实的,想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方便就业的。在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是个别基础薄弱,同时又没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他们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开始的时候会坐在那里,既不参与讨论,也不动手操作。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降低难度,单独指导,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参与协作精神。因为有了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因材施教”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发展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们的价值。客观地分析他们的潜能,他们才能实现飞跃!作为一个学生当然想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方式。让热爱文学、醉

4、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整天哼吟着散发着发散性思维气息的散文长诗,这是多么难以想象!就像非得让陈景润写抒情诗,让李白研究数学公式一样,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终归要破灭!发挥学生们自己独特的优势,展现他们自身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扬长避短,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为了培养出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的教育,我们职业学校也应采用实用性教学方式,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其实,职业教育就应该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要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

5、度,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这样的课堂可能是每位即使不爱学习的学生都能有兴趣去主动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不同的兴趣参与不同的课程。所以必须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必须考虑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训基地的融合,加大实践能力培养,要多给学生创造条件接触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汇在一起,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会大大提高增强。在教学活动中,不妨将师生的位置互换一下,老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走向讲台,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体验学习的快乐,不断总结,增加他们对该学科的进一步认识。同时,也让他们体验成功,乐中学,学中用。桃李满天下是每位教师的心愿。,从教师的角度看放弃个别学生不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成果,还可能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率。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有所成,从学生的角度看,放弃一个学生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应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在教学中不放弃任何人。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才算是一个优秀的职业教育者。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尊重和理解,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这样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真正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能归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