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检测.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83858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检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检测(人教版):必修1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失其所与,不知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解析:选C。A项,“已”同“矣”;B项,“知”通“智”;D项,“共”通“供”。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子”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不能早用子 B子犯请击之C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D子亦有不利焉解析:选B。B项为人名,其他三项均为尊称。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D。A项,推辞,计较;B项,特地,仍旧;C项,交好,美好;D项,均为估计。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A约为婚姻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北收要害之地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解析:选C。A项,古义:“结成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属性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副词,十分,极。D项,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选D。A项,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表反问语气;C项,“认为”/“是”;D项,连词,均表并列。6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籍

3、何以至此解析:选C。A、B、D项均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一般疑问句。二、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

4、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 “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

5、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B唯大王命之 唯:只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度:常态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次:次序,先后顺序答案:B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A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B.C. D.答案:D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译文: _(2)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译文: _(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译文: _答案:(1)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

6、民,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2)于是(秦王)拔剑刺荆轲,砍断了他的左大腿。(3)事情之所以不能成功,是想活活地挟持你,一定要你同我们订下条约回报太子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

7、:“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

8、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史记刺客列传)11对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为说己者容容:打扮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C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D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解析:选D。D项,恨:遗憾。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C。C.中“乃”相当于“于是,就”,中“乃”相当于“才”。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去而事智伯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我故国士报之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A BC D解析:选D。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是襄子劝豫让的

10、话。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整厕所,想在襄子入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解析:选C。C项,“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错。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译文: _(2)以子之才,委质而臣

11、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译文: _答案:(1)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2)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参考译文: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侍奉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消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

12、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询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辨认出他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

13、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

14、?”豫让说: “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 “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您,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 “我可用此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以剑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