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83028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八一希望学校刘文德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八一希望学校刘文德1、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语文知识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核心,但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偏向,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因此,过分注重知识教学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知识可以忽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上,没有知识谈何能力呢?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有的课堂教学强调了能力,却忽视了知识,这也是不可取的。语文知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便是一直以来备受强调的“字词句章、语修逻文”。语文知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要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积累具

2、体的词句段篇。词,指的是词汇量,而不是词的理论知识。句,不是指句法,而是指大量的典范的优秀句。段,是指大段大段的优美文字。篇,指的是大量的优秀的经典的篇目。那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的文章其词汇量的丰富是一般学生无法比拟的,其遣词造句的娴熟、到位、精彩也让一般的学生望尘莫及。他们不仅仅是因为“字词句章”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好,还因为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优美的句子,以及对经典篇章的积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把这两方面都落实到位,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然而,掌握知识并不是目的,培养能力才是目的。读说听写能力的培养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目

3、的,注意力不能全部集中于知识教学。掌握知识并不代表具有能力,能力是要在实践运用中才能培养起来的。我们应该把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来,要切切实实重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包括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听说实践等几个方面。知识的获取,阅读是个主要渠道。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采用朗读、默读、精读、泛读等各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结论。因为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不是接受教师灌输的结论就能培养起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

4、留有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容、遣词造句的精当。例如丰碑一课,通过朗读,体会当时的恶劣环境。比如第二自然段,通过阅读,体会将军的忧思。从这一段里还可以看出,将军关爱士兵、以身作则、同甘共苦的品质。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注意要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过程中来。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发掘语文课本本身所蕴涵的思想内容,而不是脱离文本,空泛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不能忽视作为思想内容载体的文本,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语文课程中不是自成体系的,也不是空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它只有在读写听说过程中,结合文本内容

5、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例如丰碑一课,让学生细读312自然段,找出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段落,认真品读。画出描写将军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将军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而去体会军需处长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高尚品质。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当教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举个例子,教师想让学生学习海伦?凯勒,养成一种乐观、坚强、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花大量时间空洞地告诫他们要乐观、要坚强,效果往往不好。换种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阅读

6、海伦?凯勒自己的文章,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介绍海伦?凯勒的事迹,让学生自己细细品味,体味出其中的精神,自主自觉得学习她的精神。另外,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帮助残疾人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换句话说,学习活动本身也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格培养的功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本身培养学生认真、端正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等。有句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身为人师表,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人格魅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情感激扬的教师,对教学有着巨大的热情,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他就能够以情动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对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促进、感染作用。一个乐观、有着豁达人生态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必然乐观向上、深厚独到,对一些事能够宁静、淡泊,这对于学生人生观的培养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也会变得乐观、宽容。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心胸狭窄、消沉悲观,他在课堂上必然会影响他的学生,对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处世方式的养成会有消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